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海洋视野】“蛟龙”航前独家探秘|科学家们都在忙活什么呢?

2017-01-18 浙大海洋传媒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随着载人潜器“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工作的推进,2017年将有更多的科学家下潜到大洋深处进行考察。为确保下潜科考的顺利进行,元旦前夕,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在青岛对即将执行中国大洋第38航次下潜考察任务的科学家进行了适应性培训。中国海洋报记者专程到培训现场进行了探班采访。

(科学家走上云梯,准备参加下潜培训)

        白色圆圆的身体、红彤彤的脊背——载人深潜器蛟龙号静卧于一人多高的调试台架上,一架云梯从侧面伸到蛟龙号背部,工作人员走上“龙背”架设进舱直梯;两名科学家脱下鞋,站在云梯上向下方的同事挥手致意,准备进入载人球舱。


        2016年12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采访正在这里进行的中国大洋第38航次科学家航前下潜适应性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科学家今年将有机会随蛟龙号到西北印度洋、南海、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考察。

(蛟龙号的主观察和主操作仪表盘)

潜航员担纲讲解

        此次培训为期3天,分为理论培训、试验水池下潜培训两部分。今天培训安排在潜水器试验水池。这是一间4000多平方米的大厂房,左侧场地呈长方形,与潜水器维护车间相连,右侧则是一个10米深、直径40米的圆形水池,厂房外墙也相应地采用了圆形结构。


        一进门,左侧场地里红色底座上的蛟龙号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个曾于马里亚纳海沟创下深潜7062米世界记录的功勋潜器,从海上试验到试验性应用航次一路走来,已经成功下潜122次。身经百战的蛟龙号此刻安静地迎候着来参加培训的科学家们。我国首批潜航员傅文韬正站在蛟龙号下,向参加培训的科学家介绍深潜器的外观部件和各项性能。


        “右侧机械手上方的方形铁架就是摄像云台,云台连接着高清水下照相机。科学家在下潜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操作云台转动,选取合适角度完成拍照。”傅文韬讲解了一番摄像云台的作用。


        此次参加培训的科学家有30余人,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二、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他们每两人一组进入潜器接受培训。


        记者也有幸走进载人舱,和一位中国海洋大学的老师接受了潜航员杨一帆的舱内培训。


舱口密封很重要

        沿云梯拾级而上,站到与“蛟龙”背部平行的位置,就能看到位于潜器顶部的载人舱入口,这是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井通道。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先将一个由硬纸板做成的垫圈套在舱口上,随后再将一架直梯伸入载人舱中,舱口显得更加狭小了,记者只能背部紧贴舱口壁,挪着身体慢慢进入舱内。


        乘员进舱后,“龙背”上的工作人员便将直梯移走,撤去垫圈,拿出纸巾反复擦拭舱口。杨一帆介绍,这是怕有异物沾到舱口壁上。“如果舱口盖与舱口壁闭合不严,哪怕是留有一丝缝隙或划痕,在压力巨大的深海就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杨一帆说。


        从外面看,蛟龙号是个有着白胖体型的萌物,然而藏在它“肚子”里的载人球舱却空间局促,底部直径只有2.1米。舱内共有3个座位,通常主驾驶员坐中间,右边是科学家,左边是潜航员学员。


        杨一帆告诉记者,乘员着装有特殊要求——所有穿着必须是“全棉纺织品”,这是为了防止产生静电。


科学家兼职“警戒”

        载人舱内没有座椅,只配备了三个柔软的方形坐垫。环顾四周,舱壁被各类仪器挤得满满当当:座位正前方是主操作仪表盘,上面密布着一排排按钮和指示灯;仪表盘上方是主显示屏,显示着舱内氧气浓度、压力、温度和电池电量等信息;仪表盘下面,是直径20厘米的主观察窗,主驾驶员从这里察看“海底路况”;主观察窗两侧各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观察窗,科学家就通过右边窗口观察海底情况。


        杨一帆介绍,科学家除了完成科考任务,还担负着警戒任务,须通过观察窗不时瞭望,以确保蛟龙号不会与右侧岩壁或物体发生碰撞。左舷的潜航员学员则负责与水面指挥保持联系,报告下潜深度、所在位置等,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瞭望。


        “在深海热液区,热液口的温度常常达到300多摄氏度,如果距离过近就可能损伤潜器,甚至造成烧穿渗漏。”杨一帆说,这就要求主驾驶和两侧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协同配合以保证观测视野不留死角。


        乘员身后是一套生命支持系统,由数排钢瓶组成,里面装有压缩氧气,可供3人在水下生存72小时。此外舱内还装有吸收罐,可以及时处理乘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蛟龙’准备完毕,可以起吊。”讲解完载人舱内基本情况后,杨一帆拿起对讲机,通知舱外人员,准备将蛟龙号放入试验水池。


练习水下摄像拍照

        试验水池厂房内横跨着一座50吨桥式起重机,在它的牵引下,蛟龙号脱离底座,微微摇晃着升到空中,再向着水池的方向缓缓行进。坐在载人舱内,左右两侧的乘员还可以拽住舱壁上方的把手稳定身体,主驾驶员则只能自我控制保持平衡了。


        待到水池上方,吊车停顿片刻,开始慢慢下放。杨一帆身前的主观察窗最先被水没过,从水中升起了一些白色的小气泡。随后潜器的晃动渐渐停止,观察窗外一片碧绿,此时主显示屏上显示的下潜深度是2.6米。实际上,在水池培训中,蛟龙号不需要下潜,仅处于在水面漂浮的状态。

(潜航员指导科学家操作手柄)

        杨一帆从操作台下拿出一副游戏手柄模样的操控装置,通过它可以控制摄像机云台转动。科学家可以一边按动手柄上的方向键,一边观看右舷上方高清摄像机显示屏中的实时画面,只要按下快门键便可拍摄水下物体。


        学习了水下拍照后,杨一帆又对我们进行了安全应急培训。他说,出现问题时不要惊慌、盲动,要一切听从主驾驶指挥。“潜航员不光是会驾驶深潜器,还要全面参与维护保障,因此要求下潜人员对深潜器的各个方面都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杨一帆以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有载人舱的庇护,就算身处几千米深的海底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


        杨一帆还建议大家在下潜时要准备厚衣物或毛毯御寒,“海底的温度通常只有2摄氏度,舱内的气温会很低,舱壁上还会出现冷凝水,需要及时擦除。”培训临近尾声,记者感到没有穿鞋的脚有些微凉,长时间盘腿而坐的姿势也让身体有些疲惫。潜航员在舱内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海底作业的辛苦可想而知。


        培训告一段落,一些科考人员凑到蛟龙号机械手的下方,掏出卷尺测量采样篮的长、宽、高,为回去准备要搭载到海底的仪器和固定方式作参考。大家都明白,到真正下潜时,采样篮的每一寸空间都是十分宝贵的。

2月初,“蛟龙”号又将随“向阳红09”船再次踏上征程,在茫茫大洋上继续谱写深潜壮歌,祝参加深潜的科学家们一路顺利!

(记者在镜头前挥手致意)

(工作人员乘橡皮艇为蛟龙号解缆)

(蛟龙号起吊)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观沧海

中国海洋报记者:王自堃

编辑:郑雅楠

审核:吴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