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恋童癖“患”者的自白:其实我才是受害者……

2017-09-21 宝宝树育儿 当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

小当每晚九点与你相约


“我知道自己是恋童者,但这不是我能选择的。”

——恋童者L

豆瓣首页近日推了一篇题为《我是恋童者》的文章。


发现并认同自己的身份

是他最可怕的秘密


文章中,L用一种苦难之后的平和口吻,讲述着他发现自己恋童时候的无助、这一癖好被妹妹发现时候的狼狈、以及认同自己身份后自我克制的艰难与痛苦。


道德标准与恋童者身份在他身上同时存在,成为了L精神痛苦的直接来源。


L实施过两次自杀,都是吞服安眠药:“第一次是我自己怂了,没把药吃完;第二次是被朋友发现,他阻止了我。”


L提出了“很多善良的恋童者还活在自我否定与精神崩溃的边缘。”


恋童癖的自我发现与时刻害怕被发现的终日惶惶不能自己,对于这些和他一样“善良”的恋童者而言,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伤害。


亲人难以置信的眼神、朋友决绝的断交告白,来自周围人有意无意的鄙夷和耻笑,公司还会发来一封冷漠的辞退说明,这是一些社交网站上的恋童者正在经历的事情。


作为一个“不被社会理解”的群体,L表示,舆论压力会将恋童者推向失去理智的深渊。


在那样一股脑偏激的指责舆论下,其实他们才是受害者。


L用“善良”作为恋童者的定语,人们或许很难理解。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有恋童倾向的人都采取过行动,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目前还有一些存在恋童倾向的人,选择扼住了自己的双手,挣扎着将欲望克制。


可是,作为“善良”的恋童者,一个认为“在不传播任何儿童色情以及不与现实儿童有任何过线接触的情况下,自己是无错的”的恋童者,L依旧会去看儿童色情视频。


他甚至一边想移民去伊朗去和幼女结婚一边为了自保而去欺骗女友。


L告诉我,他早年想过移民到童婚合法的国家,譬如伊朗——法律规定结婚年龄为9岁。因为不想放弃事业,再加上语言不通,L的这个打算后来不了了之。但他毫不避讳的告诉我,如果未来条件成熟,他依旧会将这件事提上议程。


这真的是“受害者”?瞬间引来各种质疑的声音。

是啊,每个人都有基因里带来的不便(比如我天生敏感),为来他人的安全去克服自己的不便,是每个人身为社会人应当的。


做自己分内的事不叫做“善良”。

更何况,他还没有做好。


01

当面对一个可爱的孩子,

想到的是“性”时,便与天使无缘。


为恋童癖申诉抗议的声音其实不止一处:

恋童癖者世界的一份杂志《童心结》也多有刊登记载:“我们不是变态,只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变态。”“我们这些恋童癖者,现今被镇压被迫害,正如同当年的犹太人和所谓的女巫”。

这样的“受害者”言论,这样的“弱者”声音,是我们真的需要反思吗?就像当初对同性恋者对反思一样。


但是,恋童癖和同性恋,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银河老师曾总结过性癖的三原则,那就是:成人,私密,自愿。


基于对某个个体产生长时间的爱情,以及独立的判断和意志,两个成年同性恋人士可以进入负责任的亲密关系。


而恋童癖行为中爱的是个体的部分,是那还未成长开来的人体,或者可以这样说,年龄。


“康拉德来自柏林,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恋童癖者。周日早晨,柏林市内新克尔恩区跳蚤市场,康拉德和他的朋友闲逛着。他们正在寻找“库尔登男孩”(这种男孩有着西亚血统,肤色白皙,浓眉大眼)。


不久,眼前出现一个男孩。打量片刻后,他们撇了撇嘴,毫无兴趣地说:“看见他嘴唇上的浅色胡须了吗?我想大概他裤子里的毛也该长了不少,那还有什么意思!”意即出现体毛,超龄。”


恋童癖者不会对成年女性或是男性产生任何兴趣。对于大部分恋童癖来说,“童”才是满足他们的核心。一旦他们喜欢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对ta的感情便会消失。


