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绝杀慕尼黑》俄罗斯票房冠军,为何国产体育片拍起来却这么难?丨立场

甘甘 导演帮 2021-03-17


刚刚上映的《绝杀慕尼黑》里,战斗民族俄罗斯带观众重温了了47年前苏联的荣耀。

 

最后三秒钟,绝杀反击。

 

这部俄罗斯票房冠军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已经通过长期点映积累良好口碑,目前猫眼评分9.4,豆瓣评分8.2。俄罗斯影片在体育类型上的强势发力,并非昙花一现。此前的《花滑女王》《战火中的芭蕾》《最后一球》,都为俄罗斯在体育电影这一小众类型上的延续,做着持续不断的努力。

 

 

体育电影类型一直是个不温不火的门类,总是跻身于动作、励志等几大招牌之下。此前的《摔跤吧!爸爸》作为体育类电影,观众从其中汲取了体育励志的刺激观感,回顾起这部影片,印度的当代现实似乎压过了体育竞技的风头。而2018年奥斯卡热门里的那部《我,花样女王》,似乎同样也是奥斯卡的名头,对影迷的吸引力更大些。

 

虽然体育电影一直在“跨界”,但不能否认,体育电影是类型片中一个特殊的题材。与靠技术打造未来幻想的科幻题材不同,体育竞技是与人最紧密相关的项目。

 

 

故事基础、剧本改编、现实反馈,在体育竞技类型电影中,这三点都牢牢扎根于真实生活之中。

 

在诸多要求之下,体育电影如何把握自身的冲突和戏剧性?在内容的更迭下,体育电影一直长盛不衰的秘诀又有哪些?拍好一部体育电影,究竟难在何处?



体育电影的基础从何处来?


 

体育训练的制度、目标、人物构建,都必须剥去幻想的外壳,嫁接在现实中,靠单纯而真实的人体的力量,来冲击不可能的体能和时间极限,才能引起观众的感情激荡,进而对真实世界有所影响。

 

近几年俄罗斯电影屡屡进军国际市场,究其原因,俄罗斯的真实体育历史中有大量高光时刻可以挖掘。俄罗斯多项项目都曾在国际上角逐最高水平,冰球、篮球、足球等多类项目,都曾象征一个国家的荣耀。

 

 

旧苏联时代的历史荣光已在褪色,但体育运动所代表的的拼搏力量,仍然让人热血沸腾。《绝杀慕尼黑》带观众回溯1972年的奥运会,苏联篮球队直面36年连续不败的美国队,并在最后时刻完成绝杀。

 

这一设计符合体育电影的剧本创作规律:以影片主角获得事业成功为叙事方式。体育本身拥有“更快更高更强”与“挑战自我”的精神,而反衬到荧幕上,就是反败为胜的竞技场景和逆境生存的生活境遇。这使得体育电影与现实生活中的运动员一样,都天生具有励志和传奇的品牌效应。

 

同时,真实历史也是体育电影最常见的故事基础。体育电影《卡特教练》直接来源于美国高中篮球队教练肯·卡特的真实故事。1999年的1月4日,篮球教练肯·卡特登上了《纽约时报》,这支队伍此前已经保持13场不败,但教练以队员在校成绩太差为由,暂时关闭训练馆,让所有队员到图书馆复习功课。

 

 

看似荒谬的情节构造,却从深层次重新解读体育运动关于成功的定义。在《卡特教练》中,体育精神在影片里被升级至更高的层级:不仅仅只是进球、赢得比赛、拿到冠军,更代表主流价值观对成功模式的认可。通过竞技体育锤炼精神,在真实世界中取得认同,而这部影片在上映后,也确实引发了现实生活中对黑人运动员生活现状的关注。

 


在银幕上爆发的体育魅力


 

在体育竞技类型电影中,观众对现实体育和明星运动员的热爱,会直接转投给影片。优秀的体育影片大多竭尽所能地表现华丽的运动场景,聚焦璀璨时刻。

 

当电影用蒙太奇将普通人的感受拉长时,体育电影则是用片段将运动的华彩进行浓缩。

 

在《绝杀慕尼黑》中,扣篮、跑位、三分球等技术被充分呈现。在《传奇17号》中,影片着力表现运动员在冰面上快速流畅的配合对抗、敏捷移动、急停转换。

 

 

