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省10%预算,小成本撬动2亿票房,制片人陈希圣揭秘《快把我哥带走》幕后

孙瑞紫 导演帮 2021-03-21

                                                            

《快把我哥带走》上周末上映到现在,在众多好莱坞动作片、动画片,国产流量大片的档期内,逐渐显露出黑马相,依靠口碑发酵,逐渐吸引关注,有了长线增长的态势。成为单日票房冠军,目前票房已经突破2亿。


 

从主演、导演到幕后团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各自的职位上,能够做到专业和敬业,共同做出这部故事扎实、情感充沛、画面优美的电影,在当下的青春、家庭题材中,能够脱颖而出。

 

我们访问了制片人陈希圣,探究这部电影从剧本到拍摄制作的幕后故事。讨论如何用有限的预算,让成片达到最好的效果。如何合理分配预算,甚至节省超过10%。如何用小成本撬动大市场。

 

陈希圣拥有超过30年的制片经验。早期担任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的制片人。从台湾来内地,陈希圣希望用自己制片经验,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数字电影时代中,继续努力拍好电影。

 

以故事和情感取胜

 

陈希圣说,《快把我哥带走》能够在和“爽片”的同档期竞争中后来居上,靠的是,“本着最大的诚意,用情感内核打动大多数人”。

 

因此从原版漫画到改编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在剧本层面的讨论和修改花费了接近两年的时间。


 

原著作者幽·灵姐妹也参与了很多次讨论,认同电影对漫画的改编,“只保留了兄妹关系”。导演郑芬芬也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参考,让电影中兄妹相处的细节更真实。

 

以兄妹情为重心,外围增加了朋友感情,以及父母亲情,共同构成这部电影的核心情感。这也是电影最打动人的部分。很多观众表示故事催人泪下,尤其在电影结尾,哥哥送妹妹回家,妹妹追哥哥到车站,更是将兄妹感情推向了一个高潮。

 

虽然在内地,很多人是独生子女,对亲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模式并没有亲身经历,但是电影中的生活细节,仍然可以打动观众的内心,甚至因为缺少,才显得更新鲜和有趣。

 

至于选择张子枫和彭昱畅两位做主角,陈希圣说,因为预算限制,“从一开始就明确,我们要的是演员,不是明星大腕。如果硬要逼着某个明星来演,可能我们自己都会觉得尴尬。”


 

最终结果证明,两位主角的表演足够深入人心。两位主角按照兄妹相处模式慢慢建立默契,在拍摄中,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仍然是车站送别的一场戏,男主角的哭戏,连续拍了四天,没有戏份的张子枫仍然来到现场陪彭昱畅。

 

陈希圣说,这是一个大家都为把电影拍好而努力的团队,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敬业跟专业,现在让人很感动。所有人都去奋斗,解决问题的时候,对制片人也是一个莫大的肯定。

 

严格控制时间和预算

 

陈希圣说,目前中国电影超支5%-10%都属于合理的范围,而《快把我哥带走》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最终还节省了10%预算。

 

做制片人要“抠门”。“服装造型便宜一点,合理。美术多实景,中间价。”片中的主要道具——电动车和零食,也是厂商免费提供给制片部门。



 

“抠门”是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现在最悲哀的是把大部分钱花给演员,所以下面每个部门的钱不够。”而《快把我哥带走》在演员片酬和其他部门的预算分配控制在合理的比例。

 

从一开始,陈希圣就和导演说,“这个片子,要比拼的就是在影像、摄影、灯光当中”,对于这些直接影响电影画面的部门,尽量满足。

 

“摄影灯光,要什么给什么。”昂贵的摄影设备,双机位进组,包括奇幻剧情的特效制作,都占据了不小的开支。最终的视觉呈现,即便白天戏份居多,摄影灯光的表现依然很到位,视觉风格统一。



 

整部电影的拍摄周期接近两个月,陈希圣说,“计划表没有改过,一天都不用动,就照表抄课。”陈希圣举例,有些电影补拍一个月,多一天就会多一天的预算支出。有的电影超支严重,甚至停摆。

 

“我一天都不愿意停,我绝对要保护项目,保护出品方。无论如何,出品方还是可以有一个完成的项目可以拿回去。这也是代表我们在执行的专业度上,是拿得出手的水准,不会给你掉链子。”

  

老人不怕新用

 

陈希圣说,老人不怕新用。在当前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很多经典IP被再创作,老电影人依然可以在各自的职位上发光发热。

 

2000年陈希圣杨德昌导演《一一》的制片人,同时也是片中弟弟的饰演者,开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陈希圣。《一一》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后来被列为“十大华语片之一”。再往前,陈希圣还参与了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制片工作。


 

作为杨德昌的学生,戏剧科班出身,陈希圣并没有像他的很多同学一样做电影导演,而是做了专业制片人。“我没有电影导演的梦,我很清楚为什么,我的构思、想法,没有那个资格做。我只能在导演的基础上,给他更多帮助,更多刺激,让电影更丰富。”

 

电影制片人是导演的partner,而做杨德昌《一一》的制片人,陈希圣说,“我们是在伺候皇上”。在《一一》剧组中,陈希圣可能是最了解杨德昌的脾气、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的人,维持剧组的正常运转。《一一》当中有陈希圣的一份贡献。

 

但陈希圣说,“这个19年前的勋章,不能一直挂在那里。最近几年在内地没有亮眼的作品,也是事实。”

 

《快把我哥带走》对于陈希圣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你曾经做过的事情,因为你的专业,别人就比较愿意信任你。以后就可以做更有趣的,或者格局更大的题材。”

 

在9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氛围中养成,陈希圣心里始终有一种对电影的崇敬之情。与杨德昌相处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有一次杨导从外面回来,说‘今天来了一堆法国人,问我台北有什么,我说,台北有电影。”



一直到今天,这种对好电影的追求依然埋藏在陈希圣的心中。“《快把我哥带走》不是跟以前的艺术电影比,而是跟《巨齿鲨》、《精灵旅社》比,跟全世界比。这就是我们在那个教育下的老头子,最后一点说大话的骨气。”

 

TIPS:

 

没有人怀疑《一一》在华语影史上的地位,即便过去将近20年,当中的人生况味依然值得细细品味。

 

但是那一批曾经年轻的电影人,如今却是不同的状况。陈希圣说,他也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如果今天杨德昌在内地拍电影,会是怎么样。而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陈国富的工夫影业都已经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陈希圣也是其中的一员,即使二十年过去,提起自己所出身的门派,以及那个有点疯狂的年轻时代,仍然是慷慨激昂。陈希圣今天依然忙碌地穿梭在电影公司的会议室、片场和外景地,把时间精力用在电影上。在他身上似乎可以看到时间的痕迹,看到三十年前的台湾,也看到现在。

 

-END-


了解报名点击上图跳转链接


上期回顾

导演佟嘉晟:历时4年,用500小时素材讲述了一个向阳而生的故事

剪辑 | 镜头选取的艺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