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收入不足20万丨青年导演调查报告

凡影Fanink 导演帮 2021-03-07



【编者按】


_

为持续了解青年创作者的生存状态,探寻他们成长路径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影视工业化建设留下一些可供回顾的资料,“2019-2020中国影视行业青年创作者生态调查报告”应运而生。此报告分“导演篇”和“编剧篇”。本篇是“导演篇”的深度解读。


距离上一次青年导演生态调查已经过去了三年,当时的不少被访者已经从中国电影产业的预备役成长为中坚力量,例如郭帆,例如路阳……

一个新的代际已经产生。

作为影视产业毫无疑问的创作中枢,优秀的青年导演很容易成为行业内追逐的对象。回想当时,我们既是为了突破大众对于“导演”的刻板印象,更是为了厘清成熟的影视公司、规模庞大的网络平台与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之间或多或少的隔阂。

这个想法有些奢侈,但我们还是想继续做下去。

因此凡影·画外hoWide联合惊迷影视、蓝莓影业、乐创文娱(融创文化旗下)、淘梦和星火计划等机构(依拼音首字母排序),于2019年年底再次启动中国青年导演生态调查。

我们寻找的是1979(含)到1999年(含)出生即年龄在20-40岁之间,至少拥有一部长片(60分钟以上,含剧集)作品或2部(含)以上电影节获奖短片,作品已经上映(上线)或已签约确定播放,并且仍在从事导演工作的人。

最终,调查共收到187份有效问卷。我们依旧希望这187位青年导演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理解这个群体。如果还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帮助,那更是上善。

而就在报告即将成稿之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不仅让各行各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摆境地,影视行业更是受到了重创。影片下线,影院闭门,剧组停工,这个依靠人群搭建和运转起来的行业,一时间陷入无限焦灼与等待之中。

基于关注青年创作者的初心,我们紧急补充了疫情相关问题,并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回收得121份有效的补充问卷。

在充满不确定的未来,这份因疫情而延宕的青年导演生态调查报告,也许能为影视行业留下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受访导演群像——他们是谁?

  
  • 受访者中男性占比72%
  • 70%的受访者生于1985-1993年
  • 62%的受访者毕业于导演相关专业
  • 43%的受访者曾经留学海外

与编剧不同,女性导演群体始终不太突出。不过随着样本量的扩大,这一次我们的女性导演占比略有增加,达到了28%,2017年时这一数据是17%。



我们将青年导演的年纪限定在20-40岁之间,此次受访者的出生年份主要集中1985-1993年,约占70%。整体平均年龄32岁。



这些年轻人有超过六成仍是单身一族,且大部分生活在北京。由于这次调研加入了不少海外背景的青年导演,美国电影中心好莱坞所在地——洛杉矶也成为仅次于北京的导演所在地。


他们基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93%的受访者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超过四成人具备研究生学历。这和我们2017年的调研比例几乎一致。


在这群人中,高达62%的受访者接受过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导演相关专业训练,中国影视导演的学术和实践能力都进入了高水平时期。


北京电影学院仍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影视人才第一输出地,其次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近半数受访导演都出自这三所高校。

北美的著名电影高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华人留学生,有留学背景的导演几乎覆盖了美国电影专业排名靠前的所有高校,其中纽约电影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和南加州大学排在前三位。


不管是年少时代的梦在大学里酝酿开花,还是阴差阳错接触到了影视创作,近一半的受访者都在18-22岁时决定要成为一名导演。因为早早地有了目标,所以这些青年导演也大多有剧组实习的经验。


随着中国与世界电影产业越来越多的交流与融合,我们在选择调研对象时刻意关注了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青年导演群体。调研显示,有43%的受访者曾在海外留学,交叉对比的结果还显示,他们中的70%都是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85%都在国内或国外接受过导演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十分过硬。



在意料之中,除了机缘巧合或家庭原因,他们大多是由于希望接触与国内不同的培养体系,体验不同文化生活环境等原因选择出国留学。


学业完成后,他们中的80%都选择了回国发展。有的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似乎国内机会更多,文化上也更为亲近;有的原本就没有海外发展计划,外出求学完毕就回国开展事业;有的是被国内临时的工作计划吸引,选择了回国;还有的则是两边兼顾。



国内的导演专业体系教育已经发展多年。数据也同样显示,海外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对于青年导演回国工作最大的裨益并非完全来自于教育的差异,更多的人认为开阔的视野才是最大所得。

作为导演,他们的从业状态如何?

