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疫区医生线上义诊手记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我和邓邓一起写的。
邓邓是我的朋友邓秀玲,她是武汉的一名医生,曾经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现在是卓正医疗武汉诊所的内科医生。
同时,也是我PET(父母效能训练),游戏力的学员,现在在一起学习沙盘游戏心理咨询。
邓邓人在武汉,又是医生,疫情以来,我自然非常关注她。
元月23日,腊月二十九的下午,邓邓看到她的好友和前同事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前线时的新闻照片,非常伤心,照片里,周琼教授的脸上写满了疲惫、憔悴和苍老,让人不敢相信。
邓邓心疼的大哭一场,一直哭到除夕早上,心情依然悲愤和内疚。
她想做点事情,让自己好受一点,也给到前线的同事一些支持,分散门诊的就医压力。
于是她联合几位同事,开通了线上义诊。
在她进行线上咨询的这些天,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交流体会。
没想到,五天后,她告诉我,她“抑郁”了。
由此,也有了这篇文章。
我们希望用真实的例子,让大家能够真切的了解到大众的普遍心态,医生角度的思考和无奈,还有一些能够有帮助的情绪稳定建议。
希望无论是否感染病毒,都可以从中照见自己,冷静应对。
这篇文章挺长的,但是我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本的篇幅,希望大家能看到真实的案例。
为了增加你的耐心,我大概介绍一下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问诊案例
案例一,王女士的故事
以下为邓邓原文:
2020年1月24日,除夕,我在卓正线上问诊平台开通了针对湖北地区2019-nCoV疫情的线上义诊。
2020年1月29日,初五,是开通线上咨询的第六天,回顾这几天咨询的经历和感受,我是怎么样从第一天的 “满血复活” 变成第五天的挫败和无力感。
先上一个真实案例。这也是我做线上咨询这几天绝大部分客户咨询内容的一个缩影。
下述的问诊案例均真实,并征得客户同意,客户姓名为化名。
客户王女士,一位年轻的妈妈,第一次咨询:
前几天去超市购物,回家洗澡消毒时厕所窗户未关。次日起床感觉腰酸,右下肢酸疼。中午测量体温38℃。
此后多次用水银体温计和耳温枪测量体温,腋温在36.9~37.5℃之间波动,耳温最高37.7℃。
家里有个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已经开始隔离。因担心感染,挤的奶已倒掉,孩子喝冻奶。
想知道如果今天还发烧,是否可以吃莲花清瘟胶囊,吃的话多久可以喂奶?身上酸痛的问题是着凉了还是其他原因?
我告诉她体温稍稍偏高,没有临床意义,也不能诊断新冠肺炎。
让她先观察,不建议吃连花清瘟胶囊,并鼓励哺乳。
引起身上酸痛的原因可能性比较多,建议她先起床多活动活动,看看有没有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者加重,再随时问诊。
问诊第二天,王女士第二次咨询:
最高体温腋温37.4℃,耳温37.8℃,精神和食欲很好。
脱掉睡衣睡觉酸痛感消失。
没有咳嗽、头痛、乏力、胸闷。
一直没有发热症状,但是多次量体温偏高,有些担心和害怕。
家里人担心传染给孩子,让她停止喂奶。
咨询除了体温测量,怎么判断是否发烧?
我回复她,不同部位体温不一致,耳温>口温>腋温,每个级别相差约0.3℃,因此耳温会比腋温高0.6℃,耳温37.8℃达不到发热的标准。发烧要结合主观症状和客观测量的体温一起来判断。
第二天下午 王女士第三次咨询:
一天下午,王女士体温(终于)真的升高了,腋温38.6℃,,觉得自己身体变沉,有些害怕。
已经口服退烧药和头孢类抗生素,还是没有退烧,非常着急。
孩子从母乳改为奶粉。睡醒全吐了。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呕吐,感到害怕和无助。
我表达理解和安慰,告知头孢是抗生素,不是退烧药,建议选择不影响哺乳的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宝宝刚换奶粉可能不适应,如果不放心,可以咨询儿科医生。
问诊第三天王女士第四次咨询:
感觉今天温度最高,越来越厉害。
下午2点喝了孩子吃的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2毫升,这三天来都没有出过汗。
我回复她,2毫升是儿童的剂量,大人至少要服用10毫升。
王女士很着急和无奈,现在外面药店都关门了,家里只有这个了,剂量不够怎么办?
