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应该知道的死亡教育:与光同尘 我心安宁(二)

尹哥聊基因 尹哥聊基因 2022-05-2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很懂得出生,然而对死亡的感悟、教育,对弥留之际的态度、选择和尊重,未必有那么深的领悟,其实更应该花时间去了解。尹哥特别选择这个主题来跟大家分享,谈谈一些个人对死亡的感悟。

点击图片回顾演讲的第一部分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死亡教育大约有3次。

第1次,是在幼年,身边有位隔代的长辈突然离世,你开始明白,好像再也见不到他了,也真正知道,刚学的这个汉字“死”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2次,是到了中年,有一位至亲、甚至是血亲离世了,你会明白原来陪伴了你这么多年的人也会离开。相信这一次对大部分人来说会刻骨铭心。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们可能才真正明白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意义。

第3次,是遇到同龄人离世,当在QQ群、微信群或是同学朋友聚会里发现有些人不在了,不经意间问了一句,然后听说前不久因为某某疾病离世。这种离世的消息实际上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颤,因为你知道,有可能你也会有离世的时候。

不管你相不相信,不管你接不接受,这就是我们一生必将要走的道路。我们的先辈也正是因为走了这样的道路,才有了今天看起来要比一百多年前好得多的世界。

人往往就是这样:在年轻的时候、在还健康的时候可能会怕死;但在没有临终关怀或安宁疗护的时候,当所有的医疗救治都仅仅把延续生理年龄作为唯一指标的时候,可能会生不如死,甚至会一心求死。

我们今天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更加和谐的与世界相处?以及如何选择有尊严的离开?解答这些问题前,不妨从人类寿命的视角出发,看看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死亡。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害怕死亡的另一面可能是因为我们越来越长寿了?

o1

当大官、发大财就能长寿吗?

今天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1)》)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里,已经达到82岁或更高。日本或中国香港,更是达到84岁或更高。而在局部地区,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甚至已经超过90岁。但是,在1949年,我们建国的时候,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又是多长?仅仅是今天的一半不到,不足39岁

智人的寿命在过去100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这固然得益于公共卫生的实施、医学的进步、营养的支撑,但归根结底是科技的力量。我们今天任何一个人都能比70年前多活一倍,是不是我们应该活得更加得从容,更加地学会去享受这个地球上已经离世的一千亿人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人均预期寿命,从而更加地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关于寿命长短,大多数人理解都会有误区。有人说:古代环境好,御医水平高,所以皇帝都长寿。中国古代的皇帝真的都长寿吗?大家其实不必羡慕,中国古代皇帝真就没几个长寿的。但是中国历朝历代总共有不到500位皇帝,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2岁,也就是说,到今天,我们不少人已经活过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

历史上超过80岁的皇帝一共有几位?不好意思,一共就只有5位:乾隆皇帝89岁、梁武帝萧衍85岁、女皇武则天81岁、宋高宗赵构80岁、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80岁。尽管康熙在位61年(8岁就登基),但也不过就活了69岁,所以才有了这一首广为传唱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有人可能会说:皇帝大都不是平安离世,有的撞到臣民叛乱,有的遇到朝代更迭。我们看看宋朝、明朝,这两个朝代政治秩序相对较好、在历史上也比较稳定,皇帝大部分都是善终的,然而皇帝们的人均寿命依然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两宋18位皇帝平均寿命只有44岁,明代16位皇帝平均寿命只有42岁,甚至不如当时的老百姓。

所以,当大官、发大财未必就长寿。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在这个过程中,皇帝或许还是太操心了吧。

o2

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人生?

当然,我们今天除了要重视生命的长度,也应该去思考和在意生命的广度、丰度以及温度。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能用力的活好每一天,如何与身边的人更好、更和谐的交互,应该是我们每一天早晨、每一天睡前应该好好问自己的事。

《甘罗十二为使臣》中讲过一句很霸气的话。当赵王轻视地问甘罗:“天下哪有派十二岁孩子办国交的?”甘罗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每一天都过好,活在当下,应是一个更加正确的人生选择。

《死亡诗社》中有句话曾经把我点燃:“我不要等我死后才发现自己没活过!”是呀,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对他人的意义正如此刻进行的演讲,我是以我的真情实感,来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我不希望我的这些感悟,一直到死后,都还没有机会和大家聊一聊。

