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4-4 | 移民火星,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文末投票结果)
(↑这位可能是既敢zuo又不怕die的吧~)
PartIV:走出地球
倘若人工智能终有一天凌驾于人类群体之上,在思考效率、思维广度、深度方面都全面赶超人类后,即一旦衍生出能俯视大部分人类的硅基生命体之后,势必会陷入一场碳硅之战。那么人类势必要开始走上探寻星际的冒险之旅,以寻求新的根据地来保护血脉的维持和延续。本质上亦是一种对宇宙的殖民控制,和提塔利克鱼走上陆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月花号登陆普利茅斯都具有相同逻辑。从智人祖先开始,人类天生具有冒险精神,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碳硅未来的解决终极点。
所谓的冒险,在泱泱历史长河中,古生物早就替我们实践过千万次了,现在人类所担心的事情,跟亿万年前古生物们忧心今天是一样的。
生命起源于海洋,但是浅海的低含氧量不适合于鱼类的生殖和繁衍,所以造成了提塔利克鱼(第一种类似于肺鱼的物种)的进化。在海洋里无法继续生活的提塔利克鱼只能上岸,开启了水生向陆生、鱼类向两栖类演进的征途。它被认为是较早登陆陆地的海洋生物之一。现在看来,提塔利克鱼失去的只是枷锁,收获的却是整片自由的大陆!由此,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还是五月花号登陆普利茅斯?是阿蒙森率先到达南极,还是阿波罗登月的那一小步?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今天的人类移民火星虽然仍只是计划,但必然是经过未来的反复模拟、充分论证,装备武装到牙齿的基础上我们才会出发。而提塔利克鱼的登岸才真的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亦有可能是“被逼的”,但这条鱼才是第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生物,它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进一步海阔天空”。从这个角度想,今天人类想移民火星和当年提塔利克鱼走上陆地,两者异曲同工。
移民火星:是“脑洞大开”,还是“未来已来”
重新将思绪拉回现实,移民火星真的具备可行性吗?技术上讲,如今把人送上火星并不难,一去一回500天,而等离子体火箭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地球往返火星之旅的时间大大缩减到两个月。困难的是,人类如何在火星上存活下来。火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2,面积是1/4,质量则只有1/9;平均表面温度只有零下60度,其大气的主要成分95%是二氧化碳,只有1%是氧气,是否存在液态水还证据不足。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成功种植土豆并维持生存近500天,堪称火星版“鲁滨逊漂流记”;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确实在模拟火星环境下成功培育了土豆的块茎,但现实火星毕竟不是电影,也不仅仅是一个模拟的实验室。
对于一个生物学家来说,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改变火星的生态环境而使之适应人类的生活?首先,必须让火星暖和起来。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先生一向有石破天惊的想法:往火星两极扔核弹,核爆炸所产生的极高热量能融化火星两极冻凝的二氧化碳,从而迅速让火星大气层变厚,大气层一旦增厚,火星的表面温度自然会升高,进而融化更多的二氧化碳,引起不断地升温循环;也有科学家建议建造无人工厂,产生氟利昂之类的温室气体以升温。这其实也是一个头脑风暴的创意挑战。
对笔者而言,我会采用更加温和的方法,即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来搭建DNA积木,创造可以适应火星环境的微生物;这些生物可以利用充足的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在制造氧气的同时不断对环境升温,从而不断融化水冰层,造成雨雪天气并形成大气循环,这样既产生了液态水,也有了氧气,那么碳基生物的生存环境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再逐步种植植物,以不断积累氧气和累积生物质,等待人类的到来。如果需要找一物种来承担此大任,我最可能会选择蓝藻,也叫蓝细菌,它可能是目前最适合执行这一使命的物种。蓝藻这一单细胞原核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从地球最早期的生命体系开始就一直不乏蓝藻的身影,经科学家研究推测,数十亿年以来这类蓝藻成功将早期地球上的有毒气体转化为富含氮和氧的大气,并且促进了臭氧层的形成,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改造蓝藻的基因而获得能够耐受极端环境的蓝藻,我们先来个小目标,发送100吨上火星再说。
可能有人会接着问,如果地球70亿人口都移民火星了,暂且不说这四分之一的表面积能否容纳人类,我们又能否养活自己呢?答案是肯定的,火星不会主动去配合我们,想要征服它就必须人类自己进步。这就涉及第二个技术——立体农业,可以种很多层作物粮食。比如第一层养鱼或者种蘑菇,第二层开始可以通过LED植物工厂种叶菜,最上面一层靠自然光照种植茄·果或者粮食,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衣食无忧的目标。再者只要解决了能源问题,我们必然是有信心去解决人类农业富足的问题。
