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台风中扶车被压身亡的男人:若不是因为生活,谁会这么“拼命”

2017-08-25 欢阅读 当当

  Hey点击上方当当关注~ 

置顶小当,每晚九点~

与你不见不散哦



2017.08.25

“我总希望给你多省两块钱用用。”

超强台风天鸽袭击广东,一张动图在网上传播。大风中,广东中山市的一名男子试图阻止摇摇欲倒的小货车,不料车辆被吹倒。被压车下的男子当场身亡。据悉,这位男子姓周,54岁。这辆车是他两周前新买的,开了不到两个月。现场有很多人劝他算了吧,但他非常执拗的想阻止汽车倒下。


网上有人说他贪财不要命,有人说他螳臂当车。但讨过生活的人,作为父亲的人,都能理解他的艰难。

而微博上一个更心酸的故事是,杭州一名患癌男子不愿吸氧,只为多给女儿省两块钱。有时候,贫穷就是这样具体而绝望。


这位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开了20多年夜班,2015年起身体开始不舒服,但一直拖着不肯去。


就这么拖了几年,病重住院时已确诊是肝癌晚期,吃不下饭,呼吸急促。


可面对刚刚踏入社会的养女,他却强打精神。“我看他呼吸困难,让他吸下氧气。他总说气能透过来,不用。”


几个月后爸爸病情加重才向女儿吐露实情:“我总希望给你多省两块钱用用。”


女儿哭着说,可是一小时氧气费才四块钱啊。


看完这条新闻,我的情绪十分复杂。


可以想见,一个普通家庭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上面尚有双亲侍奉,下有初入社会的女儿,身边还有相濡以沫的爱人需要供养。


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漫长的治疗正在缓慢拖垮他们仅有的积蓄。


衣食住行用,能省的地方都省了,想来想去,呼吸还可以少花一点儿钱。


那,就少吸两口气吧。


在一片“父爱如山”的评价里,有网友这样说:


“你看到的是爱,我读出的是底层人民的痛。”


    世界,有时候真的是残酷的。


离我们稍近一些的,是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普通人家。


不少去过欧美国家留学的朋友们跟我说过一个奇特的现象:国外街头残疾人数量多到不可思议,地铁上、商场里、大街上,经常能够见到。


为什么外国残疾人这么多?是基因原因么?


不是。


截止2011年,中国有8296万残疾人登记在册。按当年年底人口13.4亿计算,差不多每二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残疾人。


但看看周围,为什么从来没觉得残疾人数量有那么多?


因为这些残疾人,根本就没法出门,所以你看不见。


这是独属于少数人的无奈,就像电影《推拿》中的那句台词:


盲人们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它不但是生理上的黑暗,还有心灵的黑暗——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正常人的恐惧。


站在大街上一眼望过去,那些弯弯曲曲的盲道,高高的阶梯,当成摆设的折叠通道,无不是一道道高墙,把八千万人阻隔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他们没办法去看一眼热映的电影,没办法吃一顿简单的堂食,没机会参与绝大部分社会活动,只因为活动设施是为“正常人”设计。


反人类的盲道设计


用影评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罗罔极的话来说,他们渴望踏入社会,可社会正在将他们锁死。


在殷实人家,或许尚有霍金、史铁生、罗罔极、程浩,经济基础构成的底气和个人意志一起,支撑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探索,在网络发声,对这个以痛吻我的世界报之以歌。


但还有更多籍籍无名的人,拖垮整个家庭却只能终日等候照料,一生唯一的任务就是在痛苦中和命运赛跑。


他们活的时候感觉随时都会死,死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活过。


再近一些的,是城市里的劳动者。


看过一个小故事:街头,卖水果的中年妇女一边撒泼,一边死死抱住推车不肯撒手,大有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年轻的城管也不甘示弱,抢上前去伸手折断了水果摊的秤。


晚上,疲惫的妇女往女儿碗里夹了块鱼肉:“快吃吧,今天生意好得很呢。”


黧黑的小伙子给病床上的父亲拢了拢被子:“我工作挺清闲的,就是坐办公室。”


北京一直在飞速发展,可是很多身居其中的人,一边为第二故乡的进步自豪,一边隐隐感觉,机会可能是留给了其他人,这种繁华,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为勤勤恳恳过去十几年,自己的状况并没有改善,未来也不知道在哪里。

去年网上热传的一组图片:清洁工和他的工资条

  

和老家一个远房弟弟聊过天。他是工厂的机械操作员,上星期因操作不慎被机器削掉一截手指,工厂判定是他的责任,不予赔偿。他在家休息了一周后,又回工厂上工了。


我问他,这份工作这么危险,待遇还低,为什么还回去做?