全景镜头与大量的个人镜头,突出在以往团体运动中难以得见的运动员个人表现。远景与近景的结合,有助于观众从上帝视角,直接体会到球员内部的心理活动,同时感受到影片里竞技现场爆发的狂热氛围。身临其境,使得屏幕外的观众也能被屏幕中的激烈情节所煽动感染。

 

现实中,一场比赛对于不同人群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对于教练及球员,比赛的结果代表着个人的胜利,获取成功果实,阶段性的赢家,当主体是国家时,这一场胜利的后果则被进一步放大,集体主义、国家荣誉等其他方面的成功,也有可能被嫁接到一场比赛上。

 

 

但对于屏幕外和现场的观众来说,一场比赛最重要的部分,毫无疑问就是高潮时刻。这几乎是体育竞赛唯一的精髓。此前的训练挫折,大多属于黎明前的黑暗,准备则以铺垫形式被放在剧本的第一幕和第二幕中,而最后的剧情高潮,包括点球大战、最后三秒钟绝杀,双方比分势均力敌的接球和终结时刻,都与现实中的运动规律所吻合,在这一刻,场内外观众共同产生了情绪震荡。

 

 

情绪的激烈化,在剧情中会扩展到人物身上。各类比赛中运动员和球迷的激烈情绪,也时常被摄入镜头中,作为一种情绪的表现手法。《最后一球》中的丢球失误,使得运动员情绪失控被罚下场,也使得球迷情绪失控引发骚动。

 

由此可感受到,在体育竞技电影中,不只有运动员与现实中的运动员时有重合,而观众也与真实的体育观众有所重合。情绪成为故事感染力的载体,从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开始,一轮又一轮地外延,扩展到比赛受众、运动球迷,及更广泛的、所有接触到这部影片的受众。

 

 

同时,不可否认,体育竞技类影片,背后还有着商业性和体育时间带来的推动力。影视行业代表的是视觉经济,而经济全球化,使得电影和体育结合的边际在逐渐扩大,二者共同追求商业效益最大化,必然会使体育电影的价值不断增长。

 

电影是世界的,而体育也是世界的。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由于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在全球打下基础,体育电影就出现了高成本大投资的全球化趋势。

 

 

在近二十年间,好莱坞有《空中大灌篮》《百万宝贝》《足球女将》《冰雪公主》等覆盖各类体育运动的影片出产。从出产类型即可发现,最常见的、商业化模式发展的最好的篮球、橄榄球、棒球等影片是体育电影的主要内容,其他滑板、摔跤、体操等运动,则因为商业化程度不足而趋于边缘。同时,由于女性体育市场,尤其是女性足球表现良好,女性足球题材也得到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足球电影《一球成名》也是为了迎合世界杯所拍摄,在近几年,各大俱乐部为自己的球队拍摄的纪录片,也都通过真实的记录,赢得了受众的好评,并有效地放大了自身的品牌效应。

 

由此,便不难解答,为何对于体育商业化尚有不足的国家来说,拍出优秀的竞技体育电影难度不小了。

 

从社会基础而言,无论是全民对体育的认知与参与,还是现实体育竞技的商业化,都有所不足。建国初期,由于全国有着民族主义的热情,《女篮五号》《水上春秋》《女跳水队员》等弘扬民族主义和为国争光精神的影片由此诞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沙鸥》《加油中国队》《冰与火》等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着民族主义的模式化创作,以至于后来的体育电影未能在电影产业充分发展时,获得新生。

 

 

虽然中国体育在历史也有逆境绝杀的闪耀时刻,也有职业运动员通过个人奋斗而在国际上有所成就的个体例子,但对于当下来说,这样的个体从真实角度上,尚不足以引发全民性的热潮,也缺乏职业性的编剧,能从历史中发掘新意。

 

 

而近几年如《大灌篮》之类的影片,更多的还是建立在虚构成功故事和明星光环的基础之上,很难称它为体育产业和电影产业结合的产物。

 

虽然中国早已成为了体育大国,电影产业也非昔日可比,但什么时候能迎接体育电影的热潮,还是个一直尚未得到答复的问题。对于体育电影这一独特的类型作品来说,它的发展,还有待于时间及更深入的创作经验来给予应答。

 

 

  -FIN-

 


    上期回顾



专访《冠军的心》导演刘奋斗:人来到世上为了获得赞美,而非同情丨赠票

李少红为她等十年,严歌苓的作品为什么如此“长寿”?丨立场

时代巨变为撑,热血青春破局,《逆流纯真年代》如何正确打开大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