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朋友圈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2017-08-17 BB 当当

  Hey点击上方当当关注~ 

置顶小当,每晚九点~

与你不见不散哦



2017.08.17


人们习惯把80%的社交都搬到了屏幕上,

但这样下去,我怕会浪费了整个世界。

我是个没有朋友圈的人。

当生活变成朋友圈里正在发生的事儿,这本身就是悲哀的。我不发朋友圈并不是想高冷地对抗这个世界,只是想试着证明,自己的人生,不是靠屏幕而活。

现在的人的生活啊,好像有一部手机就够了。这里有亲人、朋友、客户、同事、代购、同学、前任、陌生人以及拉黑自己的人,当我们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一种已然熟知照片和文字中的一切的错觉。

获取信息虽快,但路径短,深度浅,感受少,遗忘快。

我承认,我复杂多变的人格,偏喜欢探究真实。

社交媒体之所以会成为人们的日常,归根到底是因为快且不需要走心,这样我们就能很轻易地在上面粉饰出一个不存在的自己。

世俗的褒贬标准往往是有从众性的,在这种追逐之中,我们自愿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小心翼翼地扮演着一个设定好的人物,防止面具损坏。我当然懂其中的乐趣,虽然不玩微博或公众号,但我是经历过人人网的。

那时的我比现在瘦很多,年轻心大不服输,是学生会公关部的部长,被摄影系的老师邀约做过模特,也总爱拍些奇奇怪怪的照片。慢慢地,我在人人网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好友申请,一度莫名受到人人网站底部“校内红人”板块的推荐。

没错,这种繁荣的表象和浮夸的追捧让我着迷。

要保持热度和维持点赞数并不容易,拍好看的照片成了唯一的目的。

一张能用的照片背后是一系列烦琐且缺一不可的程序—磨皮、美白、祛痘祛斑、放大双眼、拔高鼻梁、瘦脸瘦身、拉长双腿、选择滤镜、胡诌图文不符的文案,还要不刻意,不用力,好在照片上粉饰自己,远比读书、看电影、学英语来得简单,我当然乐此不疲。但副作用是,大家不过脑子的评论和点赞,让我产生了某种错觉—全世界都爱我。

那一年的选修课,由于类别学分限制,我被迫报了艺术形体课。这对于四肢不协调的我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灾难。不过也给了我在社交媒体上晒的新话题,于是那段时间我的状态和照片总是离不开形体教室,假装自己好像很擅长做芭蕾的那几个手位、脚位,实际上我总是在旋转跳跃的时候摔跟头。

这门课程的结课作业是分组编排表演一支形体舞蹈。课上的同学们各自抱团,分别选了组,可我,最后却落了单。我本以为会有不同的人来请我进组,结果大家只是互相看着,不说话,不主动,满教室的人尴尬得不知所措。傲娇的我不想投降,最后只好悻悻地跟老师说,要不,我跳独舞吧……

说实话,那个场景让我很受伤,说好的全世界都爱我呢?怎么却混成了独行侠。

后来,我开始赖在宿舍里,一是对着各路形体芭蕾视频,研究结课舞蹈;一是对着自己的人人网页面发呆,所谓红人是假象吧?网上的追捧会持久且保证真实吗?大家说的“喜欢”和“赞”有多少是敷衍、习惯和从众心态作祟?

躺在宿舍的时间久了,和新舍友聊天的机会便多了起来。有天我去卫生间回来,不小心看到她的电脑显示器页面正显示我的豆瓣主页,头皮一阵麻,

“你是在看我的豆瓣吗?你怎么知道我的豆瓣账号?”

我莫名有种被特务组织盯上的阴森感。

“我不仅看了你的豆瓣、人人,还找到了你的博客。你不知道我都是一边和你聊天,一边看你的照片和写字儿的吗?”

“……你要干吗?你是变态吗?”

“你不懂,这感觉特别奇妙,跟你说话和‘视奸’你的各路账号明明是同步进行,却感觉很跳戏,到底有多少个你?”

“有时间研究我还不如多睡睡觉呢,我怕你发起疯来伤着我,还不用负法律责任。”

“单从这些账号上看,你可比我疯多了,睡觉可没研究你的分裂有趣。”

“少来,就跟你不玩这些个社交媒体一样。”

“我玩啊,可我没你那么沉迷,我也不想拼了命地在上面营造出一个人见人爱的虚拟自我。”

“我也没有……”

“有本事别心虚。我睡了,练你的独舞吧,‘校内红人儿’。”

最后的结课舞蹈我机智地选了首超慢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加上还算努力地练习,动作美不美我不知道,但没漏拍。或者因为对动作产生了肌肉记忆,跳着跳着我竟没有过度地关注动作,而是不自觉地有点沉浸在这首老歌的歌词里,一不小心连自己脚指头上的毛孔都感动得打开了。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对啊,这个世界我只来一遭,它这么美,我却还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虚拟幻象里,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明白世界。

我脑子里涌出那天和舍友的对话,回忆着过去一年里让我感动的每一个瞬间,竟都停留在电脑屏幕上,我着实感到害怕。我并不想做以照片彰显“到此一游”的游客,我想厚植于这世界,深刻地感知周遭美好或丑陋的一切,不追随别人的想法,不因舆论而跑偏,所有观点都源自自己的大脑,厌恶或热爱,自己说了算。

就像此刻摆脱人群的独舞,这虽然不是本愿,但此刻的我却沉浸其中。表演结束后,老师当场给了我最高分,她说,我的动作不美、不协调、没新意,她都不想再看一遍,这96分给的是我独舞的勇气。

我跟新舍友变成了最好的朋友,我们整夜地在楼梯间喝酒、撸串、听歌、聊天。我们一起看电影、旅行、答辩或做批判性的阅读。之后,我在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都秉持着极简主义。不让它们过度地干涉、参与、左右我的思想和生活。

你看,我不再一个人旅行,假装自由又开心;不再编一个自以为好笑的段子,等每一个人点赞;不再深夜发所谓的美食,其实并不好吃;不再晒一杯黑咖啡,其实很苦也不香;把在书架前自拍的时间省下来看书,把修照片的时间留下来跑步……所以现在的我只存在于朋友身边,不存在于朋友圈。

人们习惯把80%的社交都搬到了屏幕上,但这样下去,我怕会浪费了整个世界。

反正我就是这样扮演一个不存在的少女,任性地用大脑而不是手机去感知真实的世界,擦亮眼睛,好好生活。

如果要爱我,请来我的生活里爱我,和我一起吃饭、喝酒或跳舞,请不要光在朋友圈里给我点赞。


《让我们相逢在高处》

给你实现人生梦想的动力与底气,让你勇敢去面对一切。让你能更好的实现人生梦想。

——当当用户书评

今日荐读

识别二维码即刻购书

往期热文,点击查看

十句名言的后半句,让你哭晕在厕所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如侵犯权益,联系删除,本文纯做分享,文中观点不代表任何当当立场,请知晓!编辑整理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说爱读书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30万图书5折封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