这是一种变态的性爱好。这是一种以未成年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病态行为


当面对一个可爱的孩子,想到的是“性”时,便与天使无缘。



02

《洛丽塔》很“美好”,

是因为洛丽塔没有开口说话。


恋童癖貌似耸人听闻,实则比我们想像的要普遍。


近段时间,关于恋童癖的事件在国内简直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地持续发生。


从90后台湾作家林奕含因为受不了童年老师诱奸而留下的心理阴影自杀,到林肯乐队主唱儿时遭遇恋童癖性侵而自杀。

从微博上的视频大v许豪杰被豆瓣网友爆料“恋童癖”,到南京南站一女孩被养父家中的哥哥猥亵。


从重庆某医院一女孩被自己的亲戚猥亵,到网站“西边的风”存在大量儿童色情视频被举报……

突然之间,我们仿佛是终于发现:如此陌生的“恋童癖”,竟会如此贴近生活,会如此多。



路边以糖果玩具招呼孩子过来亲吻的老爷爷,电梯里偶尔同乘的陌生人,甚至衣冠楚楚的职场经验丰富的领导同事,原来,都可能突然对孩子伸出罪恶的手。



有人说,《洛丽塔》很“美好”,是因为洛丽塔没有开口说话。


当洛丽塔开口说话时,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03

我们不歧视恋童癖,

我们是在害怕身边的孩子受了伤。


当恋童癖行为被冠以“受害者”视角的时候,

那些正在被窥视的孩子们,又将如何说出自己所受的伤呢?


当一个孩子,还在好奇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时,对大人们充满着崇拜对时候,受了欺骗与伤害惶惶不得终日时候,却还要被责怪“不小心”“为什么这么笨”吗?



当面对崇拜的老师用文学一遍遍说“喜欢”时:

她试探地向妈妈寻求一次性教育,妈妈说:“只要需要性的人才要了解,你这么小不需要。”她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为何突然这样问。


她试探着跟父母交流,被老师强迫发生“师生恋”该怎么办,得到的说被直接打断并的到这样风轻云淡的判断:“竟然有学生跟老师在一起?小小年纪太风骚了”。她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面临的一切。


她试探着寻求同学或老师帮助,得到的还是令她不断怀疑自己的话:“如果被强暴可以反抗啊,让坏人得逞就是她自己的问题”。


最亲近的人,却拿起了石头,无意而又一下下将她砸向自杀之渊。


恋童癖本身也许还不算是原罪,但是这给了这些人制造原罪的动机。



这样房思琪似的强暴,才是我们应该发声去改变的。


当恋童癖者在角落津津有味地交流如何放松小孩的警惕、如何规避警方,以及各种性体验和经时,


当现在社会情况下,一个恋童癖行为的犯罪成本低廉到也可被「三年血赚、死刑不亏」这样的弹幕肆无忌惮地霸屏时,


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宣传“恋童癖不应该受到歧视”的“受害者”论调,我们需要的,是保护身边的孩子。


我们不歧视恋童癖,我们是在害怕。


害怕身边的那些孩子,当我们还为意识到要去保护社会,他们已经将受伤的疤痕掩藏在内心深处,烙印在还在生长的灵魂里。



04

我们更害怕,

烟消云散后,这个社会还是原来的社会。


在电影《不能说的夏天》里,白白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电影《素媛》里,素媛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不要让受了伤的孩子再质疑:自己是否错了。

不要让他人的罪孽,成为孩子的皮鞭。

不要每次害怕之后,依旧无动于衷。


徐若瑄在《不能说的夏天》中饰演一位律师,

她问出一句很多人都想问的话。

原来,我们更害怕,两年之后烟消云散,社会还是那个社会。


一边是:

关于儿童色情图片、视频的网站阴暗而茂盛地生长着,如何让孩子放松警惕的贴还有不见减少的点击率。


一边是:

观看儿童色情图片、视频的恋童癖者,还在理智气壮地认为:我还未行动,所以我是善良的,我是受害者,我要为“善良”的恋童者申辩。甚至,他们先进地开始用天性、科学来要求孩子有性自由。


一边是:

我们依旧无法认真面对孩子那个“我是从那里来”的问题。对于“性”,我们对孩子还在忌讳回避。


每一个恋童癖事件会随时间而渐渐平息舆论,淡出视角,但是,这个社会,还是一个完全失衡的三边,还是依旧,没有改变。


这才是我们更害怕的。



最后,小当想说的是:无论这个世界是否有意还是无意存在恶意,首先学会的是保护自己!

点击图片试读购取

《学会爱自己》(全七册)

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绘本,含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等,把孩子塑造成内外皆强大的自我!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往期经典,点击查看

北大学者章莹颖美国绑架案:自我保全是女孩的必修课

英国一名学生被人殴打,校长是这么处理的|反校园霸凌

微博50万粉丝大V被爆“恋童癖” | 我们孩子的未来,由谁来守护?

[声明:本文来源于宝宝树育儿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联系删除,本文纯做分享,文中观点不代表任何当当立场,请知晓!]

据说爱读书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童书特惠,5折封顶限时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