我倾听了她的着急和无助,表示理解。
然后告诉她,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或者观察,不一定需要药物,我感觉到她的主要问题是情绪焦虑,而非身体疾病,所以建议王女士下次电话问诊,这样我可以更好的倾听和给到她情感支持。
问诊第四天,王女士第五次咨询,电话问诊,
我给王女士打电话过去,听王女士讲述自己的病情经过,她的担忧,她的害怕。
待王女士情绪慢慢稳定一些,我了解到王女士虽然测体温到38.6℃,但她其实并没有任何的主观的不舒服,她这三天都惦记着“出汗”,是觉得只有出汗才能退烧,一直未见出汗很着急。
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所以有两天王女士没有量体温,心里比较平静。但是她老公一直在催促她测量体温,所以她持续测量,持续焦虑。
听到这里我哭笑不得,很有可能王女士本身的基础体温就是正常范围的上限。这样反复的测量加重了她的焦虑,最后消化道的症状都被“紧张”出来了。
五次咨询之后,我收到王女士的文字回复,核心内容如下:
“谢谢邓医生耐心的解释,给我最大的安慰。这次事情其它都没有收获到。就收获到你这样一个好医生。”
“ 什么都没有收获到?”
看到王女士回复的信息,我作为一个内科医生,感到挫败和沮丧:
原来我讲了这么多天的话,打了不少的字,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结果却是徒劳,客户那边并没有收获到。
在整个线上问诊过程中,我多次提出建议:不用服用药物,可以继续哺乳。客户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案处理。
我的医嘱她仿佛并不真的在乎。
但是,“什么都没收获到”,又为什么感觉到我是“好医生”呢?
看起来让她觉得“有收获”的,不是我医生角色的专业建议,而是我心理咨询师角色的陪伴和共情。同时王女士的理解也让我感到温暖。
静静地回忆了这五天的线上问诊:
刚开始,我以为来咨询的客户对疾病不了解,悉心地给他们讲解疾病知识,从国家卫健委第二版到第四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疾控中心的隔离和防护指南,甚至还把Lancet杂志上深圳一家六口的病例详细讲给客户听。
对目前广为流传的几个抗病毒和抗生素的作用也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告诉客户可疑感染者母乳喂养的知识,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找在一线奋战的同学求教临床经验,了解病毒核酸检测流程,然后再把我所学到的告诉每位来咨询的客户......
我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原来只是“我以为的付出”。
这些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像王女士这样的客户很多,占线上问诊的80%以上。
临床症状非常轻微,流行病学也不明确,根本够不着传染病的诊断。
退一万步讲,即使考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于目前的症状,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的治疗建议和隔离指南,目前也没有特别的有效治疗方法。
就算去医院,明确了是2019-nCoV感染,也还是建议回家隔离,以家庭护理为主,轻症患者多在一周后恢复。
权衡去医院就诊获得的益处(有望明确诊断),和去医院后,在排队就诊、检查过程中被交叉感染的风险,我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建议居家隔离,休息、营养和放松心情,并建议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吃抗病毒、抗生素或者中成药。
简直可以说得上是苦口婆心,磨破嘴皮。
但是从结果上看,在咨询的客户里,吃“头孢”、莫西沙星、奥司他韦和中成药的比比皆是。
在他们咨询的这些并不严重的“症状”背后,我看到了他们的害怕、无力感和绝望。
外在的世界没有让他们感到安全,他们需要抓住一个东西当做救命的稻草,而这个东西就是“上医院”和“打针吃药”。
这让我想起1月30日,武汉市四医院隔离病房的高医生被治疗无效死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儿子殴打,高医生说了一段让我泪目的话:
