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 | 李安新作口碑扑街?除了故事你更应该知道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

2016-10-21 导演帮




李安在首映礼之前,对到场的观众和媒体说:“请大家给这部电影一个机会,保有一颗开朗的心。我们做的还远不够好,希望大家多包容。”一贯以谦虚和谨慎著称的他,这次一反常态地在影片放映前向大家表态请愿,也许是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次的不妙。


众所期待的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日前在纽约举行了首映礼,这是导演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四年磨一剑的作品,影片最让人关注的地方无疑是采用了120帧,4K,3D形式制作,这也是全球第一部使用这种技术制作的电影。

 

不过在首映结束之后,提前看过影片的诸多媒体纷纷给予了中庸的评价或是直接给了差评,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种全新的技术造成的观影不适感十分严重,太过清晰的画面也失去了原本的电影感。


▲美国两家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和Metacritic亮出的影迷评分,结果确实不甚理想 《好莱坞报道者》给出的评价是:画面技术上的创新很能吸引我,但同样也常让我“出戏”。而且这种帧率似乎更适合那些年轻演员,对史蒂夫·马丁这样年长的演员就不太友好了。比利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演的姐姐之间屈指可数的互动戏,展现出了他内心坚强的一面和柔软的一面,也是影片的最佳镜头。影片主要还是围绕达拉斯牛仔队的中场表演来展开的,现场的烟火、闪光灯、烟雾刺激着士兵们饱受战争折磨的神经,展现出他们无法忘却战争的无力感。即使是铁血无畏的军士长,也有些慌乱。不出所料,正是这些镜头让李安的这次赌博得到了回报。 而另一家媒体《综艺》则表示:《比利·林恩》是否会是颁奖季的有利竞争者?答案是否定的,不过影片或许可以在视效、摄影等方面有所斩获。首映之后的评价毁誉参半,很多人认为影片太过平淡。李安一直是好莱坞最会选角的导演。主演乔·阿尔文的德州口音非常地道,访问环节他自曝是英国人,现场也是一阵哗然。 


众所周知李安是好莱坞最会改编小说的导演之一,无论是《理智与情感》,还是《断背山》、《少年派》,细腻的情感及对人物内心深刻的挖掘,成了他最大的标签,一个来自东方的导演能够在西方主流世界里用西方人的思维和价值取向站稳脚跟,这也是外界对李安的另一个感叹。这一次的《比利·林恩》仍然是改编自本·芳汀的同名小说,带着“反战”这样浓浓的主旋律风格,通过一个年轻士兵的视角去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及拷问。

 影片讲述的是德克萨斯州的19岁少年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歼灭敌军,险境逃生的一幕被摄影机捕捉后,与战友共同回国接受政府表彰。在感恩节当天的达拉斯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与碧昂斯等娱乐明星同台时所发生内心变化。当比利短暂回到美国,被英雄的光环与荣耀围绕时,他意识到战争与现实在他乡与故乡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他不由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哪里又是真正有归属感的家园。 


虽然媒体的关注焦点在新技术上,不过这次的叙事也成了众矢之的。影片用“战场”和“橄榄球场”的两个地点分别引出“过去与现在”的两条线来记叙“比利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找到真正归属”的这个过程。根据海外媒体的反馈,李安采取了连续穿插闪回的方式,而正是这种十分“偷懒”的叙事手法,成为了饱受诟病的一点:剧情平庸、情绪铺垫不够、对人物挖掘不深,只停留在表层、结尾为主旋律的升华而可以煽情等等,似乎这一次的李安专注于电影新技术的研究及开拓,在所擅长的故事层面上会有力不从心了。

 李安在首映礼之前,对到场的观众和媒体说:“请大家给这部电影一个机会,保有一颗开朗的心。我们做的还远不够好,希望大家多包容。”一贯以谦虚和谨慎著称的他,这次一反常态地在影片放映前向大家表态请愿,也许是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次的不妙。 


李安这次对电影可能性的实验与探索,也是有感于《少年派》的成功。当观众还在沉迷于“24帧”电影艺术之中,许多导演在感慨柯达的破产宣告着胶片时代的灭亡时,李安用一部开始并不被看好的影片敲醒了人们---电影竟然能用数字方式呈现地这般梦幻。

 

“帧”可以理解为电影里最小单位影像画面,“24帧”简单理解就是“每秒要从肉眼闪现24个画面”,这是电影诞生之初定下的标准,是针对人肉眼最适合也是最经济的方式。长久以来,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遵照着“24帧艺术”进行着创作,直到彼得•杰克逊认为24帧对观众并不是最好的体验,他在《霍比特人》使用了48帧拍摄和制作,由于帧数的增加,使得电影画面更加流畅,运动物体更加清晰。对于长久观看24帧电影的观众来说,未免会极不适应,也会感觉画面不模糊、无颗粒、没闪烁,从而失去了“电影感”。当时詹姆斯•卡梅隆就公开质疑了这种新的尝试,认为这不利于电影更好的发展。


▲48帧画面下的《霍比特人》让中土世界更清晰更真实地展现给观众 

在48帧还没有被广泛认可时,李安在新片上,直接用比标准高5倍的高帧率拍摄,的确太具挑战性。人们喜欢去影院,除了愿意去感受银幕中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世界及人生的之外,与电视不一样的画面观感,是几十年来习以为常的特别形式,在高帧率的出现,使得电影画面完全与电视画面相同时,惯有的对“电影”本身的认知也会遇到挑战。


▲《阿凡达》被誉为电影技术的“元年” 

在《阿凡达》破天荒地打开了电影与技术连接之门后,3D,IMAX,杜比Atmos,4DX等一系列全新的技术被运用到电影中,电影给予观众的可能性是更多了,观众在影院的体验也更好更多元了。但是电影技术应该如何完美的和电影本身结合?又如何让观众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技术?是对当下愿意去研究技术的导演最大的问题。《回到未来》、《荒岛余生》大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在前十年对CG动作捕捉技术沉迷不已,用《极地特快》、《贝奥武甫》、《圣诞颂歌》三部无比失败的作品向电影圈同行予以警示“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很好地被接受的”。卡梅隆为了《阿凡达》续集,筹备十多年潜心研究新的技术,只有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很好地匹配电影的需要时,再把能想象到的东西变为现实,才是正确之举。像郭敬明《爵迹》这样,为了“创造第一”而冒险去尝试根本不了解,也并不成熟的技术,成果只能是自讨苦吃。


▲泽米基斯用这三部影片证明全CG动作捕捉技术还不适合用在电影制作中 而在可实现的技术上,诸如高帧率,面对的则是观众的接受程度。观众已经习惯在黑屋子里接收到24帧带来的“视觉暂留”,超出5倍的帧率,也无疑会对视觉神经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压迫。120帧下的画面,人物是立体得有些失真的,因为太过清晰,所以李安自己也说“特意用了很多人物特写镜头”,如此以来,每个人面部的一切都不再能瞒过观众的眼睛,“演员都将是素颜演出了”李安如是说。“要有一颗开明的心”,就像李安所说,从看到接受,是需要时间的,当熟悉这种全新的观感体验时,也许就会适应许多。 


传统的对“电影感”的依赖,让高帧率很难在当下立马被认可,而且电影艺术之美用高帧率表现,也确实很具争议。不过,新的技术一定也是为电影服务的,却不能是影片的代名词。总结《比利•林恩》媒体的反馈,技术如果取代了故事本身对电影的作用,就是适得其反的,因为电影的核心还是在于,故事给予观众的价值传达及视野拓宽,视听层面只是辅助。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