 
  • 62%的受访者已经拍过长片/剧集
  • 38%的受访者处女作发布于网络平台
  • 54%的受访者年收入将受到疫情影响
  • 57%的受访者可能创作疫情相关题材
 
62%的受访导演如今已拥有完整的长片或剧集作品。


而初出茅庐之际,他们中的近六成人都是以60分钟以下时长的短片乃至广告为导演生涯试水,长片出道的三成人中也有不少是通过毕业长片或网络电影的形式出道。


一位首部作品就是电影长片的导演在访谈中也表示,新人导演能有他这样的机会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实在算不得典型,更多的是因缘际会。

电影长片除了对创作者及其团队的高要求,更多的困难也许来自资金。受访导演在拍摄处女作时,最大的资金来源还是靠自己和亲友筹资,也有两成人是在各类创投活动和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中获得资金支持。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优秀的青年创作者都是在各类创投和扶持计划中脱颖而出,进而正式走上导演之路。


由于此次有不少现在或曾在海外发展的青年导演参与,我们特意问及了受访导演们的处女作核心团队的人员构成。

近六成团队全部由中方人员组成,其他或多或少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工作人员加入。海外拍片时选择和中方人员组队的导演,大多也是考虑“文化背景相同,便于沟通”,或许这也能从侧面解释很多导演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国内发展的原因。


大多数处女作都是50万以下的低成本制作,占62%,其中超三成受访导演的作品只花了不到10万人民币。


相对而言,用于筹措这部作品的时间周期也不算太长,从拥有完整剧本到资金到位基本都在一年之内。



这批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更多地在网络平台首发,比例高达38%,相比之下最常见到新导演作品的电影节也让到了次位。通过交叉对比可以发现,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导演相对来说更加依靠电影节来实现导演生涯首秀,比例高达47%,而在国内求学的导演则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处女作。


愈发壮大的本土网络平台,为青年导演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途径和商业变现渠道,有导演表示,后来的投资方正是因为在网络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才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不过关于未来,大家仍旧相信电影与电影院之间的必然关联,有55%的人将院线电影领域作为发展方向。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有10%的导演明确表示将致力于专注网生内容领域的发展。随着网络视频环境的逐步改善和网生内容商业模式的逐渐清晰,相信这批导演会有更良性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才华。


创作者当以内容为先。正如我们问及新导演更适合怎样的成长路径时,有30%的人认为短片出道更为妥当,超过六成人则表示不必拘泥于长片或短片,有机会创作好内容就可以。


本次的受访青年导演几乎都已在业内摸爬滚打了一阵子,有了不少的拍片经验。他们中的近八成人拥有自己的固定创作团队或合作伙伴,特别是制片人、摄影和编剧三个岗位为最多。除了我们列举的常备选项,还有少数受访者有固定合作的音乐人、后期人员或者是投资人伙伴等。


这批受访导演们拍摄过普遍定义下几乎所有的的作品类型,特别是剧情、喜剧和动作这三种主流类型。其中,接受本土教育的导演拍过的喜剧片比例更高。


剧情片则当仁不让地成为导演们最想拍摄的作品类型,其次是科幻和喜剧。


这些青年导演已在行业内初露身手,他们多将“艺术创作能力”视为导演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其次是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还有导演重点指出了“应变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要想成为优秀的导演,创作自然是首要的,其他的沟通和管理能力也不可或缺。


尽管目前电影导演在我国基本属于高收入人群,但对于还没有爬到金字塔顶层的青年来说,日子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富裕。近四成人的上一年度税后总收入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和其他行业初入行的青年人一样,他们可能还是需要为自己的日常生计奔走。
 

在2020年初冠状肺炎疫情发生后,参与补充调研的121位青年导演中有54%的人明确表示,此次疫情对其2020年的年收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他人或是尚不明确,或是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样本量为121;图片顺序从报告,下同,不再赘述)

在补充问答中,17%的受访导演恰好在疫情前处于暂无项目的阶段,超过半数人的主要项目都还在早期开发或筹备阶段。


所幸的是,疫情并没有给青年导演们的事业带来过于严重的打击,受访导演中,只有4%的项目直接终止。因多数人的项目还处在前期阶段,仍有项目在进行的导演中有近五成都将相关工作暂时转到线上进行沟通。


那么,正处于创作黄金期的他们会否就疫情题材做相关创作呢?36%的受访导演表示,未来在合适的时机会考虑相关题材的创作,还有21%的人已经在酝酿与疫情相关的创作。


此外,甚至还有两位导演已经完成了剧本,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他们的作品。

当初我们曾请导演们描述对个人工作状态的满意度,近半数受访导演觉得比较一般,明确表示满意的比例只有大约三成。


即便如此,还是有74%的导演坚定地表示,导演将会是自己坚持一辈子的事业。相信疫情之后,他们仍会整装再出发。

他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 认为观众口碑才能体现作品价值
  • 认为导演是匠人,是艺术家,也是追梦人
  • 最希望能和创作理念一致的制片方合作
  • 认为导演岗位缺乏标准,工业化体系不健全

