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幻大片再次刷新票房,韩国人靠什么拍出了“中国人拍不出”的类型片?

甘甘 导演帮 2021-03-21


韩国去年的那部“超级大片”,续作再一次刷新了票房纪录。


由河正宇领衔的韩国奇幻大片《与神同行:罪与罚》,于去年在韩国本土上映16天,突破千万观影人次,速度仅次于2014年的《鸣梁海战》。而今年,《与神同行2》于8月1日上映后,首周累计突破600万观影人次,再次突破《鸣梁海战》此前创下的纪录。

 


按此趋势来看,《与神同行2:因与缘》很有可能在今年夏日,再度刷新韩国票房榜首,力压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碟中谍6》。

 

每一个意图发展本土电影的国家,都在把好莱坞视作头号劲敌,这本无可厚非。但近些年来,随着韩国电影以独树一帜的类型化异军突起,影迷群体对于韩国电影的了解不断深入,在对于国产影片的讨论中,也开始有了“《我不是药神》是否受到了韩国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影响?”“国内的悬疑题材热是否是在向韩国电影学习?”的发问。

 

同处于相似的文化背景,同样走在本土电影发展的道路上,韩国电影为自己打上鲜明的类型化标签、独辟蹊径地猛挖现实主义,对各类文化元素的以本土化的模式加以改造,如此强横的发展势头,令那些试图在类型化创作上有所突破的创作者们为之侧目,想来也并不令人意外了。

 

向好莱坞学来的类型化

 

伦理题材一度是韩国电影的标签。最知名的范例即是《悲歌一曲》,此片曾冠居韩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十年之久。但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喜剧片开始逐渐占据大银幕。如《我的老婆是大佬》和《我的野蛮女友》等影片均为当时的热门电影。

 


当年《韩国时代》杂志表示,从伦理题材电影到喜剧电影的变化,是韩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历史表明在诸如经济大萧条的艰难时期,讲述悲惨命运的电影通常受到欢迎,为它提供给观众尽情洒泪的机会,而当观众步出影院的时候就觉得生活没有那么糟了。韩国经济已持续几年走高,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喜剧片在电影市场上压倒了苦情戏。”

 

在随后的十几年内,韩国电影并未仅仅止步于喜剧电影,犯罪、现实主义、灾难、玄幻多种类型都以迅猛的速度成长起来。在逐渐走向类型化的过程中,韩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借鉴可谓不遗余力。如《嫌疑人》对《谍影重重》的模仿,《海盗》对《加勒比海盗》的借鉴,《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同样致敬了《荒野大镖客》。

 


从模仿好莱坞的类型化风潮起步,韩国电影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也在贴合本民族崇尚温情质朴的情感需求,加之1999 年,更名为《电影振兴法》的电影法第二次修订,电影制度的放宽,为韩国电影的生命力再次添了一把火。

 

在类型化的韩国影片中,讨论最多的当属结合现实主义题材的犯罪电影。此类影片将纪实与虚构相结合,或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犯罪事件加以改编,或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加以创作。

 


与传统的商业犯罪电影相较,韩国犯罪电影的虚拟情节较少,更着力于展示现实中的阴暗残酷,从某种角度上来看,韩国犯罪电影也同时符合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诉求。在韩国电影中,观众很少能寻觅到英雄主义的色彩,主角更多是极富小市民色彩的普通人,在类型片的结构中,大多带着抨击司法制度,揭露行政弊端的诉求。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在社会中象征着权威的公职人员,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犯罪中的一环。

 

同时,无论是展示人性的黑暗,还是揭示社会暗藏的问题,影片大多以悲观主义的结尾告终,小人物或依仗暴力倾斜仇恨,或倚靠其他自由的方式进行抗争,都只是灰色现实面前微不足道的一丝点缀。此类形态的韩国影片与“新好莱坞”时期的犯罪电影,如《肮脏的哈里》等如出一辙,同样具备了反体制的色彩。

 


韩国的灾难影片也是类型化特征十分明显的一类题材。如《汉江怪物》《釜山行》《铁线虫入侵》都属于灾难类型中的病毒怪物一类。与商业电影中标准的怪物类影片一致,韩国灾难影片通常以主角在危险环境中竭力解救家人的故事为主,在救援的过程中不断遭到反派人物的阻挠,但在最终战胜困难逃出生天。

 


从灾难题材的大分类下,韩国电影也分化出了灾害救援影片,常见情节是政府高层出于利益需求无视隐患,而人微言轻的主角试图拯救生命的故事。影片中官僚主义的盛行和平民的生命,往往是影片最明显的矛盾冲突。

 

反偶像、重情感的类型本土化之路

 

虽然灾难影片和犯罪影片都是好莱坞商业模式下的产物,但韩国电影对这几类题材做出的本土化改造同样不可忽视。在此类的韩国电影中,反英雄主义、反偶像化是最为明显的特征。

 

比起英雄主义,韩国影片的主角大多带着“复仇”色彩。电影中的小人物复仇故事,是韩国民族“恨”文化的体现。对殖民历史忍耐、反抗的民族心理,令复仇情节在本土观众中大受欢迎。怀揣仇恨的情绪,能够令观众在观影时,消解传统文化土壤中带来的无力和屈辱感。这正是好莱坞类型与本土民众情绪结合之下的产物。

 


虽然伦理家庭不再成为韩国电影人热切追逐的题材,但韩国传统文化对于亲情的需求仍然存在。在去偶像的人物塑造方法论大行其道之时,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大多都源于家庭,而对于情感的需求往往也是推动影片发展的主要动力。无论是在《釜山行》还是《素媛》《出租车司机》等几类类型不同的影片中,对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爱理念,对家庭的眷恋心情,都是主人公与观众建立共情,达成情感共鸣的利器。

 


而这一特点在恐怖片中也有所体现,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韩国的恐怖惊悚片始终继承了传统文化以道德人伦为纲的观念,影片中“阴间鬼怪监督规范现世人类”的传统模式时有呈现。《与神同行》的地狱世界观就是典型的范例,落脚于亲情,执守本土的道德伦理,正是韩国电影一直秉承的成功理念。即便在以惊悚恐怖的类型题材中,对于亲情的坚守,仍然是此类影片的文化内核。

 


从2000年开始,韩国电影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在前十年的电影市场上,动作和喜剧电影一直是韩国观众喜好度的榜首,爱情和伦理电影退居其次。而从2008年开始,犯罪惊悚题材开始展露头角,类型片题材逐渐丰富,小成本独立电影也开始走入观众视野。史诗类、纪录片、实验电影都出现在韩国电影市场中,而这正是电影产业不断成熟的表现。

 

而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不难发现,韩国电影的产业发展之路,与一衣带水的中国市场有颇多相似之处。喜剧和动作题材的热火,以及近些年来多类型题材影片的兴起,都让韩国影片的发展史于从业者有了更多的借鉴意义。



-END-


Q:韩国电影的类型化会是国产电影的方向吗?请在文下留言谈谈你的想法,我们期待不同的声音。

上期回顾

三年期待,《武动乾坤》蓄势待发 | “网文教父”罗立解密IP打造之路

活动招募 | BIRTV2018讲座日程完整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