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场 | “焦虑”的青春片,如何和观众谈恋爱?

作者/Tennyson 导演帮 2021-03-19

《过春天》没能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不大快活的事儿。


即便有豆瓣8分评分的高口碑作保,《过春天》的票房在上映六天之后,票房仍然停留在832万,目前猫眼预测票房约1081万

 


这是一部备受好评的作品,但也是一部偏文艺的导演处女作。许多人一直期待《过春天》能实现“重新定义青春片”,这副担子,无论是压给新人导演,亦或是压给在犯罪和青春边缘游走的《过春天》,都太重了些。

 

然而,也不能责怪谁,毕竟国内观众苦青春片久矣。大部分观众已经受够了“流产出轨车祸”的老三样,又有年轻观众厌弃了传统的“怀念我们逝去的青春”叙事。


当下的青春,当下的时代,当下的故事,鲜嫩水灵的青春故事被迫切需要,现在就要。

 

所以,即便女主角佩佩腰里绑的还是iPhone 6,对于看腻了国产青春片的影迷来说,也是灵巧和新鲜的。

 


但除了这些影迷之外呢?《过春天》的首周票房有590.2万,可以判断,这就是最期待国产新型青春片的人群,但在这些观众走出电影院后,并没有成功通过口碑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换句话说,《过春天》作为一部关注当下的影片,仍然比更广泛的受众,要快上那么一两步。

 

影片内容是过去,创作者生在当下,而受众还在姗姗来迟的路上。

 

 

作为类型片的一种,国产青春片常与科幻片等类型相提并论,但与《流浪地球》所代表的国产科幻片不同,国产青春片并非处于“春天还没来”的初始期,而是出于“破而后立”的新阶段。

 

谈国产青春片,离不开第一部票房爆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片子奠定了怀旧青春片的年代感,所有角色都活在纯情的上个世纪。《致青春》的青春校园生活里,带着年代感的BB机一闪而过,《匆匆那年》更直白地明说,自己是为80后代言。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青春》及后续跟上的多部影片,在内容上为青春片设计了框架,也生出了局限

 

青春从奋斗开始,但奋斗局限于好成绩和好工作的天花板,浅薄的奋斗方向,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目标,撑起一个小高潮也堪称勉强,很难再延展出励志片的分支剧情,带动整个情节发展。

 

其次,缺少了奋斗,故事的主线转为青春期的蜕变和纯爱故事交织,众多配角人物轮流出场。编织出青春群像的幻梦。这种叙事模式,通常不能衬托出某位主角的流光溢彩,更多是为了分散重心,制造人设差异,实现“在我们的青春里,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有高光时刻”的代入感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此便不难解释,为何国产青春片,总需要赏心悦目的流量演员,来挽留观众总是从屏幕上逃开的注意力。因为在传统的青春片中,人物塑造和情节基本大同小异,除了演员的脸和自我代入感,观众很难在屏幕上获得更多感受。

 

再谈及结尾,由于如今能再被提起的青春片,大多还有可取之处。所以如《致青春》等国产青春片,免不了要来上一点青春残酷物语作悲剧结尾。

 

这残酷,既可以说是日系青春片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及娄烨《颐和园》等更早也更出色的华语青春作品,对这一代创作者的影响。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从此类框架中诞生出来的青春电影,对于2013年的观众来说,还不错。

 

所以《致青春》票房有7.19亿,此后《匆匆那年》票房5.88亿,《同桌的你》票房4.55亿。数字标志着观众对这一题材的认可,进一步细化,更是80后对于自己情怀追溯的认可。

 

在这阶段,有《小时代》横插一脚。但把郭敬明和郭帆赵薇张一白放在同一层级讨论是不公平的。毕竟,当年凭借着《小时代》一红再红的郭敬明,虽然自己还顶着80后作家的名头,但纸醉金迷的青春,和大学里白裙子白衬衫的青春,并不是一个level。认同郭敬明价值观的观众群,与《致青春》的观众群拉开了年龄上的差距。

 

《小时代》


青春故事在三年后迅速萎缩,票房走低。青春片票房天花板也因此诞生。近几年无论是“明星+IP”的流量组合,或是郭敬明的《小时代》,都已经不再受到市场青睐。


 

观众已经看腻了以往的青春片,是时候来点新鲜的了。

 

导演、编剧和片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自2016年以后,80后受众和90后及00后为受众的影片开始出现分界

 

80后的青春仍未消亡。


国产青春动画《昨日青空》,就再次将80后的青春改头换面。这部影片以优良的画质、江南小城的场景将朴素的故事加以包装。

 

《昨日青空》


虽然格局很小,只是高中校园生活,也缺少浓烈的戏剧冲突,但仍然满足了观影需求,毕竟观众还从未看过没有真人出演的80后青春,因此这部动画影片的票房也达到了8382.7万,与其他国产动画普遍难过亿的情况相对照,这部影片也算是表现不错。

 

真人剧情片要冲出传统模式,比动画更难。专打新受众的《闪光少女》带来了二次元的故事,民乐对抗西洋乐,外加演员阵容基本上都是94、95年的年轻演员,和年轻受众亚文化靠得极近。考虑到这部影片在剪辑剧情上缺陷不少,票房停留在了6486.5万。

 

《闪光少女》


除此之外,还有现实主义。被尘封多年终于现身的《狗十三》,距离诞生已有五年,但上映时再看影片,少女的青春跟狗的生命牵扯紧密,仍然不失锋芒毕露的尖锐感。

 

为什么《狗十三》明明与《致青春》几乎同时诞生,在如今看来,《狗十三》却不因时代原因而逊色?无非是抓住了一些可以跨越时间鸿沟的东西,比如中式家庭里那些令人难以启齿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狗十三》


问题常在,青春也常在。

 

而略显老调重弹的,是落落执导的《悲伤逆流成河》。作为一部瞄准大众的商业片,又结合了现实主义的学院霸凌热点,这部影片似乎又有点回归青春片最开始的样子。

 

《悲伤逆流成河》


新且好看的主角,戏剧性强的剧情,再搭配纯爱和青春残酷物语。市场证明,80后受众曾经认同的内容,将部分元素更新,仍然有不少观众喜欢。

 

多部青春片,组成了亚文化小众群体的青春片格局:动画、二次元、现实主义的“丧”和力道,都是这些影片打动受众的亮点。

 

《过春天》其实也属于这拼盘的一部分。它有着从来没有导演涉及的地域背景,主角是奔波于深港两地的跨境学童,国产青春片第一次将少女和犯罪联系在一起,种种初试和优点,难以细数。

 

《过春天》


但这也是青春片的局限所在:它可以是一部分人的青春,也可以成为一部分人的“五星影片”。它能跨越年龄、跨越时代,以真正新鲜的内容,让更广泛的人群都在其中寻找到共鸣吗?

 

答案显而易见。

 

青春片的第一个春天已经过去了,《过春天》也来过了,不过下一个青春片的“春天”,确实还有些远。



-END-


上期回顾

视野 | 豆瓣9.4,这部短片让科幻迷们发了疯

鉴影 | 在“俯仰”美学中深思:《圣女贞德受难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