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推理笔记》导演张天辉 :在电影首映这一天,导演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

2017-11-25 参加活动请置顶 导演帮

作者/晓迪

青年导演张天辉执导的电影《推理笔记》昨天上映,与他同档期竞争的还有整整12部新片,其中包括吴宇森的《追捕》,迪士尼大片《寻梦环游记》,《推理笔记》排在新片榜第四位。

导演 张天辉


傍晚,窗外已经灯火阑珊,导演张天辉的工作室里很安静。不长的采访时间里,记不清他翻了多少次手机,多少次忍不住和自己的同事说:今天票房能不能达到多少多少。这期间,有朋友给他发信息来说一个新导演首日排片能超过10%非常不错了,何况同期还有《正义联盟》正在上映。


他坦诚的说,在写《推理笔记》剧本的时候总是担心这个项目能不能开拍,到了开机以后就总是想能不能顺利拍完,而拍完之后,就开始想要是票房扑街怎么办?现在终于上映了,会忍不住的担心票房、排片、评论等等各种问题。



张天辉说从前自己像个愤青,看到不好看的电影会骂烂片,而现在自己的作品要呈现出来供所有人品评,这个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他很在意观众的反应,说明天会去影院里悄悄看看。


张天辉一边翻着手机盯数据,一边说这些现在自己都不太敢看。他没有掩饰自己带着焦虑的情绪,他的坦诚让我们看到一个难得的,在自己第一部院线电影首映这天,作为导演的真实状态。

 

做经得起推敲的高智商犯罪电影



《推理笔记》改编自早安夏天的同名小说,讲述天才少女夏早安因换心手术,被卷入一起关于概率杀人阴谋之中的故事,在“身边人皆凶手”的困境下,她用数学解题的方式层层推理,最终锁定真凶,然而在真相背后,还隐藏着更疯狂的阴谋。


在这部电影中既有陈都灵、林柏宏、汪铎这样的人气偶像,也有金士杰、王刚这样的老戏骨,作为该片的编剧兼导演,张天辉对原著进行了很大幅度的改编,令故事逻辑更合理,内容更直指人心,发人深省,尤其是让观众惊叹的结局堪称惊天大反转。



此前我们也看到过不少推理悬疑类的影片bug较多,经不起推敲,而这部电影主要内容涉及换心手术、高级数学演算内容,剧情是否合理是让观众信服的关键。


张天辉透露关于数学理论、演算这部分他专门邀请了北大的数学博士做顾问,并成立顾问团队,片中涉及的每一个公式都由这个顾问团来提供,确保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验证,即使绝大多数观众根本看不懂也要做到真实,这样整体逻辑才能让人相信并进入电影当中。



关于换心部分的内容,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查询很多相关实际案例,了解换心的必要条件和换心之后人的反应。张天辉讲到他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新闻,美国有一个做了心脏移植手术的女孩,突然变得爱吃薯条喝可乐,她怀疑给自己提供心脏的人生前可能有这样的爱好。换心手术双方本来是保密的,但是她知道这颗心脏来自哪个州哪个市,而心脏移植手术必须在捐赠者死亡6小时内完成,于是她搜索这些条件,得到当地那个时间段内的讣告信息,真的找到了捐赠者,并写信给他的家属了解情况。还有许多此类真实的案例给剧情提供了支撑。



换心之后人确实会在性格、行动方面有所改变,这是细胞记忆的结果,片中夏早安换心之后从一个非常理性的学霸变得感性,从乖乖女变的会穿着机车服跳舞,这些是符合正常的表现,但是她不太可能像原著中那样从一个数学天才突然变成了推理专家,所以张天辉把她改编为,用她的方式通过公式演算联合推理社的同学一起去破案,故事就更加合理。


片尾完全出乎意料的反转,张天辉表示前面的情结可能很多聪明的观众一早就猜到了,电影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当观众洋洋得意的时候给他一个刺激,才会让大家觉得更过瘾,而且这样的反转也会把这个故事升华到新的高度。



《推理笔记》毕竟基于IP基础,改变幅度大是否会让原著粉不适应,张天辉表示,这两年互联网思维影响了各行各业,但是观众也越来越理性了,只有观众理性才能真正促进市场理性的发展,不被数据和IP绑架。用传统方式踏踏实实做电影,好看的影片靠口碑也可以挺到最后。


没有背景的导演上位之路


如今各行各业转来做影视、当导演的并不在少数,没有任何背景资源的张天辉,导演之路并不算一帆风顺,为了实现梦想他曲线救国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写一个牛逼的剧本,是很多想做导演的人几乎唯一的出路,张天辉也是如此。在校期间,他一直拍短片、写剧本,曾经一部讲述精神病院故事的纪录片《七区病房》获得中国独立影像展最佳短片,并与他拍摄的另一部长片《再见,北京》一起被香港中文大学永久收藏。但这依然没有给他的理想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张天辉真正走进大众视线是去年的电影《追凶者也》,这个剧本最早根据一则真实事件改编,从无到有他前后花了五六年的时间,倾注颇多心血,不惜跑上千公里山路做调研,易稿26次,参加各种影视创投、扶持活动,受到很多关注也没少被打击,后来剧本获得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金字奖,得曹保平的帮助搬上大银幕。


《追凶者也》堪称年度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也是黑色幽默电影中难得的佳作,然而一心要凭借这个作品当导演的张天辉并没遂愿,在这部电影中最终被署名为编剧。但这个过程让他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和关注,才使得一年后他真正作为编剧、导演的首部作品《推理笔记》上映。



张天辉毫不讳言,摄影师转行做导演有一些天然的弱势,因为摄影师是画面优先,会特别注重光线、构图、气氛的营造、演员的位置调度等等,比如有的摄影师在拍摄前已经构图摆好机位,在演员出现的最佳位置做好标注,希望他们走位到这个点上。而导演思维是演员情绪到了不一定非要走到指定位置,会特别反感摄影师说老师你再过来一点。


他坦言在做了导演之后会觉得演员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时时刻刻都想要保护他们的情绪。


编剧转做导演同样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会对故事的梳理更加清晰,但做完《推理笔记》张天辉感觉到自己同时做编剧和导演,很难用第三者的角度看出剧本的问题,虽然会有剧本团队的配合,但是自己还是会容易陷入其中。



面对当下年轻和跨界导演倍出的情况,张天辉表示真正能走下去的依然要靠能力和才华,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自己也还算是一个新人导演,启用一个新导演确实存在不小的市场风险,这一点他非常感谢乐视影业总裁张昭的胸怀和眼界,感谢他对新人导演的信任和扶持。


说到底电影毕竟有商品属性,票房对于一位年轻导演来说确实非常重要,他可能关系到这个导演是否能走的更远,是否在一下部有更大的话语权,张天辉的焦虑想必存在于大多数导演心中。


但是不安过后他又笑起来,“没有这个经历很多事情体会不到,但是自己必须得跨过去,然后把心思放在下一部剧本和拍摄上。”


-END-


上期回顾

专访导演潘镜丞:拍《特化师》一部戏要做拍几部戏的准备

福利活动 | 余男和段奕宏,演出了最狠最野性的犯罪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