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野 | 豆瓣9.4,这部短片让科幻迷们发了疯

作者/甘甘 导演帮 2021-03-19



大牌导演,新奇画风,科幻题材。当这三点被发挥到极致时,《爱,死亡和机器人》能在豆瓣和IMDB拿下9.4和9.1的评分,也就没什么奇怪。

 

《爱,死亡和机器人》


大牌导演,指的是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

 

大卫·芬奇的名字对于观众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他有着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七宗罪》《十二宫》《龙纹身的女孩》,蒂姆·米勒则是《死侍》的导演。当然,在他们的身后,有来自匈牙利,法国,加拿大和韩国等世界各地的不同电影制作团队,创作了画风迥异,故事天马行空的科幻动画短片。

 

 大卫·芬奇(左)和蒂姆·米勒(右)

 

这部作品和芬奇和米勒究竟有多少关系?米勒本人在《爱,死亡和机器人》中只执导了一集《冰河时代》,而大卫芬奇,压根就没出现在导演列表里。

 

《冰河时代》


在《冰河时代》中你看不到过多的创意迸发,它更像是一个剧情梗概和背景设定——你家的冰箱里可能会藏有一个失落的文明,这个文明可能从中世纪开始,直到科技树发展至飞出冰箱。


而处在观看角度的人类自以为是神祗,却也会被冰箱里的战争核爆击中造成伤害。这一集中米勒还用了他的御用摄影师Ken Seng和作曲家Junkie XL,据称他们还将在米勒的新片《终结者6:黑暗命运》中继续合作。

 

《终结者6:黑暗命运》


米勒此前在采访中说:“它结合了我对动画和《惊异传奇》的热爱。几十年来,午夜电影、漫画、科幻小说和杂志一直激励着我,但它们被归入极客和书呆子的边缘文化。我感到非常兴奋,创意领域终于发生了足够大的变化,使成人动画成为了更大的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当观众从《爱,死亡和机器人》中感受到浓浓的复古倾向之时,也就不难回想起20世纪70年代的漫画书。从心理恐怖到喜剧,从肾上腺素激发的动作大片,再到神话幻想题材。对比和讽刺是唯一统一的特征;你可以认为这些小故事缺乏深刻内核,但你不可否认,这些故事本身都有巧妙的概念,令人难以忘怀。

 

 《爱,死亡和机器人》


《爱,死亡和机器人》中,最明显也最复杂多变的科幻元素,主要来源于动画作品的原著小说


这些原著小说不乏名家之作,有拿过雨果奖的约翰斯卡尔齐和迈克尔斯万维克,《蜘蛛侠:平行宇宙》前艺术总监Alberto Mielgo,以及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有了这一群原著作者做积淀,《爱,死亡和机器人》的风格虽然多样,但并没因为一个大的议题而强求风格统一,个人风格凸显得异常纯正。

 

《桑尼的优势》将一个Me Too故事放到凶猛斗兽场上,这些巨型猛兽由人类实现精神控制。


《桑尼的优势》


《裂缝之外》是一个典型的太空冒险,但是在外星人的转折中发生了变化,宛如一个短小的《异形》故事。


《裂缝之外》


《三个机器人》是一部关于三个机器人在一个堕落的人类城市观光度假的紧张喜剧,当然,猫咪在这个故事中统治了天下,说不定与流媒体平台上泛滥的猫咪视频有关。

 

 《三个机器人》


《祝有好收获》在蒸汽朋克的背景下,中式的狐狸精玄幻故事和时代变化带来的机械感融合得恰到好处。而像《变形者》和《幸运13》,由于作者本人就是军人出身,狼人士兵在阿富汗战场的遭遇战,及飞船迫降的战争场面,不亚于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


 

 

如何在相同命题中创造不同,科幻动画又究竟有多少种可能性?《爱,死亡和机器人》给出了很不错的解答。

 

正如豆瓣影评所总结:“铁甲钢拳版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喵版机器人总动员,色情版银翼杀手,机甲版银河战队,猫版怪形,酸奶成精版高堡奇人,盗梦版星际穿越,白蛇传版铳梦……”明明都是讲机器人的故事,但根本不用担心审美疲劳。

 

《爱,死亡和机器人》


好莱坞所有科幻元素,通通一锅烩,重新通过画风变异创新,再打造出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机器人都有不同的造型,或猫、或狐狸、或酸奶,种类繁多到你难以想象。

 

从动画风格来看,这十八集的差异更大。《证人》使用了大量手绘,能看出与《蜘蛛侠:平行宇宙》极为相似的漫画质感,皮克斯式的可爱设计跟科幻风格搭配合适。除此之外,每一个使用动作捕捉技术,将真实与人工融为一体,如照片般逼真的CG作品,都令人非常惊艳。

 

 《证人》


虽然不少作品都感觉更像游戏宣传片,而并非个人化的电影作品,但这一手技术秀,已经令真人演员们感到瑟瑟发抖。就传统观念而言,真人演员能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共鸣,并为人物赋予更多的个性。但如今观众的接受程度今非昔比,二十年前的科幻片对如今的观众来说已经显得老旧,而谁又能预料到未来的科幻片将是什么样呢?

 

《爱,死亡和机器人》


由于主题,结构和风格的固定,《爱,死亡和机器人》也有几个比对对象,比如《机器人嘉年华》,或者是《黑客帝国动画版》


《黑客帝国动画版》


《黑客帝国动画版》由9段以《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世界观为基础生发出的短片组成,各篇的角度与风格各异,制作班底汇聚了日本、美国、韩国三地的动画精英,风格不同,为的是填补原著的庞大背景,也在“机器人和人”的关系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老实说,就像是《黑客帝国动画版》的升级版。《爱,死亡和机器人》在技术上提供更多种类,故事也有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科幻小说的火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好莱坞也已有许多优秀科幻片产出,从科幻大片到小成本的巧思,类似想法的故事并不少见,有些创作者会在观看其他人的作品时,感受到彼此的思维在平行世界发生碰撞。

 

不可否认,《爱,死亡和机器人》涵盖了大部分科幻流派,但观众仍然感受到有可能被触及的盲点,或者说,这个故事原本可能被讲得更巧妙。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男女关系,人设大都是无情的超级男性和欺骗、逃避的女性。这大抵也算是所有创作者的一个共同盲区了。

 

《爱,死亡和机器人》


当然,创作者们有自己的想法。米勒说,这部短片作品是“给书呆子的情书”,就比如说是那些热爱考据的科幻流派粉丝。而米勒和大卫芬奇选择网飞,或许正是这种定位设置的必然结果。

 

资金雄厚的流媒体给了他们更广泛的空间,让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得以实现,并且说不定还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这是一个通过小预算、小期待、小成本来实现的图景,在未来,说不定这些重口味题材,还可以突破“午夜播放”和动画节这仅有的两条出路,在大银幕上呈现。

 

 《爱,死亡和机器人》


这种关系既有利于创作者,也有利于观众,特别是那些希望换换口味的观众——

 

奥斯卡和迪士尼皮克斯看够了吗?有时候,在大银幕上看看希特勒的一千种死法,也挺好。

  

-END-


上期回顾

巨匠 | 张律:迷人的恍惚感

《东宫》编剧钱珏的古言IP改编秘诀 | 导演帮公开课第1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