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星上墙IV”:关于家庭故事的万分之三种猜想

林蔚 导演帮 2021-03-21


导火线“百星上墙”新新导演推荐已至第四期,在导演帮的推介下,越来越多的读者关注新新导演的相关内容,给与了我们良好的反馈与互动。前三期,我们推荐了喜好拍摄悬疑、科幻、实验类风格作品的新新导演,这一期,我们从一个叙事母题出发:家庭。

 

如果给每一位导演一个命题,让他们讲述一个家庭故事,试想一千个导演心中大概有一千个关于家庭的诉说和叙述风格。这期新新导演推荐,我们为您推荐三部与家庭相关的短片,为您介绍执导这些短片的导演们的心路历程。


No.10 杨懿陶

作品:《Forever & Always》

类型:家庭/剧情



《Forever & Always》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中父女二人,在面对父亲新女友及其背后的秘密时所产生的情感联系与对话。短片并非取自真实事件改编,是导演杨懿陶从身边单亲家庭朋友身上获取的灵感。没有激烈的冲突和过激的展现,她用流动的镜头慢慢剖解孩子在面对支离破碎家庭的心路历程,希望通过片子能为更多人带去家庭的慰藉。



2012年,19岁的杨懿陶进入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分校读制片专业。她的导演梦是在大学时期慢慢培养起来的。学生作品的历练,让她深切体会到导演和制片两个工种的差异。她说:“制片的目标是保证整个摄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导演最大的任务则是表现自己想表达的故事。”


杨懿陶在比较之中,体会到自己更乐于倾诉,表达自我的内心,因此导演成了她不二的职业选择。


2015年大四时,她选择前往纽约电影学院进修,学习导演专业,不单从理论上,更多从实践中获得提升。美国读研期间,是杨懿陶短片创作的一个高产期。她深受李安电影影响,热衷于创作能展现人物细腻情感的影片。对于类型,她并不设限,喜剧、爱情、惊悚,实验均有尝试。


短片《Hugs》偏奇幻风,讲述了一个女孩逃离现实世界后在异世界彷徨迷失,寻找自己真心的故事,这其中有父母与孩子间难以割舍的血缘之情,以及青少年成长中的挣扎。短片《I Miss U》则围绕一堆夫妇展开,是一段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细腻情感故事。


杨懿陶在拍摄《Hugs》时结识了女主角的经纪人Gina,两人不仅成为好友,并且Gina也做了她《Forever & Always》的制片人。按杨懿陶的说法,因为Gina各方面的统筹使得她这部学生毕业作品,升级为行业规范的成熟作品。剧组成员90%是好莱坞业界的专业人士,演员也是美国工会的专业演员。


(《Forever & Always》现场照)


2017年杨懿陶回国,主要以电影创作为主,偶尔接一些广告和宣传片,也会有教课的工作。她目前正在着手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至于风格,她说:“我会尝试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片,最终找到自己独有的讲故事的方式。”


或许正如杨懿陶最喜欢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少年一样,她有勇气和热情去面对未来导演之路上的种种挑战,创作更多如《Forever & Always》一样对人的情感和家庭关系有细腻观察的作品。


No.11 李小非

作品:《盲塔》

类型:家庭/犯罪



和杨懿陶短片中力图展现孩子的心理变化类似,李小非导演从一则小女孩未写完作业,被父母打骂后承受不了,进而选择自杀的社会新闻中得到灵感,创作了短片《盲塔》,直击现代社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可能会酿成的大祸。


《盲塔》讲述了一家四口,父母对弟弟的偏爱,造成姐姐心理上的不平衡,乃至于最后小女孩无意间被关进高塔内,绝望中跌落致死的惨剧。李小非导演从小女孩的心理出发,从她的角度再现了日常里父母对她的疏忽和她对父母爱的渴望,虽然结局并未明示女孩的死是意外还是自杀,他所做的提醒是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避免悲剧的发生。



2009年,李小非从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毕业。在学校期间,他拍摄了DV短片《残垣》。他坦言,当时拍片子的机会不多,也深知自己技术和阅历尚浅。当时想法很多,尤其喜欢视觉上来劲,有悬念且能让人深思的故事。


毕业后,李小非在电视台做过很多工作,远离了电影一段时间。后来他在山东大学任教,找回了些电影的乐趣。随着拍摄设备的日益便易和网络的发达,李小非也开始摩拳擦掌,拍摄自己的作品。