“你知道没住进来的病人是什么心态吗?进了医院就像住进保险箱一样,老百姓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没住进来的病人内心是非常恐慌的。一个病人住进来,他那一家人心里才踏实。在医院里面才能得到安抚,内心不恐慌,病才能好。”
所以后续的问诊里,我已经没有执着地秉持卓正一贯遵循的循证医学理念。如果我能给他心理上的支持,缓解他们的焦虑,即使不是必须服用药物,如果客户有这个要求,我也会给出建议。只要副作用不大,当做安慰剂使用也是极好的。
只有当客户无法购置到这个药物的时候,我会努力告诉他,这个药其实也不是特效药,您家里有哪些备用药?我给您找个类似的替代药。
有的线上咨询的客户连发烧都没有,因体温从37.1℃升高到37.2℃而崩溃、大哭。
我第一反应是觉得无奈和可笑,继而体会到客户的无助,他很想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心不那么慌,却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所以来求助我。
我也茫然,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甚至有个跟王女士类似情况的客户在咨询中告诉我她已经“给自己”确诊新冠肺炎了,马上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看到客户的这条问诊信息,我默默苦笑,一方面担心他去发热门诊被交叉感染,一方面担心如果大家都这样,正常体温、无呼吸道症状就跑去医院,一线的医务人员更加不堪重负。
在忐忑不安中等到了客户的追问信息,幸好这个客户不在武汉市,在疫情不太严重的县级市,就诊不算困难,交叉感染的风险还不是太大,就诊回来发给我一个正常的血常规和CT结果,终于买来一个安心,也没有再来追问了。
还有一位李先生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案例二,李先生的故事
李太太陪孩子在医院打针,交叉感染上2019-nCoV,回来一周后发烧、干咳。
5天后,除夕当天,李先生也发烧了。
李先生非常担心把病毒传给家人。
电话里,我听到一个年轻爸爸的悲伤,担心妻子会因病离世,担心幼子如何长大,最后才问到自己的情况怎么处理。
李先生的症状吃了退烧药,第4天后开始好转,
然后开始担心2岁的孩子。告诉我他和李太太这几天的情绪都不太好,李太太经常背着孩子偷偷哭,孩子晚上睡觉也不太好。
我说目前孩子情况还好,目前报道的儿童病例非常少,而且儿童病例症状也轻微,甚至不需要吸氧,日常护理就可以痊愈。
这些安慰显然没有起作用。
李先生依然担心孩子会感染,他说有一种全家一起等死的感觉。
在李先生发烧后的第5天,李先生的孩子真的开始发烧和咳嗽。
电话里我听到李先生的语速比平时快了一倍。李先生着急地出去买药,这个时候已经封城了,很难买到药物。
李先生问我家里的备用药还有什么可以用的,
我反复说现在的情况可以观察,不需要急着用药,
李先生说以前生病都是用药才好的,必须要用药。
随后李先生线上咨询了儿科医生后,给出建议方案:
护理和观察,以及对症处理。最终,只用了美林给孩子退烧,以及两次雾化。
今天2月1日,李先生的孩子也好转了,李先生和太太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我也长吁了一口气。
在李先生的案例中,他被感染了新冠病毒,非常恐慌,这是我们都能非常理解的。
为了缓解这个恐慌,他执着的想要做出一些努力:
比如去医院,给孩子买药等等。
事实上我们看到,感染病毒的李先生仅仅服用了退烧药(李先生还是执着地用了阿莫西林抗生素),一周时间就好转了。
发烧的孩子也仅仅服用了退烧药对症处理,也好转并稳定。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全家人付出了“集体等死”的恐惧和担心,经常深夜大哭。这样的精神损耗对于病情康复没有什么积极作用。
对此,我很心疼,觉得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
关于“上医院”,我多说两句:
由于看到不少昔日同学同事,亲朋好友都是在医院感染上2019-nCoV病毒,我一直在努力让非感染者或者轻症疑似感染者不要去医院。既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又不增加一线医务人员的负担,这也是我发起线上问诊的原因。
最关键的是,您去医院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检查确诊?
