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徐翔云:不想当导演的编剧不是好导演

龙姣志 导演帮 2021-03-14


由张猛监制,徐翔云执导,集结了王泷正、宋宁峰、黄璐等演员的悬疑犯罪刑侦电影《追凶十九年》已于昨日上映。该片围绕着数宗侦破过程长达十九年的连环凶杀案件展开,将视点聚焦于两位基层刑警刘一波和何晨死磕真相到底的追凶之旅上。

 

在《追凶十九年》之前,徐翔云更被人所熟知的身份是编剧,他参与过热播网剧《法医秦明》、《十宗罪》的创作。《追凶十九年》影片入围过第三届平遥影展的“藏龙”单元。各种因素使然,外界对他首次执导的电影充满了期待。

 


 

影像中的现实反思


 

90后的徐翔云还很年轻,但是已经撰写过《法医秦明》多个刑侦题材的剧本。过去,他创作这类题材剧本,往往是根据脑海中固有的形象来进行编纂,越猎奇、越悬疑、越精彩越好。

 

而一次采风过程中,他真正接触到警察这一职业,翻阅卷宗接触了大量的真人真事,他以往的观念被彻底改变。被真实打动,他萌生了最初的创作意图。

 

徐翔云表示,这部电影的故事源于真实,但也是过去看到听到的综合体。“连环杀人案只是一个外壳,实际上我想借助这个外壳来讲述人物身上的东西。作为电影故事需要的一个切入点。

 

与一般的悬疑题材不同,影片似乎没有将刑事案件承载的故事视为重点,而是关照人物的内心世界,讲述十九年的时间跨度下警察的家庭生活、他们的内心变化以及无意识中受到的伤害。

 

电影中,在案件发生之前,刘一波是一个每天按部就班工作,希望家庭美满和妻子生儿育女的普通人,何晨则是善于独处性格孤僻的人。但连环凶杀案的发生,将两个原本处于平行人生的普通人裹挟。他们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十九年的苦苦追凶,生活早已面目全非,时间彻底改变了两人。

 


“警察这一职业超乎我们想象的辛苦。为了工作经常是二十四小时待命,无法顾及家庭,所以他们的离婚率很高。也会有跟歹徒的博弈,也会有受伤甚至是牺牲。他们可能跟以往银幕塑造的英雄形象恰恰相反。

 

警察是英雄,也是弱者。我们看到的岁月静好只是因为背后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影片中,刘一波和何晨原本只是两个普通人,但因为连环凶杀案,一个失去了生活,一个失去了生命。

 

徐翔云对案件的视觉化表达,也不仅是纪实,还是一种深刻的反思,也是一种内心情绪的放大和惋惜。他告诉笔者,故事中那些悬而未决的案件,就和创作剧本一样:随着时间的推进,也可能会无疾而终。

 


“ 很多电影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创作者自己的困境,你得找到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然后放到故事里去写,去拍,去思考,最后才能解决自己的困境。

 

 

创作是与观众的对话


 

时间在影片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追凶十九年》的故事是从1999年开始,那一年,徐翔云九岁。“我9岁是有记忆点的,因此对拍戏的地方的环境和人物都很熟悉,有把握能拍摄好这部电影。”电影的拍摄地在张家口,影片中出现的煤矿、破旧的老工厂、落后的城镇街道等场景都是导演从小熟悉的,也正是对年代背景的了解,影片才得以用一种近乎写实的方式呈现。

 

“观众也许觉得影片的结局不酷,但其实这才是现实,”影片中很多情节并没有进行特殊的戏剧化处理。主人公十九年的漫漫追凶未果,生活早已满目疮痍,然而最后凶手的擒获却是因为“DNA对比技术”的突破。

 


“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刑事案件,破案的过程并不容易。大部分情况下,当时处理这个案件的警察都离开了,然后会有新的警察来接手案件,新的刑侦技术开始出现,最后可能几十年的悬案一下子就侦破了,这才是令人唏嘘的现实。

 

现实即是如此,徐翔云用写实化的方式创作,他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是真实。“即使观众观看完影片后对某些情节的设置抱有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回忆起影片,他们会逐渐被触动,甚至影片里面一些人物或人生的描写跟他们会产生共鸣。

 

“ 创作其实就是和观众之间的对话,你想给观众呈现什么?希望观众看到什么?”这是徐翔云导演创作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更希望自己能通过电影与观众对话。现实题材的作品更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反思,创作中他一直在寻找自己跟观众的共同联系点,试图通过创作来实现与观众的对话。案件对人的伤害是徐翔云导演真正想要向观众传达的。案件面前受害者不仅仅有死者家属,警察也是。观众对警察的了解也不应该限于他们着装制服下坚毅的外表,还应该了解他们受困于案件之中,心理、精神、家庭、甚至是生命上的牺牲。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


 

 

走出舒适区,从编剧到导演,徐翔云并不轻松。以编剧兼导演的双重身份,深入参与剧本的创作到拍摄的全过程,使得徐翔云对这两项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编剧出身的徐翔云来说,讲好故事并不难。但在电影创作的层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是个新人。拍摄电影并不是导演思想单方向的输出,还要考虑到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他希望把底层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的表现出来,但却忽视了观众是否能把握住他想传递的东西。

 

但回顾整个拍摄过程,徐翔云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这是他第一次做导演,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缺乏影片拍摄经验。“第一次做导演拍摄电影,遗憾挺多的。

 

“编剧只需要跟文字打交道,导演则需要考虑更多。剧作、表演、视听语言是影视创作的三大板块。作为导演,对电影的把握已经不再限于对剧作的把握,还涉及到各种创作层面的问题,还需要跟制片打交道。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每一重身份都不容易。

 

“当投入剧本创作,我经常会忽视周围的事物。而每当享受生活时,又无法深入剧本创作。”对当时的徐翔云而言,最大的困境便是寻找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两种职业之间的平衡都是需要解决的困境。“可能斗争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会对你产生影响。”在不断的斗争之中,他一直在平衡中探索自身的无限可能。

 


“在创作的早期我更考虑的这个片子对我的意义以及它与我的关系,还有很多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这也正是我的年轻之处。”创作是很个人的东西,作为一个新人导演,他更希望自己不要放弃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表达方式,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要拍摄对自己来说完美的电影。

 


-FIN-



   上期回顾

金曲改编电影,只是音乐IP化的开始?


我们也可以拍出中国式《大叔之爱》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崛起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