他的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波动:“我也不会干别的,掉手指总比饿死强。”


这一切,真的就像《平凡的世界》里说得那样,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贫穷最大的问题,是在人生的很多转折点上,你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没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侵蚀。


在绝境之下,爆发的感情更令人心酸。


武汉大学讲师刘燕舞曾主持过社科基金项目《农村老人自杀的社会性研究》,研究中展现的老人自杀案例,多在极端贫困的湖北农村发生。


有两位老人,重病家里出不起钱,儿子也不给饭吃,还屡遭媳妇打骂,头朝下扎进家里的水窖中。


还有不少老人行动困难,拿不到药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悬梁,便在不及人高的窗户上,搭起一根绳,挎住头,蜷起腿活活吊死。


“这些都是有必死的决心的。”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刘燕舞对记者分析道。


他还记得有人跟他介绍说,一位老人要自杀,但怕子女不埋他,便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


调查发现,老人自杀的动机中,利他心理非常明显。“这些老人不想变成子女的累赘。自杀的后果也将给子女带来收益。甚至,他们即便自杀还处处为子女着想。”


老人们有的不会在家里自杀,而是选择荒坡、河沟,帮子女避嫌;或者与子女争吵后不自杀,待到关系平静后才自杀;还有两个老人都想自杀,也要错开时间,以免对子女家庭产生不好影响。


就连开头提到的新闻,在经济还算发达的杭州城内,重病在家的老人,为了给下一代多争取一点点未来的保障,无奈之下,也只能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抵押出去。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了;更痛苦的是什么?人活着,钱没了。”


赵本山和小沈阳的这段俏皮话,放在底层家庭面前,变成了真实的抉择。


马薇薇说过,人生有三种选择题,两个选项都对的无所谓,因为选哪个都爽;一个选项对一个选项错也容易,选错了是你傻;最难的,是两个选项都是错的。


选择花钱续命,家人必须承受病人走后巨大的经济亏空;


选择放弃治疗,家人的后半生将永远活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之中。


他们的手上,没有正确选项。


医院的走廊比教堂聆听了更多的祈祷,比哭墙见证了更多的绝望。


在贫穷面前,善良的力量有多弱?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令人动容的回答。


总有一天,你的亲人会老去,进了医院,得了癌症,医生说已经晚期了不能手术,建议化疗。


癌症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化疗药物中有一种叫进口药物,两万一针,没有医保,副作用小,不掉头发,化疗后不呕吐,病人精神。 


普通国产化疗药,一针一千多,可以走医保,吃了呕吐,头发掉光。病人被折磨得生不如死。


嗯,你是善良的人,你只是穷。


半年后病情进展,化疗没用了,于是医生又给你两套方案。


你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吃中药,回家慢慢忍受疼痛直到死亡来临。


你也可以选择国外的靶向药物治疗,一天一片,每天1000,没有医保,全部自费。


效果真的有,吃了以后,病人躺在床上能跟你聊天,也不会再昏迷。


问题是,你有选择的资格吗?



来源:欢阅读(huanread)


既然说到《平凡的世界》,那就要毫不客气的安利,虽然每天总有绝望,但,活着就是希望。

《平凡的世界》各界人士推荐的一本书,喜欢这句: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当当用户书评今日荐读


识别二维码即刻购好书
往期热文,点击查看

成熟是件残忍的事,但它绝不可耻

故事很短,却说透了我们的一生,我也就看了10遍!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如侵犯权益,联系删除,本文纯做分享,文中观点不代表任何当当立场,请知晓!编辑整理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说爱读书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30万图书满100减30,满200减60,满300减1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