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低生育率背后的恐慌和惨烈

2018-01-24 华闻天下

来源 | 为你写一个故事(raistlin2017)


文 | 雷斯林


01


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来看,至今没有哪个国家是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后还能涨回来的,怎么鼓励都没有用。


这算是现代国家都必须面临的一道危机,中国现在看起来也遇到了。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上年的1786万人下降了63万人。


这意味着“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两年的时间里,不但每年出生人数都远远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而且仅仅第二年,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按照预测,2017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最低应该有2023万人口出生


而且这还是在1985年前后生育高峰,80后远比90后多的情况下出现的。未来90后成为生育主力,生育率会到怎样的一个状态,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02


可能很多人都还有中国人很多,中国人很能生孩子的印象,但统计数据告诉你,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为了掌握国民情况,我国每10年会进行一次人口大普查,而在两次大普查之间,则会对1%的人口抽样进行小普查,往往也能反映真实情况。


不谈2015年抽查出来的一个很骇人的数字,就按照2016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7,远远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2.1。


这还是在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以后的结果。


要知道一直以生育率低为代表的瑞典生育率就是1.7,因为生育率低人口已经连续45年负增长的德国,总和生育率也有1.5,而要维持一个国家的长久正常的发展,总和生育率必须超过2.1,也就是俗称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所以我国十三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左右。




其实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育率一直非常低,2010年的人口大普查显示,当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8,那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已经逐渐凸显,国民退休年龄一再延后就是其导致的直接后果。


很多学者以为从2011年到2015年逐渐放开的计划生育政策会让我国的生育率有所提升,没想到持续走低——他们当然能想到,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愿意承认罢了。


1990年的时候,我国的生育率就已经低于代际更替水平,然而那会儿国家还是坚决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于是生育率便一路从3降到2,再降到如今的1.04,直到几年前,还有专家表示一旦放开生育,我国总和生育率会立马飙升到4以上。


结果现实又一次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现在的中国年轻男女,和西方国家一样结婚结得晚,甚至觉得婚姻不是必需品。但西方国家的夫妻却没经历过计划生育,也没被远超他们收入水平的房价物价压着。他们尚且不愿意生孩子,那让早已习惯生一个的中国人,重新生二胎,又哪有那么容易呢?


况且,从成本上来看,近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大大提高了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在城市里,愿意生育的父母们早已经习惯了给一个孩子最好的尿布,奶粉,玩具,教育资源,能够以这样的成本养育起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根本就是少之又少。


而这直接导致的就是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虽然2016年因为开放全面两孩回升了一点,但2017年又再次回落。长此以往,之后我们可能会像今天嘲笑的日本一样。



这种不可持续的生育率,直接导致的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新增劳动力,新增消费越来越少,养老金亏空则越来越大。


2015年7月底,联合国人口署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至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数的最低预测值为6.13亿,其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老人,想象着当你走进上海新天地酒吧街,发现那里和医院一样,到处都是70岁以上的老头和老太太,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情景。


如果真是如此,那你现在交的养老金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笑话,因为没有哪个政府是把你现在的养老金留到以后给你养老的,而是用你现在交的养老金供养现在退休的老人。


但当我们老了以后,因为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很可能举国上下全部都是老人,可能你必须工作到80岁才能退休,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也根本无法支撑你的生活。


当然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还有诸如适龄劳动力消失,消费减少,人口红利消失等诸多危害,在此就不多说,各位可以自己思考。


人口生育率再这样低下去,分崩离析的欧盟,一片死气的北欧,希腊,可能已经是中国未来最好的结局。可以说我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所谓“大国空巢”的危机。


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也不允许看到的。


所以就有了许许多多事情。



03


2017年2月的时候,人民日报发文称“生不出二孩真烦恼”,在文中大谈不孕不育的困扰和代孕的好处,等于是变相承认二孩政策效果不好,只不过他们总结出来的原因是“大家还是想生的,只不过生不出来真烦恼”。



没多久,人民日报就在微博上发起投票问


“代孕合法化,你支持吗?”



