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用读书】 20世纪的中国在干啥?

2015-06-07 行走人间 知社学术圈




1901年北京大清门

将历史中的非人身因素不断追索回去,最后必及于所述国家的天候与地理。——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几本书分别是黄仁宇的《大历史不会萎缩》,孙隆基的《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和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这几本书讲的都是20世纪中国的事。

先来作者介绍: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曾从戎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的中华民国国军,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2000年1月逝于美国。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

王鼎钧1925年生,他在回忆录《昨天的云》里画着自己家乡的简易地图和自家院落平面图,说自己是山东兰陵人,还列举了很多山东兰陵的名人,让我印象深刻。他所说的山东兰陵也就是现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1949年去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这三位作家都出生于上世纪,黄仁宇和王鼎钧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孙隆基比他们年轻一些。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或许当局者也能提供给我们一些当时的资料。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其中提到了他的大历史观,而这本《大历史不会萎缩》则通过一篇篇短文,补充了他的观点。他的历史观的独特之处在于从政府财政和税收制度方面考虑,分析整个历史的发展轨迹。他主要的观点之一就是,中国之所以在近代落后是因为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管理一直没有实现数字化。比如土地的管理,早在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就想丈量全国土地,重新调整全国税收,可在张居正死后又全部被推翻。后,清康熙帝也曾想丈量全国土地,也没能实现,据说民国时期用以计算税收的土地数据都是沿用明朝早期的。像这种极差的数字管理才导致了中国改革艰难,渐渐落后。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与历史教材不同的历史视角。你会发现那些你曾经背诵熟记的历史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闲话休絮,摘抄一段原文给你们看:

“蒋介石最大的弱点乃是他所造成的高层机构缺乏社会结构侧后支持,于是他只有自己挺身而出代替组织制度之不足。大家都知道他在战时自兼四川省政府主席、中央大学校长、却很少有人提及他尚是农民银行之理事长,又兼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联合办事处主席,当然,这样的组织仍旧脆弱而效能低。

“为什么他不着手改造中国的基层组织?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也触及本文之症结。简单说来,重建中国社会之基层只有放弃现有一切,离开城市,进入农村,起先干预村庄内的放债收租,终至牵涉土地所有,所解决的为几百年累积的问题,无从局部化,也无从低度进入而收束。从历史到现实经验看来,这需要另一种组织、另一种纪律和另一种外交政策,由中共在内战时完成。”

然而,为什么战时的中国一位领袖要兼任这么多的职务?为什么这些机构脆弱而效能低呢?从文化方面看也是有原因的。孙隆基的《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可以从文化方面解释这些问题。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定义,做了一番解读,“仁者,人也”,“仁”字从人从二,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所定义的人正好是将明确的“自我”疆界铲除。从这一理论基础出发,作者揭示了很多中国曾经存在,现在也依然存在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谈正事之前先一起吃个饭?中国式过马路和中国式排队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因素?为什么中国人的人情味比较浓?《三国演义》里那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什么原因吗?像这些细碎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深层文化结构》这本书中找到解读。

像所有表达人观点的书一样,受作者所处时代和经历的限制,没有哪一本书里说的东西全是对的。所以我不能保证这本书里作者的分析全是对的,但是我保证作者的观点相当鲜明犀利。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你尽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只是读过一本书之后,了解了一种新视角,新观点,也算是收获吧。

最后这部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与前面推荐的两部书不同。作者不讲理论,而是以质朴、生动、不做作的笔调讲故事,以小人物的视角写作者那个时代发生在他身边的真实的故事。微观的视角有血有肉、有感情,会哭、会笑、会愤怒。那段历史课上背熟的内容,若是亲身去经历,会是怎样一番体验?作者把坐标抛向从山东兰陵,从那里的一个大院讲起。

