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纪录片适合大银幕?| 2018年度纪录片观察

林蔚 导演帮 2021-03-20


年末将至,影院里的纪录片早早撤离贺岁档战场,等待来年春天的机会。回首2018年院线纪录片的表现,大抵可以用喜忧参半这个词来概括。

 

喜的是,截止12月24日,全年已上映的纪录片总票房成绩超5.3亿人民币,堪称近十年来院线纪录片的票房高峰;忧的是,一部《厉害了,我的国》独占近九成的票房,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纪录片而言,票房过千万依旧是一个奢侈的想法。

 

 (数据截止于12月24日中午12点)

 

在中国电影票房高歌猛进,不断破记录的当下,院线里的纪录片似乎被甩在了红火市场的身后。就目前的票房成绩而言,5.3亿之于593亿,所占份额不足1%,惨淡数据的背后表明了什么呢?是纪录片这种媒介本就难以吸引受众?还是制作、题材、宣发方面存有缺陷?疑问必将带来思索。

 

院线是战场,找到受众是关键

 

两年前,著名制片人方励曾为了替文艺片《百鸟朝凤》在周末争取一个黄金场而“下跪求排片”,成为当年度的一大热门电影事件。在国内,文艺片生存的逼仄并不是特例,纪录片的艰难更显水深火热,且不易被人关注。

 

 

院线纪录片有多小众?从公映首日的排片占比便能窥见一二。破1%排片的纪录片仅占了5部,在1%排片之下挣扎的纪录片才是大多数。如此少的排片,必然导致大多数纪录片在院线一周游的命运,最终票房挣扎在百万级别,然后定格。

 

倒不是唯票房论、以票房成绩定成败,这一切基于市场如战场般残酷,纪录片若想要在影院生存,被更多人看到,开拓属于纪录片的市场,增强纪录片的受众粘性是在所不辞的。问题是,院线纪录片的受众究竟在哪里呢?

 

这个困惑,之于今年的院线纪录片市场尤为清晰。抛开有国民宣传导向的纪录片不谈,相比2017年《二十二》、《重返·狼群》、《地球:神奇的一天》三部纪录片过千万的票房成绩,2018年仅《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能与去年有一番较量。

 


今年暑期上映,并由崔永元主导的《您一定不要错过》,借着他本人的话题和新闻度,倒是吸引了一波观众,11月上映的《生活万岁》虽然排片仅0.6%,但因在万达、大地两家院线专线上映,保证了较稳定的排片和一定量的收益。

 

真正砸了锅,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帝企鹅日记2:召唤》。这部自然类纪录片是2005年火爆异常的《帝企鹅日记》的续篇,由同一位导演和制作班底打造。当年在北美创下7700万美元的高票房,在彼时国内电影市场疲软的状况下,也曾拿到950万人民币的成绩。第二部3.3%的院线排片份额已相当不错了,但420多万的票房成绩让人沮丧。

 

还有《大三儿》、《最后的棒棒》、《一百年很长吗》三部以普通人为主的人物纪实类纪录片,票房在100多万间挣扎。《影》的幕后创作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更似附属品,几乎只有对《影》本身感兴趣的受众才会关注,受众层更显狭窄。

 


曾备受喜爱的自然类纪录片不灵了,展现普通人生活的纪录片因导演的视角、介入的方式常引发纪录片的伦理争议,现实中普通的日常和惯常的苦难反而是最难拍的,此类纪录片在今年的碰壁倒是能给创作者们敲响一个警钟。

 

纵观今年平庸的院线纪录片市场,不少人内心会生出一团迷雾,纪录片的院线受众画像是怎样的,仿佛面目模糊。不然曾在去年成功宣发《二十二》的团队,在操作《大三儿》时也不会摸不着宣传的头脑,做不到精准对位的发行策略,只能在“普通人”三个字上打转。可是,普通观众是很难在疲惫的生活之余进影院看一部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因为没有吸引力。

 

到这里,似乎矛头又指向了源头,究竟什么样内容的纪录片才适合上院线呢?