那么确诊了,又能做什么?
还是回家观察。
目前对2019-nCoV并没有特效药,治疗方法和治疗感冒是一样一样的。
更多时候,药物的作用只是安慰剂效应。
想去医院检查新冠病毒核酸,确认自己有没有传染性?
我不得不很抱歉地告诉您,这个愿望也会落空。
目前公立医院的试剂盒检测还是限量的,还需要审批流程,我们也热切地希望能够早日实现和普及2019-nCoV核酸的即时检测,我们也会喜大普奔、广而告之。
另外,目前核酸的检测也有假阴性,即使检测结果是阴性的, 也不敢高枕无忧。
那么什么时候,您要去医院就诊呢?
成人如果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或者如果您家用手指查氧饱和度的便携设备检测出氧饱和度低于93%,就真的需要尽快上医院了。
从我目前线上接诊的情况来看,没有一个达到这样的标准。
我自己一天接诊10单,只有1例疑似,80%以上是焦虑紧张。
从武汉协和医院统计的线上问诊情况来看,疑似感染率为10%。也基本是一样的水平。
我本来以为自己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用我的医学常识帮到大家,没想到线上问诊更多时候只是需要我的一双耳朵,客户不需要听我“说”,而是需要我“听”。
每天都在应对这些完全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让我很沮丧。
第二部分:邓医生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引用一段马瑞师姐的文章:
我们和病毒的故事,只有三种可能的结局:
1,没有感染。
2,感染病毒,但是治愈了。
3,感染病毒,死亡。
第一种情况,我们最终没有感染病毒,
那么如果之前有焦虑担心,甚至因此影响正常生活和周围人的情绪,那就“亏了”。
我们付出那么多能量担心的是一件“根本没发生的事”,白白耗费精力,降低生活质量。
反过来说,如果在疫情传播期间,能够每天做到让自己精神愉悦,保持乐观,而最后我们又没有传上病毒,那么过程是美好的,结局也是美好的,皆大欢喜。
第二种情况,染上了病毒,但是最终治愈了。
积极乐观,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免疫力,最终而愈,过程是美好的,结果也是美好的。
过分担心焦虑,会降低抵抗力,反而不利于治疗。
第三种情况,我们染上病毒,并且最终死亡。
如果一定会离开这个世界,你希望最后的一段时光是紧张焦虑沮丧的,还是开心积极乐观的?
如果生命一定会结束,那么开心的时间越多,生命质量越高,活得越“值”。
反过来说,如果充满紧张焦虑沮丧的走向死亡,岂不是把活着的时间也浪费掉了。
一个同事用这样一段话描述我:
“前方战火纷飞,邓医生在殊死搏斗的边界拿着话筒拼命在喊,不要乱,不要乱!能活能活,都能活!”
我一度非常费解:
为什么本来好好的一个人,没有主观上的不舒服,非要不停地给自己测体温?
