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影节闭幕 | 金爵奖题材丰富、视角多元,《再别天堂》黑马夺魁

Charles 导演帮 2021-03-21

 

||持续十天的电影盛宴,今天,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金爵奖获奖名单也同步揭晓。今年,组委会对处女作与合拍片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其中中国电影《阿拉姜色》收获两项大奖。

 


处女作合拍片逆袭,《再别天堂》摘得最佳影片奖

 

金爵奖颁奖典礼上,最受瞩目的最佳影片奖被瑞士与蒙古合拍片《再别天堂》摘得,中国影片《阿拉姜色》获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两个奖项,罗德里戈·巴鲁索、塞巴斯蒂安·巴鲁索兄弟凭借《翻译家》获得最佳导演奖。

 

最佳女演员获得者是《塔读萨克女孩》主演,加拿大著名演员伊莎贝拉·布莱斯。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星期五的孩子》男主角,21岁的泰伊谢里丹。最佳摄影奖得主同样是《星期五的孩子》,艺术贡献奖得主《食肉动物》。《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获得最佳动画片奖,《漫长的季节》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最佳影片《再别天堂》是导演巴特巴雅尔·绰格索姆的导演处女作,影片讲述了一对游牧民族的夫妻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当地医生发现了一些潜在危险,建议他们到较远的乌兰巴托医院治疗。他们之前两个孩子都流产,这次不得不相信现代医学科技,却可能危机重重。


 

导演巴特巴雅尔表示,这个故事里有他自己生活的影子,这个关于新生命诞生和家族传承的问题,他曾经也遇到过。“当自己成为父亲的那一刻,我的父亲却不幸在前一周就离开了,也没有看见自己的孙子。”

 

巴特巴雅尔出生于蒙古,而后去瑞士求学,继而移民,这部电影他花了足足4年时间筹备,将其看作一次漫长的论文写作。他说,最后电影画面上的一句话,也是贯穿始终的故事中心:理解就是一种响应。

 

作为一部合拍片,《再别天堂》既有蒙古民族文化和生活的细节,也有瑞士专业的班底和技术支持,包括优秀的作曲配乐和摄影,对电影帮助很大。

 

获得两项大奖的《阿拉姜色》是一部藏语电影。片名“阿拉姜色”是藏语音译,意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围绕该主题,影片讲述了一趟特殊的朝圣之旅。女主角隐瞒自己的病情,以及与前夫之间的秘密,决定去往拉萨。她的第二任丈夫得知后,追上了她,加入这趟旅程。在漫长的旅途中,妻子的秘密被一一揭开。


 

评委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本片坦诚而深刻,勇敢不妥协,描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刻画了在面临生命终极时刻的希望和救赎。”

 

作为导演和编剧的松太加表示,上海是自己的一块福地,此前他的作品曾入围亚洲新人奖,而这一次则站上的金爵奖的领奖台。在风格上,电影回避了以往同类型题材影片里常见的大量自然景观画面,而是把镜头始终锁定在演员的表演上。

 

饰演男主角的容中尔甲,还有另一个身份,是一个藏族歌手,他同时是本片的出品人。电影中,他演唱了一首仓央嘉措诗歌改编的歌曲,其中一句是“如果不曾相见,就不会相恋。如果不曾相知,怎会受相思的熬煎”,和影片里的情感颇为贴合。

 

《翻译家》同样是巴鲁索兄弟的导演处女作。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马林被任命为古巴医生与核辐射受害者之间的翻译,帮助治疗。在应对痛苦、创伤的现实世界时,他必须面对古巴经济危机下的个人家庭危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本片同样是一部合拍片,导演两兄弟是古巴裔,目前在加拿大定居。他们想通过电影告诉观众,“无论发生了怎样的灾难,出于人性,我们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别人。”他们也希望古巴援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难百姓的故事,能为更多人所知道。

 

多元视角,继往开来

 

自199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以来,“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一直是电影节官方活动的重要一项。

 

“金爵奖”每年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彰显该奖项的国际性,且每年十余部参赛影片几乎均为国际首映或亚洲首映。“金爵奖”参赛影片呈现出多元的特点,题材、风格上差异化,主创阵容上既有影坛前辈的新作,还有新生力量的崛起之作。


 

今年同样如此,入围金爵奖的13部电影,制片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德国、古巴等14个国家,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地域分布非常广泛。而这13部电影,是从超过三千部报名影片中筛选的结果。

 

这13部电影内容迥异。包括藏语电影《阿拉姜色》、蒙古语电影《再别天堂》。在题材上,有音乐传记电影《去曼德勒的路》,足球题材电影《帽子戏法》,也有聚焦儿童失踪问题的中国电影《找到你》,关注“成年孤儿”步入歧途的社会问题的美国独立电影《星期五的孩子》,设定在特殊时代背景的《翻译家》,还有号称意大利版《廊桥遗梦》的爱情片《给自己的情书》,号称法国版《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塔杜萨克女孩》。

 

其中,女性电影在本届金爵奖中占据较大比例。《猫是要抱着的》等五部电影,都关注女性人物和心理。

 

而在如此多元的电影中,选择优胜者,是留给本届金爵奖评委的一个难题。

 

作为评委主席的姜文表示,“个人认为好电影要么具有原创性,如果没有原创性就要把非原创的部分做到更好。”因为原创性代表了导演本人的态度。从姜文拍摄的电影履历,以及新作《邪不压正》同样可以看出,原创性和态度始终是姜文的追求。


 

另一位中国评委张震刚刚结束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工作,他认为本届金爵奖“选片非常好”,对于他本人来说,有意拓展演员之外的工作,“接受新的资讯,让自己更有活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评委秦海璐也曾担任上海电视节中国电视剧单元的评委,她表示自己最关注的是,“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是否拍出了深度,是否做到了触动人心。”

 

另外三位外国评委,土耳其导演、编剧、制片人赛米·卡普拉诺格鲁,美国制片人大卫·佩穆特,匈牙利导演、编剧伊尔蒂科·茵叶蒂表达了和秦海璐类似的观点。匈牙利导演、编剧伊尔蒂科·茵叶蒂曾以《肉与灵》获得柏林金熊奖,她说:“回到电影最初的初心去看,我们都只是一个普通观众。带着这种心态去看,我相信评选出来的结果是最公平公正的。”

 

金爵奖自创办以来,以多元国家、文化的视角,为中国和世界的电影人和观众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窗口。历届金爵奖评委主席,有谢晋、吴天明等老一辈电影人,王家卫、吴宇森、陈凯歌等中坚力量,也有吕克·贝松、让·雅克·阿诺等国际评委,让金爵奖作为A类电影节竞赛,始终保持在高水平。


 

而浏览历届获奖者名单,众多中国艺术片从金爵奖打开知名度,走向更大的舞台。包括曹保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张杨《皮绳上的魂》、高群书《千钧一发》、《神探亨特张》。通过这些电影,也捧出了刘烨、郭涛、段奕宏、邓超等影帝。

 

在获奖名单公布的同时,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也落下了帷幕。历时10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齐聚上海,通过电影这项共同语言,互相交流,增进了解。他们将把各自对电影的热爱带回家乡,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继续繁衍。


上期回顾

人物 | 两次拿下奥斯卡的布拉德伯德,能凭借《超人总动员》三夺小金人吗?

生存家族 | 日本导演的“家族”式进攻,是中国之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