探索思想碰撞,技术光环加持
当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学会用火、懂得制造工具,开始语言交流和种族繁衍,形成真社会性之后,无论是剑齿虎还是鲨鱼,所有的食物链顶级动物再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当牛顿提炼出科学的定义,当门捷列夫玩扑克玩出了元素周期表,当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当我们开始拥有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我们似乎觉得宇宙也就那么回事。
当达尔文写出《物种起源》,当巴斯德发明出疫苗,当弗莱明发现抗生素,当我们普及了无菌术之后,人类寿命在半个世纪之内整整翻了一倍,仅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就从39岁增长到76岁。
在今天,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干细胞技术……这些眼花缭乱的生命科学技术似乎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基因永葆、物质永生的希望。正如合成生物学的初步成功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3月,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成功完成4条真核生物酵母染色体的人工合成,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合成真核生物,我们打破了无机物质和有机生命的界限,开启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
第二个问题则接踵而至,这些新兴的科学技术是否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其实每一个新技术在诞生时都会伴随着争论和非议,举一个试管婴儿的例子,“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在一片争议谩骂声中开展人类卵子的体外受精(IVF)技术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试管婴儿技术几乎传遍了每一个国家,超过400万名婴儿也因此诞生,爱德华兹也等来了对他的最高褒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任何技术在昨天看来是异想天开,今天看来也仅勉为其难,但是明天也许就习以为常了。但是人性的光辉要长期地贯穿在这技术的极限当中,技术的发展从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其根本还需规范用者之心。再重申一次,不论是生命科学,还是人工智能,科技力量只有与人性光辉结合,其应用才会真正达到造福人类。将地球浩瀚生命中最珍贵的生命蓝图送入宇宙,使其在未来时空中获得长期的保留,这对于人类这个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物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人类总是未雨绸缪,活在未来,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防和准备。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新大陆;到达尔文大胆假设,诠释物种起源;再到爱因斯坦突破物理次元壁,建立质能新关系。就算他们早已逝去,但在此之前也已经永生,他们努力在时间里留下的一丝痕迹,正是他们可以穿越时间惺惺相惜的信物。正所谓“想人所未想,成人所未成,为人所未为”。当生命技术、太空技术和人工智能走到一起,三者有所交汇时,无论是基因克隆、人造生命,还是移民火星,终归是碳基生命对硅基未来的永恒追求和探索。
直至今天,我们所有的关于未来生命文明的设想都是围绕碳基文明的局限性和约束展开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需求是科学技术和探索展开的主轴。许一个人人健康的大愿:今天的智人后代正在千方百计地想解决人体健康中的疾病、寿命及繁育等问题,碳基生命中DNA的迭代和优化开始跟不上新世界的环境变更的速度。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进化,也开启了新一条关于硅基生命的进化主线,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不可遏制的发展势头。未来,日益强大的硅基生命,是否将会强大到碾压一切现行规律,从根本上改写生物链、重构人类肉体、颠覆整个世界体系?当生命技术、太空技术和人工智能走到交叉点时,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寻求碳硅未来的终极方案,可能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宿命。
【投票回顾】
连载第一篇的文末发起的投票,结果让尹哥非常“鸡冻”,有40%果断“转赞评尹哥聊基因”,真爱粉在哪,咱们聊五毛钱呗~
☟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
关注后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数字:1,查看罕见病文章;
回复数字:2,查看癌症文章;
回复数字:3,查看PPT干货;
回复数字:4,查看尹哥推荐书单;
回复数字:5,查看生育健康文章。
回复:基因电台,收听尹哥的喜马拉雅FM基因电台--天方烨谈,谈你听得懂的生命科学。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