“《情爱录》系列短片是我导演工作的一个节点。”李小非说,他们剧组在10天之内拍摄了40部短片,且有5部是5分钟以上的,这是在没有分镜头剧本的情况下。那次工作体验,让他切实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李小非有自己的团队,有一个名为三四道影的工作室。他目前大部分的作品采用的是编导一体的创作模式,热爱原创,不喜欢改编,感觉改编会限制思维,当然这些在好故事面前统统可以忽略。


目前,李小非正在准备90分钟的长片《无人知晓》。据他透露,目前剧本已经改了10稿了,是一部悬疑片。同时他手上还有两个项目,希望也能早些拍出来。如同早年学生时期的偏好一样,如今的他依旧喜爱悬疑、冒险、犯罪题材。


No.12 李鸿飞

作品:《恢复》

类型:悬疑/家庭



以上两个短片分别集中于家人情感间的细腻表达以及关注家庭问题的社会化,而李鸿飞执导的短片《恢复》则从真实与梦境之间的混淆出发,借用哈内克经典作品《爱》中老头杀死老伴的桥段,杀死妻子后自杀得以解脱的故事。


《恢复》讲述了男主人公某天与患有癫痫病的妻子一同外出,不料出了车祸,妻子去世。意识尚不算清醒的男主,凭借着梦境与现实混淆的记忆,认定在车祸附近出现过的修车匠及其徒弟,侮辱并杀害了他的妻子。他对两人实施了追杀,但等他意识慢慢清醒,事实又是否真的如此呢?梦总是会醒的,而逝去的也无法再恢复。


梦境与真实相融的这个创作灵感,源自李鸿飞2016年春节时的一个念想,他把这个念想附着在一个主角身上,女主癫痫病的设置来自亲戚的真实体验,还有电影《爱》给与他的启发。


2002年,李鸿飞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学时期热爱上了电影,塔可夫斯基的《乡愁》是第一部感动他的电影。慢慢地,他对电影有了自己的体悟,“所有电影其实都带有悬疑色彩,没有悬疑也没法带人情景,甚至不能继续观看。”因此,有了他最初想要拍摄悬疑题材的念想。


毕业那年,他先后拍摄了DV短片《释囚》、《一篇日记》。2003年,来到北京进入广告行业。幸运的是,2004年他便拍摄了第一部长片《出路》,入围了印度喀拉拉邦电影节。


影片讲述了一名退伍军人闲赋在老家农村无事可做,遂来到城市闯荡世界,一路坎坷,最终又回到村子里的故事。《出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关注到了退伍军人再就业困难的现象。李鸿飞:“其实是走了一个圆,最终又回到家这个出发点,还好家也是一种出路。”


2004年开始,他参与制作了青年导演耿军电影《烧烤》、《青年》、《锤子镰刀都休息》以及青年导演刘姝电影《孩子》。他常在这些作品中任执行导演和后期剪辑的工作。



2011年,李鸿飞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北京中视鸿影广告有限公司。2016年,他编导的短片《恢复》获得了广州羊城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整个作品的制作周期三个月,拍摄仅两天时间。男主角何强的表现为短片增色不少,在李鸿飞看来,故事的表现力是由何强的表现拉伸出来的。2017年,他还执导了同样是悬疑题材的短片《寒露》。


一直拍摄悬疑题材,是李鸿飞会坚持的方向。目前他手头上已有2-3部剧本正在筹拍阶段,均是长片规模。比如《蔓延》一片,以复仇、虐杀为主线,调性会更靠近《逃出绝命镇》和《黑暗面》。


结语


以上这三部短片,是三位不同年龄,不同历练的新导演给出的与“家庭”相关的作品。不论是主打情感、社会意义还是把家庭仅作为一个元素呈现,三部短片以及短片背后的那个执导筒的人已经显露了他们的锋芒与自身特征。


杨懿陶导演会在关注个人成长的故事上发力,人生阅历更为丰富的李小非导演、李鸿飞导演则已开始他们的长片拍摄,悬疑风格是他们的共同偏好。从零走向一,到底需要多少步?我们能从这些新导演的职业历程中,看到坚持的力量,和对电影的热爱。

 

-END-


上期回顾

2018张艺谋姜文贾樟柯:困于自我的“江湖宇宙”?

《逃离德黑兰》剧本结构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