查看原文
其他

马正武董事长在第三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的发言(全文)

2016-11-21 中国诚通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11月5日,第三届大梅沙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百余位政商学界精英出席。探讨中国改革创新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识资源和决策参考。



中国诚通董事长马正武应邀出席,并在国企改革与发展专题论坛作题为“国企改革增强活力”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国企改革增强活力

——在第三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的发言

(2016年11月5日)


中国诚通董事长、党委书记  马正武

非常荣幸参加第三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并在国企改革与发展论坛与各位交流。感谢文魁所长邀请。参加这次活动,特别是见到、听到几位重量级嘉宾的演讲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听了很受启发。今天在深圳这座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活的城市,我想结合论坛主题就国企改革与活力的问题讲几点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国企改革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


关于国企与市场是否融合,国有企业能否有、如何有活力、竞争力的问题一直存在。荣融主任在《遵循规律办企业》一书中开篇就回应了这个问题。文魁所长也以“解放国企”为题深入分析了国企与市场经济结合、解放国企生产力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无论是从党的重大决定、1+N文件等顶层设计,还是从近40年国企改革的实践看,搞活始终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否取得进步、是否成功,取决于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大的体制方面讲是解放企业,从企业方面讲是解放人,就是解放生产力。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甚至效率低下,本身就是国有资本浪费和流失。因此,解放生产力,就是从体制、机制、可持续性上改革,释放、激发、保持国有企业的活力。


释放活力,就是通过改革形成一个能干成事的体制和环境。



释放活力,首先要实现“两个调整”,以尽快实现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一是国资监管体制方面,应调整监管方式,规范出资人行为,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落实到具体的改革措施上包括制定履职负面清单、落实董事会职权改革、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二是创新国有资本运营和管控模式方面,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依法行使股东职责,改变行政管理方式,以公司治理为主要管控渠道,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相结合表达股东意志,实现股东权益。


释放活力,就是要通过改革资源配置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要充分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释放企业内生活力,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并在市场中体现企业价值。二是强化市场化原则,可进可退,有进有退,特别是提高各参与主体对市场化退出、重组及波动的容忍度。三是出资人、国企自身也要主动而为,优化配置,就是要从战略性、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等几个维度,形成国有资本配置模型,并依此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三个一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改革还应加大力度、加快速度。


释放活力还要为改革形成一个试错、容错、纠错的环境。改革是开拓性的,顶层设计很重要,同时要鼓励基层的首创探索,鼓励各方实验、试错,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要深刻理解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合理划定容错界限,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当下仍要继续坚持小平同志提出的“大胆闯、大胆试”的改革精神和勇气,形成支持“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改革氛围和外部环境。改变“不敢、不想、不会”的状态。


激发活力,就是要通过改革形成想干事的机制和管理方式。



激发活力,关键就是把握“人的积极性”这一核心,改革与开放相结合,“把企业团队、领导干部培养成优秀的市场化人才,把优秀的市场化人才吸引到企业团队中来,培养成领导干部”。一是充分挖掘团队的潜能和干事创业的动力,特别是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干部队伍,激发团队的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引机制、引人才,坚定不移地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同时把市场化的、运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进来,并以此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国资委的十项改革试点中,市场化选聘、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薪酬分配差异化、员工持股改革等措施均与此相关,应加快、扩大推进。


激发活力,还应该充分发挥资本的力量,也就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说是资本层面的“改革开放”,应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有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也应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其根本是通过不同资本的结合,引入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市场机制下促使企业机制调整,增加企业活力。这不仅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民间资本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活力。要在资本层面激发企业活力,就必须改变“凡投必控、凡合必控”的思想,宜参则参,宜控则控,取长补短,更多要在合上下工夫,而不是在“谁说了算”上下工夫。在合的基础上,寻找资本共性,各方股东的一些特殊要求可以通过合资合同、章程的特殊约定来实现。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愿意成为平台和渠道,通过直投、子基金方式实现互融。


保持活力,就是要通过改革形成基业长青的长效机制。



保持活力,一要规范治理。规范治理是基业长青的基石,而非限制企业内生活力的绊脚石。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关键是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治理结构,有助于规范决策和管理机制,发挥相关各方的优势,激发活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有助于国有企业适应规模和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带来的挑战,有助于推进企业内部改革,强化战略引领、考核激励和风险控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活力,二要加强监督。竞争和压力是保持活力的最佳环境。监督就是保持一种压力,它不是限制企业活力的障碍,而是保护、保持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其中提高透明度,建设阳光国企是一种公开的监督,是保持企业活力的有效、直接的方法,对内促管理保稳定,对外促规范提价值。诚通自2003年开始向社会公开年报,2007年起接受独立信用评级,2012年起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主动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倒逼规范经营管理,效果较好。提高透明度还包括提高监督的透明度,例如探索公开披露监督报告和检查信息等,更进一步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保持活力,还应坚持不断改革创新。大多数的国企,仍是处于传统行业,老企业多,要永葆活力,就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动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还应该将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相结合,例如正在全力推进的国企瘦身健体、特困僵尸企业处置、剥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改革措施就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中国诚通集团正加快改组步伐,一方面以新设方式实施改组,适应国有资本运营需要,加快自身的改革,释放活力,另一方面加快以“规范公司治理、调整履职考核试点、建设阳光诚通”为重点建立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体系,加快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结构,推进所出资企业改革,释放、激发、保持所出资企业活力,力争打造新国企的“解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