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争议+俗套叙事,它依然是今年最好的战争片
上周五,今年德国送选的参与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争夺的电影《西线无战事》正式登陆网飞,旋即引爆中外电影评论网站,看过的观众纷纷打出高分。本片在烂番茄收获了94%的好评率,在国内的评分网站豆瓣也有8.7的高分。有这么多好评加持,似乎为它的“冲奥”之路增添了更多底气。
《西线无战事》是一本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著,本书的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于18岁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他根据自身的参战经验写出了《西线无战事》,并于1928年出版,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轰动,随后便开始了将近一百年的影视改编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西线无战事》已经有多个改编的影视版本,但是2022年网飞版依然是本书的首个德国版。但可能是美国版的珠玉在前,就算是“自己的名著自己拍”,德版《西线无战事》还是有点束手束脚。
改编的争议
《西线无战事》的第一部改编电影于1930年上映,正是小说出版的两年后。本片导演是刘易斯·迈尔斯通,他对于音效的革新性使用让本片成为美国早期有声电影制作的一个里程碑。这部电影在当年广受好评,直到现在都被认为是“最好的反战片之一”。
不过本书作者雷马克自己曾经说过,他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反对战争,而是要清晰地描述战争中年轻新兵的痛苦。从这个角度讲,《西线无战事》的原著更像是一部“纪录片”。
1930年版的《西线无战事》在当年第三届奥斯卡颁奖礼上,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项分量极重的大奖,一时风头无两。
1979年的第二个版本,由德尔伯特·曼执导(这位导演被当时的评论家称作“最沉闷的导演”,他还翻拍过其他名著,比如1970年版的《简·爱》)。德尔伯特执导的这一版除了结尾略有出入之外,非常忠实于雷马克的原著,并且,评论界对本片的战争场面赞赏有加,有评论认为在《拯救大兵瑞恩》上映之前,本片做到了最好的战场还原。
《西线无战事》(1979)
2022年新版的《西线无战事》则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改编,首先本片有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开场,镜头跟随着新兵海因里希在前线的炮火硝烟中冲锋杀敌,最终战死沙场。等战事告一段落,德军打扫战场时,将死去士兵穿着的大衣、鞋帽、枪支装备一一回收,返回工厂,重新进行缝补、翻新,最终海德里希的制服发到了本片的主角——新兵保罗的手里,而保罗穿上这身制服,等待他的也是死亡。
这一段开场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宿命,死神仿佛附着在那些“被诅咒”的制服上,穿上它的士兵都逃不过战死沙场的命运。哪怕如同片中的保罗那般,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战争结束的世界,却依然倒在了终战之前。
一战的德法战场尤其有名,臭名昭著的“凡尔登之战”就在这里打响。在德国与法国、比利时接壤的长达400英里的边境线上,年轻的德国士兵在这里时刻准备着与法国士兵拼命。德法战场是一战的决定性战场,也是一战最惨烈的战场,从战争开始到结束,数百万年轻生命葬身于此。
然而,开头这场戏已是为数不多的亮眼改编,因为很多差评集中在本片对于原著的“魔改”上面。片中有一段和战场平行发生的故事情节——当年时任德国副总理马蒂亚斯·埃尔兹贝格试图与法国和其他国家达成停战协议。饰演马蒂亚斯的演员是德国熟脸演员丹尼尔·布鲁赫,他曾出演过《极速风流》《无耻混蛋》等国内影迷耳熟能详的电影。
上述的这段情节在雷马克的原著中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导演要编入这一段新情节呢?笔者认为有几个原因:首先,为了证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真的有一些“好的德国人”,当观众开始考虑到这一点时,会对读者/观众至少要对保罗产生一些同情,因为他毕竟是一名德国士兵。
但是在西方看来,可以接受德国有无辜的士兵,但不会接受德国有无辜的官僚。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本就是因欧洲列强利益分配不均而打起的战争,当时全球的殖民地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成,先前积攒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那个时间点一触即发,所以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内部爆发的战争。作为参战双方的“同盟国”和“协约国”都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这是一场完全没有任何道理的战争。所以这些国家中的官僚都难辞其咎。
西方不接受马蒂亚斯这一角色更重要的原因也跟德国在后来二战中的表现有关。
还是在上述签订议和条约的场景中,一些法国代表的顽固态度会让人想起德国因停战协议而遭受的长达数年的屈辱,这段屈辱的历史也帮助促成了一代魔头希特勒的崛起。
虽然观众知道,马蒂亚斯与法国代表谈判是为了制造出影片主角能否活到协议生效时的悬念,但是马蒂亚斯的“委曲求全”,导致德国日后犯下更大的错误,还是让西方很难对这个角色有好感,所以“德国好人”的形象注定是无法立住。
但这并不是导演加入的唯一原创情节。在影片中保罗和他的年长的战友凯特连续两次去法国农场偷鹅吃,第一次幸运地全身而退,但是第二次却被农场里的法国男孩发现,凯特也死于男孩的枪下。这个情节设计无可厚非,本片导演站在德国的立场上将法国农场中的男孩设计成了反派角色。对此,学过历史的人只能问,德国人当时在法国真的做了什么好事吗?
承上启下
翻看电影史,好的战争电影都是会将观众的感官推向极限,让每一个观看者都能身临其境体验到战争的残酷、获得更全面的思考,因此每个战争片的创作者都要想方设法在视听和表达层面做出革新。
就像影迷们一提起《光荣之路》,就会想起结尾酒吧里催人泪下的歌声;提起《全金属外壳》,就会想起在厕所自杀的新兵;提起《自己去看》,就会想起那个把元首一枪一枪轰回娘胎里的小孩,甚至最近几年,提起《1917》都会想起那个全片一镜到底的伪长镜头。优秀的战争片总是不缺让人难忘的名场面。
相较于那些前辈,新版《西线无战事》虽然视听优秀,沉浸感强,但是看完也会发现,无论在拍摄方法还是表意都比较传统甚至俗套,观众可以在片中看到《光荣之路》《1917》等一系列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的影子。
《光荣之路》
库布里克在《光荣之路》的战壕中第一次使用了斯坦尼康技术进行跟拍,本片好几处战壕镜头向这位“一战电影老祖宗”进行了致敬。如今的斯坦尼康和当年已经不能同日而与,但是看着摄影机跟随着演员们流畅地穿行于战壕之间时,影迷们首先映入脑海的情境依然是《光荣之路》。
不过本片还是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摄影师詹姆斯·弗兰德用略带饱和的色调填充银幕,传达出一种寒冷、萧瑟、残酷的战场氛围,特别是片中一场阵地战,德军士兵在雾中与法军作战,弗兰德没有用中近景表现残忍的画面,而是拉出远景,静静凝视着雾中弥漫出的红色——那是一层象征着牺牲的血雾。
最后说一下本片的美术和视听。《西线无战事》的美术和视听强大到让观众仿佛回到一个世纪前的欧洲世界,本片的美术在还原肮脏破败的战场时可谓下足了工夫,不管是落满雨水的弹坑、沾满污泥的靴子和制服,还是士兵们行走在泥泞战场上的潮湿的声音,都让观众感同身受。技术与美学的双重加持也让保罗最后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信仰,最终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后的绝望感让人信服。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