其实看看人民日报以前的微博,会发现这件事其实从2015年就拿出来讨论过了,只是2017年的时候从“建议删去”,走到了更实质性的一步。



当时这个信号激怒了不少微博网友。



有博主表示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置人权于不顾,是陷我国妇女于水深火热之中;


还有博主发博称像这样下去,我国迟早要开始嫖娼合法化。




这些博主说的虽然言语激烈,但大体上我都同意。确实在我国每年还有妇女被拐入大山,农村还有买卖人口的现象时,完全不适合开放代孕。更别说是他们一直强调的无偿代孕。


但这是按照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来看的。


事实上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200年,我国步入现代社会的年限就更短了,其实我们现在所笃信的许多真理,诸如保护劳工权益,甚至比如男女平等,比如人是自由的,都是最近这两百年的产物。


这两百年别说地球,就算放到人类不长的文明史里,都只能算是一瞬间


——而在此之前,支配我们的是许多我们现在看来非常野蛮,原始的本能。繁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之一。


所以可能现在你觉得许多政策不可理喻,但在繁衍的压力面前,可能未来我们无论情愿与否,都必须接受一些现在难以想象的事情。



远了说,有当年为了让戍守新疆的将士安心戍边,从湖南征召八千个女孩子给他们当老婆的事情,毫无疑问三观不正,但当年可是作为光荣事迹到处宣传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当年是作为光荣事迹全国宣传的


近了说,你看,那个“史诗级直男癌”煮肘(现在叫@煮老师)的三观足够不正吧。他不但每天“物化”女性,给女性打分,在微博上公开征女友。




而且他的信条就是,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价值就是培育出足够多的后代,和不同的女人生足够多的子孙。而女人的价值就是乖巧地听男人话,然后为男人生足够多的宝宝。


我也非常不喜欢他,但他这种观念如果放在150年前的中国,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富人观念了,150年也没多久,也就几代人吧。



他至今没有结婚,但是前几天他PO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显示他至少有10个孩子。



你猜未来如果人口匮乏到一定程度,他这样的人会不会成为主流甚至英雄?


反正他自己认为自己是英雄,并且微博上认同他的人,正越来越多...



扯远了,说回国家。


面对生育率持续走低。


日本的做法是政府出资,大量鼓励生育。


北欧高福利国家则是,如果一个妈妈生得足够多,那基本全家吃穿不愁再也不用工作了。



日暮西山的欧洲的做法是开始大量接受移民,而穷途末路的德国则更是大胆地打起了难民的主意。


德国媒体做的调查,发现难民一大半上过小学


我们国家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可能会像上面那样分几步走。


先是端着开放二孩政策,再过几年如果还是解决不了,肯定也会像欧洲,澳大利亚一样给多生孩子的家庭补贴。


毕竟在人口生育率超低,负增长持续一段时间的时候,一对夫妻对国家最大的意义就是生育一个后代。


这甚至比某个媒体人或是某个商人,每年赚上百万对国家的意义更大,不仅仅因为他们一般都会偷税漏税,更因为生育后代,你和你的后代将为国家带来大量消费。而且你为孩子投入的每一分钱,其实都是在为国家培养一个新的劳动力,远比你交的税更多。


但如果这还解决不了,谁知道以后会出现怎样不温柔的状况。毕竟当年实行计划生育的时的情况可一点都不温柔,事实上人道在这里从来敌不过发展和生存。






当然还有更人道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往中国引入肯生肯育的非洲移民以及中东穆斯林。统计显示,非洲的一票国家,总和生育率高达6以上。


但这真的更好吗?


