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猜火车2》导演丹尼·博伊尔: 本心不改的英伦摇滚老炮

2017-06-08 赵跃 导演帮

上期内容:

【白玉兰奖主席】毛卫宁:替身、抠像、沽名钓誉的作品不会出现在获奖名单中

导演必须知道的电影构图法则

等多内容请点击菜单栏或历史消息

《猜火车2》虽然和大多数续作一样,前作经典难以超越,但《猜火车2》打得一手好怀旧牌,依然让人感慨万千。导演丹尼·博伊尔敢于挑战自己,勇气也是令人佩服。其实,回想96年的《猜火车》讲了个什么故事,已全然记不清。只记得那个全苏格兰最肮脏的马桶和满地注射器,还有就是聒噪迷幻的英伦摇滚乐营造出的残酷、迷离、放纵和救赎。丹尼·博伊尔为全世界奉献了一部青春邪典,但之后的《贫民窟的百万富》《127小时》让我们看到了他面对好莱坞制作的去个人化的妥协。但好在这次的《猜火车2》依然那么的迷幻、摇滚和不羁,20年,归来仍是混混。


 

骨子里很文艺


英国的导演总是有点另类的气质,像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能很好的对接好莱坞的导演还是少数。大多还是像彼得·格林纳威这样自说自话的文艺怪咖。但像丹尼·博伊尔和盖里奇这样的导演就有点意思了,一方面他们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得到过全世界影迷的认可,另一方面,他们又想在融入好莱坞体系的过程中平衡这种个人表达的意愿。也就导致了作品总是水平不稳定,这种平衡很难达到。



“处女作,往往不经意间流露出自身灵魂的告白”,在丹尼·博伊尔第一部长片《浅坟》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于人性欲望的戏剧化展现。其实,丹尼·博伊尔大部分的作品,故事性并不强,影片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对人性本质变化过程的展现。所以在主题和创作追求上,丹尼·博伊尔一开始就是奔着大师去的。比如《浅坟》描述三个朋友面对金钱诱惑的分崩离析,《海滩》描绘的想象与失去的桃花源,还有《猜火车》系列面对选择和欲望的身心煎熬等,都是想留出大量篇幅做心理刻画。总之,丹尼·博伊尔骨子里很文艺,不屑在故事性方面下功夫。



《海滩》《猜火车》《惊变28天》《浅坟》等虽然水平有差别,但是我们看到了丹尼·博伊尔内心一个存在主义者的情节:选择并努力,但结果依然是无尽的空洞和绝望。所以在看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127小时》的时候,我们认为那不是真正的丹尼·博伊尔。甚至笔者认为,《猜火车2》结尾也不是很多人解读的那么正能量,那没有尽头的房间,意味着“选择”永远面对着永无止境的空洞。

 

招牌:迷幻蒙太奇


其实谈作品主题,对于丹尼·博伊尔来说都扯远了,这种存在主义的情怀也没有什么稀罕的。甚至在走向荒诞派的道路上,丹尼·博伊尔还总是拿着文艺青年的腔调扭扭捏捏。《猜火车2》其实可以更荒诞、更疯狂。让这么二逼的伊万·麦克格雷格在影片中念这么一大段关于“选择”的存在主义宣言,导演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所以,聊丹尼·博伊尔,聊叙事方式、镜头、蒙太奇、电影观念等比聊故事本身有意义的多。很难形容丹尼·博伊尔的蒙太奇有多牛逼,因为这是天分的事儿,一般人也学不来。有人说,要想学吸毒可以看《梦之安魂曲》,要想知道什么是吸毒,可以看《猜火车》,明快的节奏、怪异的镜头、瑰丽的剪辑、迷幻的音乐这都让故事性退居其次,沉浸式的感同身受是丹尼·博伊尔式蒙太奇最大的魔力,也是标识丹尼·博伊尔的首要招牌。丹尼·博伊尔离大师还有距离,但和盖里奇一样,绝对是技术流里的老炮儿。



《猜火车》系列首先不得不说的是色彩和影调,一部描写吸毒的电影,色调竟然是明丽的。大片的橘色、红色、黄色、蓝色,似乎和影片阴郁的内涵不搭调,一切都是叛逆的理所当然,荒诞的不添加反思。堕落的本质与表面的阳光明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奠定了影片的风格,这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离经叛道吧。怪不得英国相关部门因为其描绘的吸毒场景太美好,禁止年轻人观看。