测了腋温,测耳温,甚至一小时测一次。
吃饭后测了体温增高,于是恐慌一到两个小时,在被窝里测的比在客厅里测的高0.2℃,继续恐慌;
测了耳温比腋温高0.5℃,更加恐慌;
体温计的读数决定心情的起起伏伏。
似乎非要找个证据来证明自己感染了2019-nCoV。
在接诊这些反复量体温的问诊时,我恨不得把他们的体温计都摔了,扔了。
理论上,医生不会在没有检查的情况下直接给出判断。但是对于这类人群,我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有时候会直接回复“你不是的,你肯定不是新冠病毒肺炎”。
但是,这样肯定的答复仍然没有用。
然后,客户在手机那头,我在手机这头,一起难过和无助,客户难过他的疾病,我难过我对客户帮不上忙,我们都无能为力。
当我第三次修改这篇稿子的时候,我知道,当我自己的心情也生病了的时候,我什么都帮不了别人。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疗愈他人之前,先疗愈自己。
当我发现进入我视野和内心的都是负面信息,我觉察到自己有很多烦躁不安,这时候难免对客户带着不接纳和评判。
我决定把手机扔在一边,静静地看看书,写写感恩日记,都有帮助。
然后,我找马瑞师姐做了一个“倾听伙伴练习”:
我们互相倾诉,一人10分钟。
一个人说,一个人只是听,不需要任何语言回应。
当我能毫无顾忌的痛快表达10分钟之后,我觉得心里的潮涌终于慢慢退下去一些。
之后,我更能够以平静和愉悦的心态去回复客户的线上问诊。
我希望客户能够平静下来,理智地听我的建议,我自己先要平静下来。
只有放空自己,我才能听到客户的需要,我才能读懂他们内心的惶恐和无助,才能真正给到支持和有效的帮助。
就像现在,当我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关掉了那首根据“the sound of silence”改编的“fight the virus”,这首熟悉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揪心,我重温了一遍“海星的故事(附在后面)”,然后带着满满的暖意和感动,在这里对你诉说这几天的经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相信,元宵以后,你我都安好。
第三部分:马瑞的发现和建议
从邓邓的第一手咨询案例中,我试着总结以下几个发现:
1,对于并未感染病毒的客户(包括感染病毒的轻症客户),接纳情绪的表达,效果好过医学建议和理性分析。
我们看到当邓邓从一个医生的角度给出理性建议的时候,很多客户并不会真的“遵医嘱”。反而会继续发起问诊,或者向多个医生发起问诊。
但是当邓邓的把接诊方式更换为更加人性化有温度的“电话接诊”之后,对客户的情绪给予了大量的倾听,很多时候长达40-60分钟(看到她发给我的接诊记录我是非常感动的,拿出这么多时间去安抚多个”肯定没有感染病毒“的咨询者,这背后是深深的爱和慈悲)
当情绪释放后,客户会感觉到“舒服”,反而觉得“有用”。
这里我们要重新定义一下,到底什么是“有用”。
为什么一个人,给医生打电话咨询,但是却并不在乎医生的专业建议,也不遵医嘱呢?
因为这不是他的需要,他不是来拿医嘱的。
邓邓有一个客户告诉她,她极度害怕,往最坏的方向想时,需要一遍遍被安慰。
反复来问医生,是因为信任;
反复来问医生,是因为那恐慌的情绪太多了。
他需要的不是具体的行动建议,而是情绪的倾听。
我们平时不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更习惯通过对事情的表达,来表达事情背后的情绪。
我们常说,有的问题是“真问题”,有的问题是“假问题”。
“真问题”是就事论事的问题,问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得到一个资讯,一个确定的知识性的答案。
“假问题”是就“事情”表达“情绪”的问题。看似是一个问题,背后是通过问这个问题表达自己强烈的情绪,
如果不识别问题究竟是“情绪问题”还是“事实问题”,直接给出知识性资讯,即使我们说的绝对正确,对方也很有可能觉得“你说的对,但是……”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真问题“和“假问题”:
我有一个来访者,跟我咨询 “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的问题。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问。
她说,老公让她非常失望,她打算离婚。她想让老公体会一下,“生活中没有我的感觉,你就知道我有多重要了”。
我说:“你觉得,你付出很多,但是老公都没有体会到,觉得非常委屈。”
她说是的。
我问,你有没有对老公直接表达过,你希望他认可你的付出呢?
