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注意:这三类药最“伤肾”!

Dr.fhao 兰世亭 2019-04-23


俗语有云,“是药三分毒”。的确,长期用药或滥用药物不仅伤肝、伤胃,更容易伤肾,特别是止痛药、抗生素和造影剂这三类药。


药物为何伤肾


在一般人中,解小便常被冠名为“排毒”,从医学角度看,这也不无道理,许多药物经过代谢分解后,便从肾脏过滤,再经尿液排出。肾脏每天都要过滤大量血液,药物成分可随血液循环流经肾脏,并积聚于此,久而久之便对其造成损伤。



老年人、儿童、肾功能不全者更需注意



老年人的肾脏逐渐萎缩,“排毒”功能逐渐减退,药物毒性成分容易积聚在肾脏而难以排除干净;儿童的肾脏还未发育完全,肾功能未完善,防御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药源性肾损害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和儿童。


此外,原本已有肾功能障碍、有过敏体质或处于脱水状态的病人,也容易发生药物性肾损伤,尤其是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肾毒性”的药物者,发生肾损伤的概率则更高。            


一旦发生药源性肾损伤,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轻则损害肾功能,诱发肾炎;重则可造成肾坏死、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可致死亡。


常见可致“肾损伤”药物


一、止痛药


许多人为了缓解牙痛、创伤疼痛等,常服用镇痛药。其中,非那西丁、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舒林酸等解热镇痛药和止痛消炎药的使用非常广泛。由于用药不当, 常常出现消化性溃疡、 胃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 长期滥用镇痛药还可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脏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止痛药损伤肾脏后可出现以下表现:腰部酸痛、浑身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痛、尿频、尿急、无菌性脓尿、蛋白尿或血尿等。



二、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类药物使用时间超过 10 天后,肾损害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一旦这类药物剂量过大,便会引起血尿、间质性肾炎,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目前这类药在未成年人禁止服用。

 

磺胺类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等。服药后易产生结晶而引起梗阻性肾病,出现血尿、肾绞痛、甚至急性肾衰,特别是脱水及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多饮水,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片碱化尿液,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三、造影剂

 

造影剂: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由它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也越发常见。造影剂的高渗性可加重肾缺血,也可直接对肾脏产生毒性。由于造影剂是常见的过敏原,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而累及肾脏。


造影剂在临床上常用于医疗检查或治疗,如上消化道造影、T管造影、血管造影等。如此一来,若非必需,此等检查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如何预防


一、合理用药


预防药源性肾损伤的关键是合理应用药物。


一般地,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是出现肾脏损害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服用以上药物时,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合理用药,切忌滥用。


同时,尽量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药物的联用,对高危人群(如老人、孕妇、儿童、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疗程。当然,这还得有医生把把关,切勿擅自减药、停药。

 

有的药物会在外包装上明确注明“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则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或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二、定期检查


患者长时间服药或短时间大量服药时必须定期做与肾脏相关的检查,以便及时早期发现药源性肾损伤。如果发现有腰酸无力、小便异常、四肢浮肿、容易疲乏、血压增高等肾病表现,须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情况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药物使用,去看医生,以尽可能减缓药源性肾损伤的发展。



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患者因长期用药,已成为药物性肾损伤的主要人群。因此,这类患者最好定期到医院体检,如每年至少查 1 次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等指标是否异常,密切监测肾脏功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请注意:这三类药最“伤肾”!------消化病公益科普1284帖




马医生推荐其恶恶


高血糖伤肾怎么破

无声的慢性肾脏病:预防从哪儿做起?

夜尿多,泡沫尿?警惕糖尿病肾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