 

共鸣,是正解

 

共鸣,这个词儿说起来挺玄乎,其实分两个面向,一个是大众的共鸣,一个是分众的共鸣。在共鸣这方面,电视纪录片、网站纪录片做的明显比院线纪录片好。

 

以美食为例子,对标大众对美食的热情,便有爆款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对标对某一类别美食爱好者们,便有了《人生一串》、《水果传》等为分众共鸣而存在的纪录片。

 


相比较电视纪录片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院线纪录电影有起色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一年十几部的体量虽然似乎无法与电视、网络纪录片相媲美,但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从世界电影的发展看,上世纪60年代因电视的发展,纪录片渐渐退出影院进入家庭,直到1990年代末,纪录片最早在美国,进而是欧洲、韩国等国家回归主流影院。

 

 

在北美大卖的院线纪录片,几乎均是大众共鸣的体现。即便已经过去了14年,记录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华氏911》依旧是最受欢迎的纪录片。迈克尔·摩尔拍摄的这部针砭时弊的纪录片,在商业上的成功引发了时政题材在院线的流行。

 

比如《2016:奥巴马的美利坚》,又比如今年针对特朗普,迈克尔·摩尔拍摄了一部《华氏119》,顺利在上千家影院开画。与时政相关联的还有现实社会问题,比如《医疗内幕》等。

 

另一类便是自然类纪录片的天下。对于困居都市的大众而言,能在影院领略异域的自然风光是相当有吸引力的。最后一大类便是流行文化偶像们的幕后纪录片,当然他们必须是享誉全球的流行icon,比如迈克尔·杰克逊、贾斯汀·比伯等等。

 

(《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曾是2009年国内院线纪录片票房冠军)

 

历史、文化、时政、经济、社会等方面易产生大众共鸣的事件,必是纪录片爆款的定律哪怕到了2018年还在起着作用。今年北美最卖座的纪录片《与我为邻》,讲的是曾影响了美国几代人成长的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弗雷德·罗杰斯的故事,切中的正是大众共鸣。

 

同理,还有曾在台湾地区创下票房奇迹的《看见台湾》、在韩国大受欢迎的《牛铃之声》、《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等。

 

以上提及的共鸣,在国内院线也时有体现。

 

 

《二十二》因其慰安妇题材引发的社会关注度,不需要主创们的过多着墨和立场表达,老人们的生活境遇本就能带来强烈的情绪感染,“一人哭湿一条手帕”和“看一个少一个”的导向易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一个热门社会事件本身,从而吸引更多人进影院关注。

 

社会话题加持的爆款院线纪录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对于大多数院线纪录片而言,寻找分众的共鸣,创造分众喜爱的院线纪录片才是可取之道。

 

近十年,国内公映的票房过千万的院线纪录片中,与自然、探险相关的纪录片占了一半,从大的自然类中慢慢分出小的类别,比如《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对越野族、极地探险人群及组织的有更高的吸引力。找到独特的受众后,相较而言,自然类的纪录片在票房表现上也稍好些。

 


人文类的纪录片显然要更难些。虽说纪录片创作没有太多的界限,拿起手机生活中的滴滴点点都能成为被记录的对象。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普通事反而是最难拍的,因为与生活靠的太近,没有了审美距离反而最难引发共鸣。

 

加之,此类纪录片进入门槛低、成本低导致导演们并没有很好的纪录片观念,过分的滥情和介入,以及过多的自我感受表达即便是在对独立纪录片有感的受众心中,也难以引发好感。反而丢失了本身的受众群,赔了夫人又折兵。制作上的短板,纪录片观念的欠缺是此类院线纪录电影难有尚佳表现的主因。

 

结语

 

国内院线纪录片还处于初始的粗放发展阶段,这是毋庸置疑的。电视与网络相对更广阔的空间占据了更多纪录片人的视线,空间小,市场不稳定的院线市场,参与进来搞纪录片创作的寥寥无几。

 

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完备的时候,院线纪录片在往前行的过程里势必要经历摸爬滚打,找到契合市场的方法,制作品质优良的作品和一种可复制的成功样式。说一千道一万,真正打开中国院线纪录片商业化道路的那部片子还没有出现。

 

至于何时出现,只有等时间和一位位前仆后继的创作者们给予答案了。


-END-


上期回顾

华人第一武指,半个世纪的动作人生 | 专访袁和平

观影福利 | 《印度暴徒》阿米尔汗揭秘“中国特供”, 熬夜剪辑应景贺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