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文梓:我们有一个个学生的名字,却没有一个个鲜明的个性

2016-11-27 叶文梓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编者按:本文根据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在大梅沙论坛教育改革分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该论坛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11月5日落幕。

叶文梓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教育让孩子们有三个缺失:缺失童年、缺失个性、缺失生活。他希望深圳创新教育的探索,最终能够实现三个回归:让教育回归人、让人回归生活、让生活回归幸福。


演讲全文




创新是国家社会工程,是历史发展持续的过程,是文化的认同。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都在推动创新,我们谈的是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跟其他领域的创新有什么区别?其他领域创新做两件事:


要么创新的做事,要么做一件创新的事。而教育创新不是在做事,教育创新不是把教育这件事做成创新的样子,教育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把人培养成创新的人。


我们谈到教育创新,把深圳个案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创新是对生命的尊重,创新是对未知的敬畏,创新是对失败的宽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短板,也是未来教育的希望。今天谈教育创新是在我们的短板上去创造未来的希望。这个难度有多难?这个过程有多艰难?但是这个使命有多么重大!

   

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怎么理解创新教育?

第二,我们准备怎么做?

第三,我们现在做了什么?

第四,我们今后还期待什么?


首先,我们把创新教育定位为培养创新人才,为什么需要创新人才呢?某种程度上是时代发展需要,是时代呼唤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怎么样的人才呢?能不能有这样的特点,创新人才是综合素养全面的人才、是充满活力的人才,是有自己的优势领域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很好的人才,是个性特征鲜明的人才。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如果没有个性一定没有创新。创新是开在生命田园上最灿烂的个性之花。所以,我们的创新人才应该是这样的类型。


怎么理解创新教育呢?我们所推进的创新教育怎么发展呢?跟今天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说这样几句话,首先创新教育不是培养少数名家大师,是面向每个孩子,从孩子兴趣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提升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的一种全新教育形态,是当前教育的整体转型与超越。所以,创新教育绝对不是现有教育的修修补补,而是现有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今天我们更要表达一个观点,我觉得创新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们过一种创新的生活。所谓过一种创新的生活,那就是要让他们在学生阶段能够创新的学习,不是机械地学习。毕业以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也不管你干什么,实际上在哪里工作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有这种创新的激情,有一种创新的意识,能够创新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和人身问题,比如说谈恋爱,能用创新的眼光选到最爱的人能够陪他走一辈子,又何尝不好呢?


我们觉得深圳的创新应该是这样的,在深圳我觉得特别幸运。在座的所有深圳教育界的同行应该有这种感觉,特别幸运。因为深圳创新移民文化,城市年轻、企业活力、国际视野、市场机制、政府引导,这些要素汇聚了创新所需要的很多关键条件,这些要素也让深圳成为一个创新的先锋城市。


今天在大梅沙、在万科总部、在深圳谈创新教育选择地点是非常到位。因为万科是创新的企业,深圳是以创新为根以创新为魂的城市,在这里谈创新教育,无疑是希望把企业创新活力机制以及把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融入到深圳教育中,真正成为创新教育。


我们是怎样的思路呢?在谈思路时有几句话想说:


首先,教育改革必须立足自己的立场,不管教育有多大问题,当下、现实就是出发点,不管欧美的教育有多好,可以学习但不能别人好就跟着别人跑,如果别人跑就跟着别人跑,终有一天会把自己跑丢了。


第二,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社会的变革是世世代代的接力,我们这代人做这代人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有时候不是社会发展太慢,而是自己太心急,我们想把所有美好的事情在这一代做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按照这样的思路考虑,想问两个问题:

第一,当前教育有哪些问题制约着创新?

第二,在目前这样的阶段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哪些东西束缚着我们的教育?

第一,以升学为主的培养目标。

第二,以知识为主的教育内容。


周国平先生刚才说孩子的事情。我们看到学生写的作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重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作业。


那人就叫学生。


第三,死记硬背为主的方式,今天的学习是靠记忆把知识这本书那本书搬到这张试卷那张试卷,这就是学习,以学分为单一评价。


我认为今天教育三个缺失:缺失童年、缺失个性、缺失生活。我们有童年的年龄,但是没有生动活泼的生活;有一个个学生的名字,但是没有一个个鲜明的个性;我们有一天天的日子,但是没有有滋有味的生活。


按照这样的想法深圳有这样的构想,一座城市的教育变革我认为有内在的逻辑体系。这个逻辑体系首先改变培养目标,其次变革的是课程,第三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第四变革评价方式。


今天的变革按照这样的逻辑体系来设计。我们提出了八大信仰、四轮驱动,遵循这样的变革,那就是课程变革让学生有选择。新型队伍建设、研究型学习、新型功能室建设、创新活动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培养试验、阳光评价行动。四个关键环节都在推进。


其中有几个想说一下:


首先,创新人才变革。就像叶翠微校长说的,要变革学校,现在学校是有创意但没动手的能力,所以推进了创客工作室、电影工作室、手工作坊,要让学生动手。有创新课程、有创新老师。有三种核心品质的老师,爱心、激情和创新。好老师不是帮你拿分数的老师,而是对生命、教育、文化有自觉有爱心、激情、创新三种品质的老师。


关于评价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古代人有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什么不是密而不漏,而是疏而不漏,这就是我对评价的理解。


教育的评价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今天的孩子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学,还想让他创新,没跳楼已经很坚强了。


最后,深圳对未来的创新教育充满期待,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引导社会面向社会制度办学,释放学校的创新活力。要真正尊重教师,叶翠微校长说,社会不缺钱,国家不缺钱,为什么老师缺钱?那就是因为老师的创新没有得到尊重,老师的创新活力激发不出来肯定不会有创新活力,老师没有尊严,学生就没有尊严,学生没有尊严教育肯定没有尊严,教育没有尊严社会和时代不可能有尊严。


最后一句话,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期待,通过创新教育的实施让我们教育实现三个回归:


让教育回归人、让人回归生活、让生活回归幸福。


让我们在座的以及未来的人做一个幸福生活的人,谢谢!




作者:叶文梓

编辑:小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