好作品才是硬道理。63%的受访导演认为,自己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观众的口碑上,其次是自我艺术追求的实现和业内给予的肯定及荣誉。


同为创作者,受访导演与“青年+”系列中的编剧相似,都将收入“置之度外”,相比之下,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得到观众和行业的认可才是更令他们在意的事情。

80%的受访青年导演表示,会在创作中努力平衡自我表达和大众需求之间的关系,他们并不认为艺术追求与观众喜好是对立的。


那么,导演自己心里是如何看待“导演”这种身份的呢?在我们列举的多种描述中,匠人、艺术家、追梦人似乎是青年导演们最为认同的三种身份。细想来,这三种身份似乎并不矛盾,他们用匠人之心追求视听语言的极致表达,为观者造梦,亦是追自己的梦。


作为导演,除了埋首创作,还要保持与制片方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受访者最在意的仍是创作本身,是双方对于创作的理解和认识是否一致,他们将之视为合作的基础。有导演在访谈中强调“信任”,这种相互之间的信任也可以视为基于共同的理解和认识衍生出的合作机制的一部分。


关于创作主导权,导演中心制似乎已经渐渐松动,有52%的人认为归属于导演,44%的人则认同导演与制片人都是创作环节中的关键人物,具有同等重要性。


 
影视行业的高风险早已人所共知,64%的受访导演曾遭遇项目终止,究其原因,有半数都是投资方撤资。有些则是和投资方或核心团队产生了创作上的分歧。


正如最常导致项目终止的原因是投资方撤资,多数受访导演在回顾自己暂不算太长的职业生涯时都表示,最难的时候都是因为“缺少资金”。


不管是因为行业本身的高风险,还是受限于青年创作者所能接触到的资源,他们的创作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需要投资,需要平台,以及需要更为规范化的生产环境。

缺乏行业标准,工业化体系不健全,这是目前国内影视产业十分突出也久为人诟病的问题,近半数受访导演也认同,这同样是广大导演面临的整体困境。

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影视产业?

 
  • 制片人岗位的专业度最不为导演们认可
  • 最缺的是专业的从业者培养机构
  • 网络平台很不错,短视频内容也还可以
  • 53%的人看好中国影视产业,但2020年略有些难过

与编剧一样,受访青年导演对于中国影视产业从业者的高专业度评价也集中在“摄影”“剪辑”“视效”等偏技术类工种上。


整体来看,制片人岗位的专业度最不为导演们认可。制片人岗位的标准尚未建立,工作职责过于模糊,未来这一关键岗位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由此,提高各工种专业度似乎成了受访者们最在意的事情,团队整体的专业水平势必会影响最终的内容产出。半数人认为,中国影视产业最缺乏的专业支持就是从业者培养机构。


同时除了从业者培养机构、行业研究机构,还有多位导演指出,行业协会、工会职能的拓展及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也是当前影视产业尚需努力的部分。

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受访者多数将中国影视产业的最大劣势归结于工业化体系的不完善及行业标准的缺乏,相应地,人才培养体系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备也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相比海外成熟市场,大多数受访者仍旧认同中国影视产业的巨大优势,特别是观众基数大带来的广大市场空间,各种作品都能找到其受众,加上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非常大。特别是有留学背景的青年导演,更加认同国内正处于行业发展上升期,从业者的机会更多,这应该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回国发展的重要原因。


正如前面提到的,这批青年导演中的不少人借助网络平台崭露头角,大多数人也对网络平台的崛起表示了积极的认可态度。


网络电影、网络剧集等凭借不断提高的制作水准、充足的制作成本,依托于实力雄厚的平台,正慢慢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也逐渐剥离最初给国人留下的低品质印象,甚至出现了不少专注为网络平台生产相关内容的优秀创作者。

一位导演就在访谈中表示,网络平台的内容生产并不会降低自己对于影像表达的标准和要求,有时甚至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创作上的自由度。

对于当下炙手可热的短视频内容,也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其创作门槛低,有利于发掘更多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同时带来了更多更灵活的内容创作形式,能够帮助创作走向多元。


当然也有导演指出,短视频内容可能不利于长内容观众的培养,恐怕会影响内容产业的长远发展。但总体而言,内容创作本身并不存在危机,观众永远口味丰富,优秀的作品也不会因时长而埋没。

探寻了各位青年导演对于中国影视产业的种种看法后,在整体的产业发展趋势方面,有53%的人持乐观态度,近四成人表示很难判断。相比2017年,悲观者从23%降到了8%,产业渐趋稳定的发展态势似乎让不少创作者安下了心。


2020年初我们再度抛出这个态度问题,但仅限于对本年度疫情影响下的行业发展看法。除了35%的人表示一般,乐观者仅有24%。


看来,整个行业在接下来的日子还是要面对一场恢复元气的硬仗。

事业之外,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 49%的人每天工作8-12小时
  • 焦虑常常来源于艺术创作
  • 几乎没有导演不爱看电影,也很少有人不爱李安
  • 32%的人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很不错