其次,导演在叙事中有意强化细节镜头和畸形视角,如在表现房间里人物全景的时候,基本都是低角度的仰拍,或者是用斜角镜头描绘环境,人物特写加运动镜头让人看的头晕目眩。导演有意在制造一种“变形”的空间,让垂直空间被压缩,衬托人物心理的变形和扭曲,给人一种不安和失控感。


当然,丹尼·博伊尔的影片不得不说的就是他招牌式的意识流蒙太奇。迷幻,匪夷所思,风格犀利,但又能与影片基调和人物精神达到高度契合,极大的拓展了影片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表达的意涵。如何剪出有意境的蒙太奇,丹尼·博伊尔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是根据人的意识丰富意象的层次,清醒状态下欲望的折射,和极端感受时的意识是不同的。如《127小时》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死亡的逼近,男主角的意识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集中到发散的,主题和镜头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



二是节奏明快,意识流蒙太奇由于其碎片化、易逝性的特点,须采用高速运动和快速剪辑的手法,与固定镜头和人物环境形成反差。


三是亦真亦幻,虚实难辨,如《猜火车2》中归来的雷登来找屎霸,正遇上他用塑料袋套头自杀,此时导演用了一个屎霸从楼顶坠落的蒙太奇,让观众不知真假,其实是在描绘屎霸濒死潜意识中的绝望。


四是丹尼·博伊尔最拿手的,用意识流蒙太奇制造迷幻的意境,《猜火车》有三组堪称经典的蒙太奇,一是男主角在肮脏马桶里掏毒品,突然马桶幻化成海洋,碧波荡漾。第二组镜头是雷登决定最后一次吸毒,倒在暗红色的地板上,地板和地毯渐渐下沉,像是要把他拽入地狱。第三组是雷登被关进了一个小房子,开始戒毒,在痛苦中,他看到了那些朋友,看到死去的女婴,周围不断发出刺耳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猜火车2》中虽然吸毒场景不多,但几个用投影、戏谑和幻觉表现的蒙太奇,依然制造了令人惊叹的意境和氛围。这种超现实的表达需要导演对极端状态的意识活动有准确的把握,犹如写诗一样,意象的组合要表达特定精神和意志,同时在美学品位上它又有无限的韵味。


 

摇滚老炮博伊尔


想想2012丹尼·博伊尔导演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就不难理解,丹尼·博伊尔就是一个老派的酷爱英伦摇滚的老炮。出乎意料的把开幕式办成了一场摇滚演唱会,全世界真是没谁了。正如英伦摇滚一向以来的另类、迷幻,直达意识,博伊尔本身的影像就和Primal scream
、MUSE、Radiohead的音乐一样,他够英伦、够另类、够独立,但他属于全世界。



《猜火车2》最令全世界观众感动的不是他的故事,也不是他的主题,而是那个满口脏话加上迷幻电音、英伦摇滚的范儿还在,时代在改变,人可以变老,可以遗憾,可以走上“正规”,但内心依然有一颗正年轻的叛逆的心。即使文化不同、地域有别,但这是很多人看完《猜火车2》后最大的感慨。


很多人热衷于谈论丹尼·博伊尔影片的另类配乐,赞叹《猜火车》中Brian Eno的《Deep Blue Sea》、Loud Reed的《Perfect Day》简直是神配乐,但我觉得这并非导演刻意为之,虽说艺术有些东西是相通的,但只有懂英伦摇滚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导演那颗毫无修饰的心。


 

丹尼·博伊尔还算不上大师,他并没有把存在主义的主题玩出自己的高度,但他有绝对属于自我的、别人模仿不来的强烈风格。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技术流导演,当然你更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本心不改的英伦摇滚老炮。


赵跃,中国传媒大学硕士,从事艺术理论教学工作。

导演帮高薪高福利招聘啦!


编辑部

新媒体运营总监 | 影视记者 | 运营编辑

市场部

资深活动策划 | 活动执行 | 项目执行


以上职位均需要2-3年

影视行业运营、策划及新媒体工作经验

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chenyan@pengxx.com

期待你的加入;欢迎自荐/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