她说我说过了,我说你根本就对不起我,你就是白眼狼。
说完这句话,她也意识到,可能正是“白眼狼”这样的表达,激发了老公的情绪,使得他们难以互相理解。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大概知道了这位来访者所遇到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可能就是协调和老公的关系,改善沟通方式了。
如果一开始不识别出“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是个“假问题”,直接回答“单亲家庭亲子教育注意事项123”,她可能无论如何都觉得没有帮助,甚至根本听不进去。
事实上,这个来访者需要表达的是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委屈,失望,痛苦…….等等强烈的情绪。
当这个情绪得以释放,她自然会开始理性思考,能够听得进建议。
这里,“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就是个假问题,如果一个人已经离婚了,在带孩子的时候遇到了具体问题,这时候的“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很可能就是一个真问题了。
背后的原因是:
我们的大脑结构,简单来说,分为“理性脑”和“情绪脑”,当被情绪充满的时候,理性脑是不工作的。
倾诉,表达,可以帮助我们的情绪释放,当情绪下降到一定水平,理性脑才能开始工作。
嗯,如果你看到这里,想起了你家“越吼越不听的熊孩子”,没错,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亲子教育最终的是联结….哎呀我说多了,我们说回来。
特别说明一下:
邓医生因为学习过很多沟通课程和心理咨询,所以能够及时根据客户情绪状态切换到倾听状态。而且是在时间比较充裕的前提下。
一线忙碌的医生不可能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更多时候无法关注到患者的情绪,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也想找邓医生线上问诊,文章最后有联系方式。
从邓邓的咨询记录中我们能看到的第二点是:
2,情绪的焦虑会引起身体症状。
我们看到几个焦虑非常严重的客户,在身体上也会出现不舒服的反应。
我们的情绪都会有躯体化反应。
比如如果生气就会感觉到胃痛,非常紧张就会拉肚子等等。都是躯体化的反应。
而这些反应,会加重我们的焦虑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3,情绪的焦虑会对家人造成影响。
虽然病毒未必都是“人传人”,但是情绪从来都是“人传人”。
家人的情绪都是互相影响的。
很多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
人类(包括动物)在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危险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环境,也就是其他人的表现。
如果我们能够自己保持稳定,对家人就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剂。
尤其是孩子,他们会敏锐的感觉到家长的情绪,并且据此决定自己对外界危险的反应。
如果孩子看到紧张焦虑的家长,那么他们会认为面临很大危险,也会调动自己的压力荷尔蒙,相应的,他们的情绪不仅受到影响,免疫力也会降低。
如果想保护自己孩子的健康,让自己乐观不焦虑,也许是能给到孩子的非常好的一份礼物。
以上是从邓邓的咨询案例中我们的一些发现,由此给到大家
一些建议:
1,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感觉到心神不宁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感觉是什么?
恐惧,担心,害怕,沮丧?
无论是什么,给这个情绪一个定义,如果可以的话,再给这个情绪一个程度的衡量。比如从1到10,害怕的程度有几分呢?
这样的觉察,会帮助激活我们的理性脑,把无形的“感受”具体化,让我们可以感知,可以观察,可以测量,从而可以掌控。
2,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绪无法被压抑,需要表达。
心理咨询里有一句话,叫做“表达即疗愈”。
从邓医生的案例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情绪的疏泄对于紧张焦虑的客户来说是迫切的需求。
情绪表达的方法有很多种:
1)倾听
找一个信任的人,跟他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没有任何逻辑也不需要担心评判,只是真实的表达。当情绪通过语言表达,就被意识化,有助于让我们提升理性。
就像我和邓邓互相做的那样。
需要提醒的是:
对于倾听者,要请求他们在我们诉说的时间内,不需要给出任何诸如“别这么想,都会好的,你太担心了,对对对,我也是,你不算什么,我才紧张…..”等等,任何的语言反馈。
只是真诚的看着你的眼睛,接纳你所有的情绪就好。
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倾听者,能够做到“不评判”,已经非常好。
2)自我表达。
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能够接纳所有情绪的倾听者。对自己表达也是很好的方式。