人从来不会因为做了什么而感到后悔,人只会因为没做什么而发觉遗憾,只要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今年的世界不太平,有瘟疫、有空难,还有战争,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但我们能知道的是在这一刻,我们活在当下。这就是我们一个现代人、一个被现代科技武装的大脑所应有的人生态度。

o3

尹哥的第2次死亡教育

这是我的母亲。她就是我经历的到了中年离我而去的、第2次死亡教育。

母亲是我一次出差国外时安然离去的。很多时候我也会想她、梦到她,甚至在梦里埋怨为什么不等等我。她在梦中也还会多次和我说话。我知道那不是真的她,而是我心中的她,是我自己在“天人交战”。然而,在我整理母亲一辈子的事情时,我看到了这些照片,那都是我陪她在峨眉山、在玉渊潭、在泰山、在兵马俑拍下的。

我的母亲是一个满族人,在退休前她从没有出过山海关。而在她50岁后,我有了奖学金、有了工资,我支持她走过中国几乎所有的5A级景点、支持她出国,她为了这些学会摄影、学会用QQ、学会用电脑,还学会了跟我四处跑。如果我出差有机会,一定会创造一个偶遇,让她知道有一个人在那里接她,让她发现接她的人就是她的儿子。我想说,哪怕在今天,我想到我的母亲,我的心里依然是很平和的。

尽管我们有时候活在了不同的时空,尽管我们今天和很多长辈只能通过无线电保持连接。然而只要不是两条平行线,总会有一次相交的机会,不如让那次相交来作为你一生温柔的寄托,既温暖了她,也温暖了你自己。

o4

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死亡?

很多时候,在殡仪馆、在火葬场、在医院旁,我们都能看到哭天抢地、浩浩荡荡的出殡人群,他们会扛着巨大的纸人、纸马、汽车、彩电,也会一路烧啊烧。后来我才知道里面很多是演员,专职干这个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样的行为不是慰藉已经走的人,更多的可能是生前不尽孝、死后乱烧纸

当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拿出更多时间去陪伴他们,而不是总埋怨为什么又被保健品骗了?为什么整夜整宿不睡觉?因为你不陪她,所以有人会陪她。

父母本是现世佛,求佛不必上灵山。花一点时间去陪陪他们,每天和他们有一次交互,请个安,问个好,隔一两周吃顿饭,带孩子去看看他们。你会明白既然我们在弥留之际会回忆这一生的美好,那么父母看到了他们的血脉传承、看到了他们的隔辈后代,他们会更高兴的。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里有段故事写的非常超脱。几位少林大师正在超度因周芷若肆意杀戮而死去的人,张无忌在一旁问道:“我们做这些事,他们真的能感受到吗?”大师们并没有用高深的理论来忽悠他,而是说:“幽冥之事,实所难言……超度的乃是活人。”是的,过了很多年,你做过的事情,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映射到你心中。

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去释放对长辈的爱,更多的还应该是在他们还健康的时候,还神智清醒的时候,还能够和你一起吃饭、出游的时候,即使他们老了、他们慢了、他们笨了、他们可能看不清了,甚至越来越让你心烦了。但请不要忘记,你小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状态,而他们又是以什么样的耐心去对待你。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请把我们对孩子们的爱也作用到老人身上。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状态,哪怕只能维持3-5个月的时光,你觉得弥留之际还有那么可怕吗?

其实西方很多墓地都在家里,但是中国一直对死亡这个事情讳莫如深,谈到死亡都是鬼狐仙怪、道士做法等。这样的思维和做法,会使得我们看到墓、看到坟、看到骷髅都会感觉心慌。更多的时候,我们也要思考一下,到今天,我们的殡葬业应该怎么发展?

大家知道,今天房地产业最贵的是什么吗?做地产的朋友告诉我,应该是公墓。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符号,有一个聚集地,还有魂归故里的习俗。当然,我还想换一个角度跟大家去探讨:如果终究要死亡,除了被火化成无机钙,被放进精致的骨灰盒和昂贵的公墓里,我们有没有其他选择?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一个人的细胞作为有机的碳储存下来,是不是也可以魂归大海,回到原始生命走出的地方。难道海葬不也是另外一种时尚?

(未完,敬请关注下一期)


— THE END —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推荐阅读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基因电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