谁也不知道。



04


关于中国的事情就说到这,下面谈远一点。


其实生育率低的问题,不止是中国,在全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会遇到。而在一个国家内部,似乎越是过得好,思想越是进步的人,也就越不愿意生育。


乃至于很多落后传统的宗教信徒因为没有什么人权意识,每个人都觉得生孩子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人口越来越多,而思想相对进步的自由派因为生育率低反而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我有一个错觉,就是我们人类最终会灭亡在我们自己的进步中。且不说能够毁灭所有地表生物的核武器,就说我们奉为普世价值的“民主”,“自由”,“人权”,“市场经济”等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而可能是最坏的东西。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它们,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都得到了自己可以获得的最大自由和尊重。我们每个个体比以往任何时候生活的都要幸福,富足,有安全感。


这可能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平等,因为多元化政策,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由,有可能会让人类这个物种跌入深不见底的深渊。当所有人都觉得应该为自己而不是为下一代而活时,可能就是我们这个物种走向灭亡的时候。


三国演义的开头,罗贯中写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我国所谓的五千年历史,有璀璨的文明,但更多是在原地踏步不前的内耗中度过的。到了20世纪,我们本以为已经脱离了那个不断不断不断旋转的轮子,却忘了新中国建国也不过才70年不到。


历史的车轮隆隆隆向前进,我们中国,我们全人类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在人类最黄金的辉煌一百年后人类将会怎样,谁又知道呢?


“话又说回来了,一百年后的世界,又关我屁事。”


——这大概就是我们所有人类的信条吧。


作者 | 刘戈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编辑 | 私募工场,冷眼


80年代初的时候钢铁工人的工资就相当于现在的金领,谁也没想到30年后钢铁工人会沦落到下岗的地步。00年代的时候外企如日中天,微软总裁的成功传记激励了一代的大学生挤进外企。30年代会怎么样?


01 开豪车拉专车活儿的都是哪些人?


拜贾跃亭资金紧张所赐,我开始紧张在易到专车里充的钱,最近开始频繁使用易到专车,以避免悲剧在我身上重演。我曾经有过健身房、洗衣房的卡用完之前公司跑路的惨痛教训,一度拒绝任何形式的预付款消费,但还是没有扛得住易到“冲一百返一百”这种过于慷慨的诱惑。


最近的一次用车,车主开着气派的奥迪A6L来接我。在易到的APP上车主自愿把车的等级从豪华档降为舒适档,所以我在附近数十辆车中毫不犹豫选了它。车主是一位生产皮鞋的老板,50多岁,在广东有鞋厂、在北京大红门有批发部。一年前,他的皮鞋生意已经举步维艰,于是准备收手。当和各地的经销商清账的时候,才发现应收账款已经大部分难以收回。如果这些账款彻底收不回来,他除了一套尚未还清贷款的房和一辆车将一无所有。现在,他们两口子轮流开专车和清帐,专车的几百块钱是他们养家的唯一来源。两个孩子目前还在念书,对于未来,他忧心忡忡。


上一次叫车,碰到的司机是一位刚从公司辞职的白领,开着宝马X5来接我。他40多岁,原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项目总监,在找下一份工作的过渡期,他开自己的私家车挣点外快。显然,他已经意识到到寻找一份达到自己原来薪资水平的工作难度超出了自己之前的想象,但依然信心满满。在整个路途中,我忍着一句话没有说出口:也许,这可能就是你的新工作。


在两三年之前,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到,标志着他们成功人生的私家车会成为他们养家糊口的生产资料。


02

你以为只是换工作,其实是“失业”


这情景并不陌生,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也曾上演。


1929年秋冬美国由股市暴跌引发了经济大萧条,三四年后真正的企业倒闭和失业高潮爆发。大规模的失业,实际上是经济萧条的最后结果而不是前期征兆。通俗地讲,经济转型就是很多人换工作,经济危机就是很多人没工作。无论是美国大萧条时代还是里根改革时代,以及我们90年代后期的国企改革时代都是这样。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所开始的那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很多中产阶级失去了原来的白领工作,从制造业、金融业、传媒业、房地产业等高薪工作不得不转向零售、餐饮、旅游等低薪蓝领工作。而他们中的所有人在失去原来工作的时候,都以为这一次只不过和以前的历次跳槽一样,只是从这家公司跳到同行业的另外一家公司,说不定还会升职加薪。