不妨用写日记的方式,毫无禁忌的写出所有自己的担心,害怕,恐惧,奋笔疾书之后,会发现自己会从绝对的悲观,慢慢看到更多闪光点。
3)艺术表达
如果你可以通过绘画,舞蹈,音乐,摄影,甚至烹饪,茶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会特别有帮助。
4)运动
感觉到自己有强烈情绪的时候,不妨先从中脱身,去进行一些运动。
唤醒身体,也唤醒大脑的另外一个区域,能让我们从情绪缠绕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3,为家人提供情感支持
1)如果想支持到孩子,跟孩子玩游戏是特别好的方式。
作为一个游戏力讲师,我们会推荐家长每天和孩子玩至少10分钟的游戏。
在这10分钟里,让孩子做主,家长跟随,可以充分满足孩子的掌控感,家长可以通过示弱,装傻,让孩子发笑。平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的被控制,被管教的挫败感。
在孩子大笑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很多有益健康和大脑发育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更容易合作,提高专注度,缓解疼痛,增加创造力等等积极效果。
有很多家长在每天陪孩子玩一段时间之后,亲子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孩子也越来越愿意配合家长的要求,
同时,又可以提高孩子抗病毒的抵抗力,一举多得。
2)对于其他成年家人,可以用“倾听”的方式给到支持。
就像邓邓对咨询客户做的那样。
也像我和邓邓互相做的那样。
不要试图说服,安慰,改变,甚至不需要赞同对方,只是沉默的倾听,用肢体和眼神表达关注和接纳,就已经起到很大的支持。
第四部分:海星的故事
这部分内容是邓邓不顾文字超长执意要加的,她为此深深打动,甚至可以说,线上咨询这些时间以来,正是这个故事背后的信念,支撑着她度过那些“郁闷”的时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大海,每天在海边看日出日落,忽然有一天涨潮了,当潮水慢慢褪去后,一颗颗闪闪发亮的小海星躺在了沙滩上,一颗一颗,满沙滩都是小海星,小男孩心疼急了,他跑到海边一颗一颗的弯腰捡起海星,把他们一颗颗抛进大海,并且对它们说,回去吧,那里才是你的家!
一位路过的老人正在沿着荒凉的海滩欣赏日落,远远望见海岸边的小男孩。他发现那个小男童一直保持弯腰的姿势,似乎在水中捡东西又丢出去的样子,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但那个小男童仍旧一直向着海洋投掷。
老人感到十分疑惑,于是走到哪个小男童身边就问他:你好!请问你在做什么呢? 小男孩回答到:我把这些海星丢回海里。你看现在已经退潮了。如果我不把他们丢回海里,他们就会缺氧而死在这里。
那老人当然能了解这种情形,但是他仍旧感到疑问:可是海滩上有成千上万的海星,而你不可能把他们全丢回海里啊!他们有如天上的繁星,更何况在这么长的海岸线,这样的情形很多,你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什么,还是省省吧! ?
小男孩微笑着,没有理他,仍然弯下腰再度拾起另一只海星。
当他用力的把海星丢进海中的时候 大声的对老人说:看,这只海星的命运改变了。
说完就继续弯腰捡起另一颗海星抛进大海,说:看,这只海星的命运又不一样了!老人被深深的感动了,也开始捡起海星一颗两颗三颗就这样抛进大海,一个年轻人看到了,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个两个三个,直到附近整个村庄的人们都加入了捡海星的行列,海滩上一颗颗海星被人们抛进了大海,它们有了另一个不同版本的人生。
就用这个故事作为结尾吧。
感谢所有奋战在一线,二线,所有岗位的,为了疫情辛苦工作的人,
也感谢所有为了世界的平安喜乐,作出点滴贡献的,身边的每一个人。
邓医生在疫情期间线上义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月27日
2. Hom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ovel coronavirus (nCoV) infection presenting with mild symptoms and management of contacts (Interim guidance )WHO 2020年1月20日
其他疫情文章链接:
邓邓生活中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游戏力爆棚。
跟大家分享几个她和孩子的游戏力案例:
孩子吵闹让人烦?不如带他去“安静王国” | 游戏力案例分享【23】
“马上”到底是什么“马”,“一会儿”的“一”有多长?用游戏笑着“催”孩子 | 游戏力案例分享【25】
作业太多想跳楼?不如母子一起跳,跳到太空去!| 游戏力案例分享【24】
树妈马瑞
P.E.T.父母效能训练资深讲师
心理咨询师,儿童沙盘游戏治疗师
科恩亲授游戏力讲师
出版育儿书《把最好的自己给孩子》
孕期心理读本《一肚子幸福》
摄影育儿攻略《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句我爱你》
情感故事《分手笑忘书》《最好的告别是将你遗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