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选 | 地表最强史上最全生物科普书单,没有之一(文末签名赠书啦!)

2017-07-17 尹烨,李雯琪等 尹哥聊基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题   记

我,1979年出生。小时候,物质条件并不是那么好,父母却在家里置办了整整一屋子书。于是,在记忆中便总有一个到顶的大书柜,而且床上、床下、桌上、桌下、沙发上、写字台上、地板上、阳台上都有书,甚至连很拥挤的卫生间都放满了书。


所以,我在床上看书,我在床下看书,我在桌上看书,我在桌下看书,我在沙发上看书,我在写字台上看书,我在地板上看书,我在阳台上看书,以至于我到现在还有着在卫生间看书的习惯(请勿仿效,易引起便秘,可参考喜马拉雅之《放下手机,蹲地飞“翔”》)。


我认字很早,根据母亲在日记里的记录,应在四岁时就可以看带文字的书了。我的母亲很文艺,“逼着”我背了很多诗词,一开蒙就教我背苏轼的《钗头凤》,而不是李白的《静夜思》。我的父亲毕业于历史系,由于做过主编而常年笔耕不辍。


所以,在我的家里,经常会有各种切磋,包括我的每一篇作文、每一次演讲和每一次朗诵比赛。读幼儿园时,保育员都会在午睡后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直到她发现我可以脱稿讲故事且能做到所讲故事个个不重样,就把每天的讲故事环节变成了我的差使。此后,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我每天都要给几十个小伙伴上演半小时的“脱口秀”。而这差使所带来的好处,便是可以主导给小伙伴分水果,于是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给好哥们儿或者漂亮女生开点儿小灶,以至于在班里人缘特别好。


我很感谢原生家庭所教会我的两个本事——笔杆子和嘴皮子,这些本事几乎让我包揽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一漫漫求学路上所有的学生代表讲话和所有征文、演讲或辩论比赛的大奖。


所以,当你在赞叹我有演讲天赋时,其实我是严格遵循“一万小时定律”的;当你在赞叹我有那么好的记忆力时,其实是我看了几千本书的结果。


我爱看书,甚至嗜书如命。翻《全唐诗》,我识得了张若虚“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读《三国志》,我感叹于杨用修的不尽怀古;看《射雕英雄传》,为了记降龙十八掌内功心法,我开始翻阅《易经》……


所以,高兴时,我看书;悲伤时,我看书;郁闷时,我还看书。其实,书跟移动端快餐文化、鸡汤文最大的区别就是,书都是用命写的。想想看,花几个小时就能领略一位大师毕生所学之精华,由此便知看书的确可令人多活几辈子!夜深人静,一壶香茗,手不释卷,墨香暗来,这便是我一天最放松的情景,这便是我灵感迸发的时刻。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然而,读书并不会让你变得全知全能,只是会让你越来越不害怕未知生命科学是一个全新的、有着太多未知的领域,而我几乎读了所有翻译成中文版的生物科普书并精选了这百多本以飨各位。我们一起读书吧,让生命科学从此流行起来!




阅读建议:

除了特别推荐1本,必读推荐10本外,其余进行大致分类,快速检索办法如下:

一、大脑科学:#11~18

二、地球生命史:#19~42

三、动物与植物:#43~54

四、基因的科学:#55~61

五、疾病与健康:#62~76

六、社会生物学:#77~89

七、微生物的故事:#90~95

八、饮食与健康:#96~107




作者:尹烨

整理:郑涛

摄影:翟腾

排版:唐川,林昌泉

主编:李雯琪


开卷有益

为了感谢广大爱好生物科普的亲们,特此送福利以飨读者啦~留言点赞数的前10名可获赠尹哥亲笔签名的《人体的故事》哦~


吼吼,你是不是也读过不少佳作呢?快来和尹哥分享你的读书乐趣吧,书评很有机会陆续入选到“尹哥聊基因”原创文章中哦!记得注明推荐评分和理由。


哦了,这是爱书人的事!




☟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

关注后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数字:1,查看罕见病文章;

回复数字:2,查看癌症文章;

回复数字:3,查看PPT干货;

回复数字:4,查看尹哥推荐书单;

回复数字:5,查看生育健康文章。

回复:基因电台,收听尹哥的喜马拉雅FM基因电台--天方烨谈,谈你听得懂的生命科学。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