中国正在进行的是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换工作,对于其中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来说,就是失业。

03

危机!你正面临严峻的“隐性失业”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那一轮结构调整中,受到冲击的主要是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人。在那一轮经济调整周期中,大量老工业基地的工厂企业倒闭破产,数千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与此同时,在沿海和发达地区大城市,成千上万新的岗位被创造出来,出口加工型企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是其中最大的就业岗位提供者。国有企业众多的“40、50人员”再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而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所涉及的工作岗位无论从数量、地区和行业上都要比上一次结构调整更加广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也就是有2.3亿人,这其中又有1亿人从事制造业。


从世界各大工业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第二产业占劳动力比例都会不断下降。我国2014年人均GDP已经达7485美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已达最高峰。大量劳动人口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已成为必然。同时第二产业中,低端制造业、房地产业、采矿业等行业向高端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的转型也正在发生。有人预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8千万到1亿的劳动人口需要转换自己原来的工作。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新工作岗位必将需要更加专业的技能,而原有岗位上的劳动力会有相当大的比例难以适应这种转变而被取代。


目前的就业统计基本无法反应就业市场分行业变化趋势以及隐性失业的真实情况。实际上,虽然服务业创造的新劳动岗位不断增高,同时低端劳动岗位薪资水平也未见降低,但不少智库和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媒体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变化却不容乐观。积极的一面是,大量制造业和建筑业失业人员在餐饮、零售、旅游、物流等服务业中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但在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的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和相关产业链领域中的技术、管理、销售人员目前很多人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个群体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储备,因此根本不会出现在城镇失业登记的名单中,但其数量将随着经济调整的深入而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一部分人的转型难度和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能要远超于之前的预判。


04

谁最终会是经济转型的牺牲者?


在过去的历次经济周期中,中国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各行业从事技术、管理、销售等岗位的白领们即使有短暂的失业也几乎都会很快在自己拿手的领域中重新找到就业或创业的机会。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很多曾经高速发展的行业中的一些岗位可能永远消失不在。而新的高薪岗位的技术门槛要高的多,因此和美国所经历的那样,一些白领将不得不从事低技能服务业岗位的工作。


从白领进入蓝领,这种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将密集出现,这种变化,对当事人是相当残酷的。因此未雨绸缪,要么让自己在调整中屹立不倒,要么让自己尽早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以便能够平滑转型,是放在白领们面前的新要求。另外,利用自己的年龄、经验、人脉方面的优势进入创业通道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从新世纪初发端的这一轮经济增长,是中国迄今为止历时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的一轮经济波峰。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行动力上,即使粗放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企业也能赚到钱。


另外,通过关系获取资源的能力、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投资战略的前瞻能力,甚至更直白的说法“行贿”的能力,也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依靠技术进步、业态创新、管理提升、成本控制、品牌塑造等途径成功打造高竞争力企业的和中国经济增速相比极不匹配。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内新出现的高品牌知名度企业乏善可陈的根本原因。


这种不均衡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细微变化,你会发现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到来。


有机构测算,在中国此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将有8千万左右的劳动力转换工作。而其中一多半的劳动力将转向第三产业。这数千万劳动力的转型,理论上需要出现数百万个创业者才能带领这些劳动力完成转型。因此,新一代的企业家也必将最大量的诞生于消费和服务领域,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是他们的未来所在。


经济转折不等同于企业转型,这是一次新老企业“你死我活”的大置换,而不是老企业“破茧重生”的新机会。这个过程就是大洗牌的过程。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倒掉,有人提前收手的,通过各种基金把钱交出来让专业的人士去进行投资。在2015全年的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出一些新兴领域里的投资趋势十分旺盛。


这是乐观的一面,悲观的一面是,我遇到的那些开着豪车做专车生意的人们大部分已经没有这种转型的机会,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眼界已经不支持他们有新的开始。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牺牲者,新一代的“40、50人员”将由大量的小企业主和白领构成,这里面会有你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