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巨匠】平凡故事如何展现炮火映照下的人性光辉?导演李少红《解放·终局营救》创作全解

导演帮 导演帮 2021-03-13
巨匠至心至情,匠心独运


尝试过大量的题材与类型后,在建国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李少红老师终于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战争电影《解放·终局营救》。

 

有人说,这只是李少红题材创新的一个新方向;有人说,李少红是想证明女人也可以驾驭战争题材。但在接受采访时李少红却表示,自己的第一部主旋律作品,只是想献给父辈,那些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那些值得被铭记的往事。

 


之所以有如此家国情怀,李少红的童年经历至关重要。

 

提起李少红,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无论是美到极致的《大明宫词》、创造收视纪录的《橘子红了》,还是“千古一书”《红楼梦》。李少红导演的作品不但涵盖了多种类型,更是影视与艺术的结合。

 


但与文艺的一面相悖,李少红其实出身于军人世家,本人更是14岁参军。

 

那么,既然有如此情怀,为何直到50年后李少红才涉猎战争题材?战争题材等主旋律作品,在李少红手中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路和特点呢?

 

平安夜,我们在与李老师的对话中,得到了答案。

 

冰冷的是战争,炙热的是人心

 

过往,战争片和女导演就像互斥的磁铁,战争中血肉横飞的场面与女导演心思的细腻似乎格格不入。坊间甚至还有女导演不适合执导战争片的说法。

 

对此李少红也表示,导演《解放·终局营救》的机会,并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来的。

 

“因为父辈从战争中走过来,所以他们身上有很多故事、很多经历,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把它还原、表达出来。再加上剧本讲的是战火中的孩子,情感上还挺打动我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题材。

 


争取到机会的李少红,并没有向大多战争题材一样主攻肾上腺素或战斗场面。战火下的温情,成为了《解放·终局营救》的一大侧重点。

 

其实正迎建国70周年,献礼片成为了影视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无论是年初的《流浪地球》、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还是当下的《解放·终局营救》,大时代下普通人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大格局电影新的方向。

 

所以在李少红看来,哪怕是战争题材,人也是践行者和根基。而最能感染到观众的,也是平凡又伟大的力量。

 

譬如原本故事所要展现的,是战火下艰难生存的孩子。但在李少红接手后,电影将镜头对准了两个父亲,一个父亲的使命是营救女儿,另一个则是要在战火中找到自己失踪的儿子。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普通人对于家国、骨肉的抉择,更增强了作品的人情味儿及代入感。

 


一方面,李少红的个人风格与经验,无疑是作品能够兼容文戏与武戏的关键。连天炮火所映照的人性光辉,是挑战也是新意。另一方面,近两年现实题材作品的爆发,虽然存在一定的政策因素,但归根结底,强烈的代入感依旧是观众能否投入剧情的关键。

 

尤其是对于战争题材而言,虽然炮火无法让我们感同身受,但其中的人物、人物的处境和选择,还是可以让观众产生共情。

 

在首映会上,有影评人称赞到:没想到战争片可以拍得如此有温度,影片史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场面雄伟规模宏大,以人道主义精神蕴于反战主题,禁得起考验,是一部当下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优秀类型片作品。

 

而用李少红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尽量在战争中讲它的亲情和关爱,其中人物保护的都是生命,但战争摧残的也是生命,每一个人都很不容易,这一切选择都是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曾经有人燃尽了生命,只为了现在我们好的生活。

 

战争题材的制作难度


谈到拍摄,李少红老师有些苦涩。因为相比于过往李导涉猎的题材,执导战争片无疑更苦也更有难度。

 


第一个难点,是历史题材需要的真实考据以及复刻服化道等问题。

 

因为曾经拍摄过《大明宫词》等历史题材的缘故,对于历史的考据是李少红非常在意的。尤其《解放·终局营救》是以平津战役总攻前夕为背景,而平津战役就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讲到此,李少红表示很幸运:“我们请到的军事顾问,是三军演习的总指挥,巧合的是,他刚好就是当年打天津这个部队的师长,所以他对我们帮助非常大。

 

关注真实性的团队加之亲身参与战争的军事顾问,成为了作品还原历史事件的双保险。

 


而在服道化上,确保细节的严谨,人物都每一处伤、每一道烟灰都不能让观众出戏,既保持真实感又要有艺术美感,方方面面都是导演需要面对的挑战。

 

对此,《解放·终局营救》的主创在横店的“上海滩”上布景,不论是高处建筑、街巷、还是下水道、河道,作品都尽力做到了1:1还原。

 

这一严谨的态度不但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融入剧情,也为作品的拍摄带来了红利。尤其在拍摄李少红老师最棘手的运动镜头时,对战场的逼真布局,无疑增加了作品实现“嵌入式”战争视角的可能。

 


第二个难点,则是演员表演的困难。

 

首先是在战争题材普遍采用的脏妆上,李少红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其实脏妆也要反映出人物和故事内容,每一个伤都要有它的来由,不是把脸一涂黑就完了。比方说采用脏妆时,需要考虑到炸弹的方向以及爆炸程度。在最终效果上还要有造型感。我们在这儿下了很多功夫。所以就使每一个人的真实感都非常强。

 

而在演员被绑的戏份中,李少红表示自己是知道演员会受苦的,但为了达到效果,让观众能感受到他们被折磨的真实感,所以那场戏大家还是还重复的拍,很辛苦。

 

“我们有一场戏要把钟楚曦吊起来,她那个小胳膊我太心疼了,这还不拉脱了?但她为了展现出那种感觉,坚持让我们把她吊起来。所以我就一边掉眼泪一边拍,大家都挺感动的。

 


最后,除了服化道与演员的表演,改编真实故事时,如何增加戏剧冲突与感染力也是李少红需要应对的难题。

 

为此,李少红在人性上的着墨发挥了作用,一是通过两个父亲困境中的抉择提高了戏剧性,二是用显微镜深挖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小世界”。两相结合,作品的深度与观众的感悟有了保障,作品的戏剧效果也契合了李少红的期待。

 

“电影的最后,在开国大典上,幸存下来的五个人在天安门听到了新中国成立,这五个人实际上是我们现在千家万户中的一份子,所以看到他们的经历,感触自然会很不一样。

 

结语


在聊到接戏的标准时,李少红老师将情感共鸣放在首位:“有想要表达的欲望,我心里就有底、就敢拍。

 

而这一对内容的要求,就是她敢于挑战战争题材的原因。

 

其实伴随近两年来现实题材的崛起,影视作品是否接地气,能否让观众产生共情,成为了市场对内容新的审视维度。李少红老师的选剧标准,也逐渐成为了观众的要求。

 

正因为此,李少红老师认为自己还会在更多的题材上进行尝试,将更多好的故事、好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毕竟题材是多样的,但情感却是共通的。只有将制作、故事与情感打通,作品才真正具有优秀的品质与强大的力量。


-FIN-


上期回顾


【相对论】老骥伏枥,白衣渡江 | 国产电影发展观察之导演篇


【相对论】写得了,拍不出?2019电影编剧的导演之路 | 从“转型”到“有型”


【相对论】战况激烈,20部影片实力角逐奥斯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