近半数导演的日均工作时长都在8-12小时之间,甚至有21%的导演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这些年轻人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


62%的受访导演都拥有支持自己事业的家人,而明确表示家人并不支持的仅有5位导演,不支持的原因包括收入不稳定、缺乏体制保障、身心压力大等。


近半数人表示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而艺术创作是他们最大的焦虑来源,创作瓶颈比起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更让导演们难以忍受。



尽管大家在选择导演事业时更在意的是作品而非金钱,但艺术创作从不能是虚浮的空中楼阁,个人生计问题也是导演们的重要焦虑来源之一。


还好大家仍有电影和书。看电影和读书始终是受访者们最为钟爱的活动,还有导演补充了桌游、灵修、画画等爱好。


在“我最喜欢的……”环节里,《霸王别姬》《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成为这些青年导演最喜欢的影片前三名,2017年当选的依次是《一一》《七武士》和《教父》。


美剧《绝命毒师》《权力的游戏》是大家最喜欢的电视剧集前两位,《老友记》和1986年版《西游记》并列第三。不过还有多位导演表示平时几乎不看电视剧,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TVB八九十年代的经典剧集。


克里斯托弗·诺兰、李安和昆汀·塔伦蒂诺被受访导演视为最欣赏的导演。细想其中的共同点,他们似乎都是至今仍旧活跃在世界影坛并得到业界和观众普遍认可的优秀导演。值得一提的是,李安在两次青年导演调研中,都上榜且名列前茅。


近几年在银幕上十分活跃的黄渤和周冬雨是受访青年导演们选出的“最想与之合作的演员”。


总的来说,大家的状态还算不错,超过三成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表示都很满意。


最后我们还请导演们写下自己过去一年里最大的收获。

他们有些人表示在事业上有所突破,拍片也好,电影节获奖也好,或者只是想明白了“导演”作为一份工作究竟要如何摆正角色;有些人则消除了偏见,增长了耐心,感受到现实的窒息后仍试图思考和尝试;还有些人谈及平淡但幸福的生活,结婚了,孩子长大了,或者仅仅只是能继续开开心心地活着……

不管是各自的人生创作,还是作为导演的艺术创作,青年导演呈现出的生命力都令人印象深刻。未来,也许有人名垂影史,也许有人另谋他路,但当下他们都是中国影视产业的生力军,都是值得我们记住的名字。

2020年,继续前行,务必珍重。

— 正文完 —

特别鸣谢

感谢杨城先生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

感谢戴希帆、高泽生、胡星、黄颖湘、史慕凡、小毛、叶江天、赵祖祥、周期彗星等九位青年导演(依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参与本次调查的深度访谈。


致谢

感谢以下187位青年导演参与此次调研(依姓氏拼音首字母横向排序)。


出品方(依拼音首字母排序)

凡影·画外:“传播专业知识,提供智能工具”,是提供文创行业一站式企服工具“Freelancer自由客”和“专家咨询”的企业服务公司。帮助从业者能力提升,为行业项目管理提供解决方案,“让创意更高效”。画外hoWide(微信公众号:howwide)是凡影产业研究品牌,通过解读行业动态,观察产业生态,梳理成熟市场标准化管理方法,提供基于数据的产业研究分析,助力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发展。

惊迷影视:设于洛杉矶及纽约,面向中美观众开发和制作跨文化主题的影视内容,同时关注青年影人成长,创办两年一度的北美华人导演短片展,发掘华裔导演并推向业界。 


蓝莓影业:青年导演梦工场,致力于国内外优秀影视项目的投资、研发、制作及营销服务,深耕青年影视人才的挖掘与早期投资,连续六年向各大电影节、平台及合作公司推荐青年影人逾千名,聚合产业资源,服务青年导演。

乐创文娱:基于融创文化集团“内容+平台+实景”战略布局,是融创文化旗下专注年轻精品的影视公司。除影视内容外,公司正在探索网生内容、短视频及多种创新内容。

淘梦:以“数据和人才”为基石,是集合互联网影视专业策划、出品、制作、宣传、发行、孵化、艺人经纪、衍生开发等优势能力和资源的数字内容创新平台。目前旗下包括淘梦银河、淘梦影业、淘梦星火、淘梦文学、一点互娱、美亚淘梦等子公司。

星火计划:旨在挖掘包含导演、编剧、制片等有影视梦想的商业片新锐影人,为签约导演提供亿元资金、成熟项目IP、明星制作人、导演经纪服务,从创作到发行的电影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一个自由平等的创作环境,构建完整的人才成长上升通道。

文章来源:凡影Fanink
文章作者:凡影 · 画外

-FIN-

往期精选

11 April  2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