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观众为何买账“印度牌鸡汤”?

林蔚 导演帮 2021-03-20


相较去年《摔跤吧!爸爸》一枝独秀,今年引进的印度电影可谓井喷。

 

除去2、7、9三个月份,每月均有一部印度电影以分账或买断的方式登陆国内院线。一整年被印度电影包圆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或许你会疑问,片子多就意味着效果好吗?答案是印度神片从未让人失望。

 

据猫眼数据显示,今年已过了热映期的七部印度片票房累计为15亿9858万,是所有非英语类引进片中的第一名,远超其他国家。2018年印度片票房的累计还未停止。昨天,《老爸102岁》上映,另有一部《印度合伙人》更是跻身12月,势要在贺岁档来临前争取更多的票房空间。

 

卖得好,因为物超所值

 

昨天,十部新片同时登场。尽管均不是强势大片并受《无名之辈》、《毒液》等片的影响,大盘份额并不高的状况下,《老爸102岁》的表现最为亮眼。

 

(《老爸102岁》)


这部没有爱情、动作、视效加持,加起来快200岁的老年“父子档”故事,力压蝉联北美票房冠军三周之久的全亚裔阵容《摘金奇缘》,想来也觉不可思议。两个老头的晚年生活竟会比亚洲版“小时代”还有趣。

 

《老爸102岁》讲的是一位新潮乐观的102岁爸爸,要把自己丧到不行的75岁儿子送去养老院。为了远离养老院,被逼无奈的儿子接受老爸的改造,重新笑对人生,解决自己与儿孙辈关系的故事。看似“没头脑”与“不高兴”的组合,令人发笑的故事背后探讨的是“养儿防老”此类观念的悖论,提倡了一种老年人应开启自我人生,寻找新生活的价值。

 

这就是印度电影的神奇之处,能把一个在国内类似于文艺片题材的故事,拍得如类型电影一般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给与欢笑的同时,也给与感动和成长的感悟,是一碗保质保量的“印度牌鸡汤”。

 

(《厕所英雄》)


印度电影里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关怀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作为一个个故事的核心去体现冲突,并解决矛盾。比如《神秘巨星》对女性地位、家庭暴力问题的直视,《起跑线》直击印度的教育弊端,《嗝嗝老师》对抗校园歧视,即将上映的《印度合伙人》改编自真人真事,主人公造福印度女性能使用便宜卫生巾的故事。同理还有《厕所英雄》等。

 

社会意识成为了印度商业电影制作的一张王牌。把现实素材拿过来,倒也不是多深刻的挖掘,也不走苦大仇深路线,用喜剧、日常细节包装,用歌舞来调节节奏,矛盾总会有,困难总发生,最终善良总能战胜邪恶,在一片歌舞中结束一切。

 

这种假想式的解决,虽说不一定能为社会带来直接的改变。但印度片却总能扣紧观众进影院的心理,为他们造一个梦,体验一番后,这个梦如果能带有些启发和思索,则是锦上添花。

 

(《印度合伙人》)


印度电影的这种特质与印度本土的电影市场有关。印度是全球电影产量第一大国。每年电影产量1500部,本土电影的票房占比高达80%以上,即便是横扫世界电影市场的好莱坞电影,也很难在印度本土分一杯羹。

 

超高的电影产量是因为有稳定且广泛的受众。在印度,几乎平均每天有1400万人次观众进影院看电影,其中占据总人口70%的农民是观影的主力。电影票价也相对便宜,类似于万达那样的高配置影院票价150卢比(人民币15元),一般影院票价50卢比(人民币5元)。

 

印度电影做到了名副其实的吸引最广泛受众,靠的或许是没有忘记观众进影院的首要目的是欣赏一个通俗易懂的好故事,感受喜怒哀乐的人生,有了这个1,才会有后续的0。这也许是印度电影在国内大受欢迎的同时,带给国产电影的几分启示。

 

印度电影陪伴了不同世代的中国观众

 

不得不承认,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喜爱已经超过了对日韩电影的关注。不少人之前总能在日韩剧里找到的共鸣,并没有平移至日韩电影当中。反而在南亚的印度电影里获取了不少观影快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


大概不少人将《摔跤吧!爸爸》视为一颗从天而降的重磅炸弹、网红爆款,这是他们认识印度电影的一个开始。但其实,对于当前的观影主力们(20代、30代)来说,2011年的那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已开启他们对印度电影的认知。尽管“三傻”当时的票房成绩仅1000多万,但是经过网络的传播,在高校、影迷群体的发酵,印度电影的好口碑已初步建立。至今,该片的豆瓣评分仍高达9.2。


2015年,《我的个神啊》登陆国内影院,1.18亿的票房成绩为《摔跤吧!爸爸》的出现做了进一步的铺垫。这三部电影更是贡献了一位最佳的印度电影电影人——阿米尔·汗。高口碑、高票房以及好演技,成了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共识。

 

更加圈粉的另一点是印度电影常变常新带来的惊喜。尽管与《摔跤吧!爸爸》同为摔跤题材的《苏丹》票房表现欠佳,但是涌现的一批现实问题电影给了观众了解印度另一个面向的机会,把类型玩转的不枯燥,不乏味的印度电影,想必还会在国内火上许久。

 


不少人把2010年后出现在大银幕上的印度片称为新印度电影。因为与印象中“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印度片刻板印象不太一样,但那个载歌载舞的印度片时代曾陪伴了几代中国观众。

 

1955年,经由长春电影译制厂译制的《流浪者》在国内公映。印度歌舞的减压纾解和同为劳苦大众的情感共鸣,一曲《拉兹之歌》风靡全国。影片在1978年代复映时,更为轰动。1980年公映的《大篷车》治愈了刚从动乱中恢复过来的中国影迷。

 

(《大篷车》)


1980年代是提倡娱乐片创作的时代,此时引进的印度电影有《迪斯科舞星》,不再跳传统舞蹈,和西方融合的迪厅成主角,一曲《吉米,来吧》传遍国内大街小巷;还有警匪类型片《复仇的火焰》等等。

 

90年代至新千年初,是国内影院门前冷落的时期。哪怕是好莱坞电影也拉动不了大众的观影热情,更别提印度片了。甚至从2004年至2009年,没有一部印度电影被引进。这种由热至冷的引进片境遇,其实日本电影也曾经历过。不同的是,印度片本身制作的优良和类型上的丰富,使得其再次走进中国市场时,能带给观众新的感动。

 

结尾

 

2015年,印度电影《新年行动》在国内表现不佳,票房仅225万,与《我的个神啊》过亿的表现有极大差距。彼时不少人对于印度电影走进中国市场持观望乃至悲观的态度,还有一年引进一部还好,多了自会消化不了的言论。

 

如今,时间刚刚过去了三年,便有9部印度电影在中国银幕上开花。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苏丹》之外,其余已过热映期的6部片子均是盈利的状态。可以说,成功率相当高。事实上,印度电影在海外的表现一直优于中国电影,英国、北美是印度片的重要海外输入地。

 

如今他们把海外市场的开辟转移至中国,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反观中国电影自身,或许能从印度电影产业中获取不少启示,想必首要和最关紧的还是从讲好一个故事开始。


-END-


上期回顾

专访导演任长箴:从《舌尖》到《生活万岁》,她仍拒绝标签

102岁还能做什么?送75岁的儿子去养老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