作者说儿时的时光实在太遥远了,如昨天的云,于是回忆录的第一本书定名为《昨日的云》。昨日的云飘在抗日战争前夕,讲述的是作者的童年生活。你可以看到抗战前一个农村稍富裕家庭的正常生活是怎样的。也可以看到抗日战争初期民间抗日斗争的情形,竟与莫言《丰乳肥臀》中的情形相似。还可以看到基督教如何在中国土地上默默传播。

后来抗日形势越来越严峻,作者的父母决定把他送往异地上学。从此,少年的王鼎钧便成为当时中国千万个流亡学生中的一员。做流亡学生的路上如何艰难辗转,在流亡学校里如何学习生活,流亡学生们如何闹起的学潮,作者对家乡、对父母、对弟妹如何的日思夜想,都在《怒目少年》这一部书中叙述。尽管作者笔法简单,毫无藻饰,但你仍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出那种艰苦,那种思乡情之切。

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一段是这样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作者本以为可以回到日思夜想的山东老家了。这时,作者的父亲托一位顺路的老乡给作者传话:

“他莫非看出来我饿,一见面就带我去浦溪铺上去吃包子。在这个小镇上,王老头的包子铺是个名店,他高高的个子长长的脸,人瘦,可是气质敦厚。每天破晓时分,我们躺在床上远远听见他用擀面棍敲打他的擀面板,声音清脆得像一种乐器,听得我们失魂落魄。

“我一面吃包子,一面这位家乡来的人讲话,我说过,我不能说出他的名字。

“陕南人喜欢吃猪肉,尤其喜欢肥肉,一口包子咬下去,左右嘴角流油。

“王老头的包子真香。

“‘令尊托我带口信来,教你不要回家。’

“我停下来望他,包子在食道里卡住。

“‘令尊本来要写信。一路上情况复杂,白纸黑字有顾忌,只能口传。他教你别回家,这句话对我说过三次。’

“这是个大问题,得好好的想一想。现在先吃包子,吃饱了再想。

“他不吃,把他前面的一碟包子推给我。我大口吞咽,希望赶快吃完了,离开这里,去反复思索父亲的那句话。

……

“我对着河水没命的呕吐,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得干干净净,继之以粘液、鼻涕、泪水。这就是我对抗战胜利最深刻的回忆。”

为什么作者因为抗战而做了流亡学生,抗战胜利了却不能回家去?我在这里不能多说,卖个关子,请你们自己去看。

而后,作者为了实现与家人团聚,决定从军,辗转千里想先去沈阳,然后想办法回家。《关山夺路》写的就是作者从军的故事。大背景是国共内战。这时的作者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的王鼎钧了,他是意气奋发的少年,有头脑、有主见,很多同学都爱听他的话,跟着他从军。在部队里的生活让他看出国民党军队的缺陷。也是在部队里,他开始陆陆续续的投稿,与文学结缘。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篇,作者和他的父亲在上海偶然相遇,机缘巧合在共产党占领上海当天乘船从上海去往台湾,堪称传奇,其惊险程度赛过《鲁滨逊漂流记》千百倍。

可以推测出最后一本《文学江湖》讲的就是作者在台湾的故事了。这本书里不再有那么多惊险,不再有那么多彷徨。对照当时大陆的各种运动、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同期的台湾在做什么。


至此,我要推荐的书介绍完毕,这六本书都是在讲述中国的故事。从历史深度,文化深度为你剖开中国的更深层面,再以微观视角带你去看上个世纪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经历。希望带给你一个新思路,新视角。

注:本文原载于“读书无用(lovebooklovereading)”公众号,经由原创作者“行走人间”授权发布在“知社学术圈”公众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读书一”,可阅读作者在知社往期的文章“【无用读书】推荐:约翰•安德森《杨德昌》”。点击文首“知社学术圈”或长按文末二维码,进入公众号,可进行回复。小智



【知社学术圈】是由一批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分享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我们欢迎各领域学者来函来稿交流合作(xueshuquan@yahoo.com),欢迎无删改的转载与分享。机构公共号分享,请知会微信ID scholars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