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社学术评论】从浙大美女学霸的“教授”风波看中国青椒的职场生态
【知社学术评论】2月26日,“浙江大学将现88年教授、博导”的一条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引起一片艳羡。不过浙大旋即做出更正说明,将“教授”改为“特聘研究员”,“博导”改为“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引起大家更大的兴趣,消息甚至登上了多家大众媒体。
这位陆博士履历确实非常亮丽。她出身名门,浙大本科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从事能源材料的研究,在顶级的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等一流杂志发表多篇第一作者论文。这样的成绩,如果她想留在美国,在一个不错的学校拿一份Tenure Track助理教授的职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的“青年千人计划”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回国,陆博士也是通过“青年千人计划”海归浙大的。
一个青年学者想留在美国发展的话,职场轨迹是非常清晰的。首先当然是从几百个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一份教职。从学校拿一笔或大或小的启动经费,开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然后招博士生,博士后,申请经费,做项目。一切顺利的话,6年会拿到终身教职,相当于有了铁饭碗和学术自由,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再过个3、5年,会提升为正教授。需要和系里或者校外的同行适当的交往,但也不必过于迎和资深同行。在学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总体而言,这是一条按部就班的学术道路,从开始基本能看到最后。
回到中国呢,道路可能会精彩很多。中国政府这些年大力投入,科研经费增长远远超过欧美国家,有许多大的项目可以申请,可以参与,动辄千万量级。这对于美国挣扎在10%项目申请成功率的助理教授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更让人激动的是,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和发展,有各种各样的光环和荣誉等着大家去拿,百人、千人、万人,优青、杰青、长江,跨世纪、新世纪、下世纪,让人眼花缭乱而又充满期待。这比起在美国乏善可陈的助理教授生活,显然更激动人心一些。
可是中国的学术生态环境也是残酷的,一开始就会有巨大的压力,发文章,整引用,上台阶,一步一步往上爬。单位的承诺未必会全部实现,内外的领导都需要去迎和,大小的杂事要处理,无数的会议要参加。中国的学术圈,目前仍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而一步错过则步步错过的现实,更是让人胆颤心惊,凡事都得小心应付,容不得半点差错。
即便一个人心无旁骛,一心只想专注研究,也会碰到一些的问题。首先就是这个“博士导师”资格问题。通常,这是一个比教授更高一个头衔,一个青年学者,刚刚开始独立的学术生涯,怎么可能就评上教授呢,当然更没有办法评上博导。现在早已不是19世纪自己猫实验室做实验的时代,没有学生,工作很难展开。这种时候,要么是依附在一个大组下,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帮大老板带些学生做研究。要么就像浙大这样,做“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特聘研究员”真是中国特色的权益之计,应该最早是北大工学院想出来的,借此网罗了一批青年才俊。问题是“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中国的学位教育基本是计划体制,博士生指标是稀缺资源。有资格,没指标,又有什么用呢?这恐怕是浙大博导风波的核心所在。
我相信没有哪位青年学者刚刚出道,就期望做到教授。可是在中国,不是教授博导,的确有很多的限制,因此也难免有这方面的要求。国人的智慧其实是无穷的,这不,教授也开始分1,2,3,4,5级,尽可一级一级往上爬,永远会有更高的目标去追求和期待。不过学术这个江湖,归根到底应该是自由的、平等的,无所谓谁高谁低。屌丝逆袭是常有的事情,比如最近大热的张益唐先生。可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一个的台阶下,这样的逆袭恐怕是很难的。
最近十余年,政府对科技教育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支持,国家科研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知社学术圈】昨天报道的中国科学院在Nature全球指数排名第一就是一个明证。而“青年千人计划”的成功,也表明现在中国科研院校,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是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的。不过这一切只是开始,科教和人才体制还是有不少的问题需要理顺。我们也注意到,清华和北大最近都开始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对教授做类似TenureTrack和Tenured的安排。【知社学术圈】对此高度期待,也会深入跟踪报道。作为第一步,如果政府主管部门能够放开计划性的教育管理,使每个合格的青年学者都能带博士生,都能带到博士生,那么浙大这样的教授博导风波就不会发生了,而纳税人的巨大投入,也会慢慢地由量变到质变,产生巨大的飞跃。
【知社×学术圈】是由一批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分享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合作。我们欢迎各领域学者来函来稿交流合作(xueshuquan@yahoo.com),欢迎无删改的转载与分享。机构公共号分享,请知会微信ID scholar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