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可能是假的”成新年首个网络流行语 咋火起来的?
“我可能是假的”系列表情包。 图片来源网络
“我可能领了假的年终奖”“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喝了假酒”“我可能交了假男朋友”……最近你的朋友圈、微博,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文字或者表情包?新年伊始,“我可能是假的”便成为了首个流行语,并呈疯狂延伸的趋势,进入各行业和人群。这句话是咋出现的?为什么会火呢?
全民造句“我可能……假的……” 大学期末考助推传播
关于这句话的来源,坊间流传着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称其来自电竞圈。玩CSGO的队员们喜欢喝酒,发挥不好的时候,就把“锅”甩给酒:“我可能是喝了假酒”“假酒害人啊”……
后来,有网友爆料说,自己2016年旅游时,竟然在西安看到了假兵马俑,画风令人颤抖。然后,“我可能看了假兵马俑”的梗又流传开来。
然而真正让“我可能……假的……”句式火起来的,是大学期末考试期间流传出来的一组表情包。
有的考生以这样的句式来调侃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衍生出了“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拿到了假试卷”“老师可能划了假重点”等句子,配上苦恼的表情包,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让该句式快速传遍朋友圈和微博。之后,这句话更是直接演变成了“我可能是个假人”,让“我可能是假的”成为流行语。
专家解读:勾连起群体的“趣味认同”
假兵马俑。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这样的流行语,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蔡斐从其传播之初就看到了,“我朋友圈也有不少学生,他们有人发过这样的句子”。
蔡斐分析说,这是一种新的吐槽文化,属于“反话正说”,把不易于表达的内容“义正言辞”地表达出来,比如考试自己准备得不好,就说自己可能遇到了假试卷。
再者,“我可能……假的……”可以结合各种情境、职业、角色来具体表达,勾连起整个行业、群体的“趣味认同”,产生圈层传播的效应,它从大学生群体中火起来并扩散到各种职业就说明了这一点。
蔡斐说,每年春节前后往往都会产生一些网络热词或者流行语,和春节期间人际交往频繁有关,是一种周期性的体现。
◆ ◆ ◆
“文明新城南”
2017,我们继续相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