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考古获取了一批中华文明瑰宝,极大丰富了秦文化的内涵,活化了秦汉帝国大一统进程中重要节点的历史场景。该项目3月18日入选2021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3月31日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目何以频获大奖?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委会主任白云翔点评时称,郑家湖墓地考古团队边发掘、边保护,并与12家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同步开展多学科检测、研究。各项工作开展得细致规范、严谨扎实,且卓有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该项目是我国现代田野考古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典型案例。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说,“考古不是挖宝,而是去探寻古人社会的模样。我们不仅关注‘中华第一长文觚’等惊世文物,同样重视捆绑棺椁的绳子、容器残留物、棺椁内的水样等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遗物、遗迹。正是多学科合作考古,让历史变得更丰富、更鲜活。”郑家湖墓地位于云梦县城关镇,与周边的楚王城城址及睡虎地墓地、龙岗墓地,是一个有机整体。为配合云梦市政建设,202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云梦县博物馆在墓地C区发掘墓葬116座,出土随葬品千余件/套,漆木器达400多件/套,不乏人物扁壶、虎头枕、凤形勺等极具特色的珍品。同时,出土了“中华第一长文觚”等一批珍贵文字材料。出土一批罕见的葬具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发现。
白云翔称,郑家湖100多座墓葬中包含14座保存极好的饱水墓葬,不仅随葬品、棺椁保存完好,还保留了人骨、殉牲、粮食等信息。这批资料的完整性、丰富性十分少见,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他还称,该项目属配合基建考古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可预见性差,但依然取得诸多重要发现。这既得益于天然的资源优势,更是团队坚持科学理念,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同步开展多学科合作的结果。他曾到工地实地考察过,用业内话说,“发掘得很清楚、很干净”。
罗运兵介绍,本次发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京大学、荆州文保中心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广泛开展三维建模、碳十四测年、人骨DNA检测、动植物考古、同位素分析、各类器物成分分析、容器残留物分析、水分析、病理学研究。“应该说,目前科技考古能用到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充分展示了科技考古的魅力和价值。”云梦虽不处于秦汉王朝的中心,但在秦汉史研究学者眼中却是重要区域,因这里曾是秦统一南方的重要据点。依据测年数据,结合墓葬形制、棺椁结构、随葬品组合及殉牲习俗特征,考古队认为,郑家湖墓地为秦文化的中小型墓葬,年代跨度在100年左右。武汉大学团队对重点墓葬进行了三维建模,中国科技大学团队对墓葬水样进行检测。考古队仔细记录了14座饱水墓葬墓内水位线,从2米到6米不等。多学科研究发现,墓葬中弱酸性和阳离子含量较少的水环境,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棺椁外裹有一层粘性青膏泥,增强棺椁的密封性,也有利于保护文物。中国科学院付巧妹团队成功提取了一批人骨样品的古DNA,中国科学院唐自华团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陈相龙团队通过对12例人骨样品及稳定同位素的系列检测,基本复原了墓主生前饮食变迁及其所反映的迁徙路线,证实多数墓主来自关中及其周邻地区。这与考古学所作的推断相吻合,从而清晰地揭示了南北人群的迁徙、交融互动。
研究人员称,以M276墓为例,依据考古类型学推测,墓主可能来自西戎的女性。借助科技手段分析,进一步证实该女性生于北方旱作区,在北方度过少年,青年后才到南方。M257墓的男性也出生于北方,少年时期来到江汉平原,在这里成长为一名武将。陪葬品发现三把有明显使用痕迹的铜剑,根据他死亡年龄来看,推测他可能参加过秦统一战争。另一座秦代墓葬,同时出土楚式铜礼器和秦式日用陶器。陶器多有“安陆市亭”戳印,表明是当地生产的。从随葬典型楚文化陶器——圜底罐来看,墓主可能是嫁给秦人的楚人后裔,接受秦文化同时保留了一点楚文化传统。“这种共存情况在郑家湖墓地不少墓葬出现,是秦、楚文化融合的直观见证。”罗运兵称,郑家湖墓地年代跨度为战国晚至汉初,墓主主体应与公元前278年秦军占领安陆后的秦人及其后裔有关。这些考古材料活化了秦汉帝国大一统进程中重要节点的历史场景,生动展示了秦文化与楚文化逐渐融合、统一于汉文化并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过程。考古工作者不仅希望弄清研究群体的来源、族属等问题,还希望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及古人的生活细节。郑家湖墓地出土了较多植物遗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从事植物考古研究的姚凌博士介绍,M225、M274、M277墓均发现遍布棺底的水稻。“数量至少在上百斤”,姚凌说,将粮食铺于棺内的现象并不是首见,距离该墓地约3000米的云梦睡虎地墓地,也曾发现棺内铺有一层厚约3厘米的粟。他称,这些水稻均是未脱粒的,可能是墓主生前的主要食物,死后陪葬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也可能为了防潮防臭,是一种特定葬俗。郑家湖墓地还发现种类丰富的坚果、水果等的果实和种子,板栗数量较多,另有甜瓜、桃、苹果等。一件漆奁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盒红枣,个个颗粒饱满。姚凌称,这些遗存一方面反映墓主生前喜好,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当时周边的植物生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玉璋教授团队对M276墓出土的两件蒜头壶做有机残留物检测时,发现该容器可能盛过某种果酒,有趣的是,墓葬确实也有苹果属植物遗存出土。这为先秦时期的酿酒技术和种类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此外,水样分析、寄生虫检测、同位素分析等,为了解古人卫生状况和饮食习惯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人员对11座墓葬开展研究,从8座墓葬中人骨骶骨部位提取到寄生虫虫卵,感染率达81.8%。项目负责人称,这可能与当地人多食含有寄生虫的淡水螺类有关联。本次考古还发现亚洲最早的下颌骨恶性肿瘤个体病例(M346),填补了亚洲地区古病理学相关发现的空白。考古团队对漆木器和纺织品等脆弱文物重点保护,特殊样品整体提取后,移交实验室保护、研究。此次饱水墓葬有机质文物的提取,得到荆州文保中心的现场、全程指导,木觚、遣册等运到文保中心及时脱水保护,珍贵文字材料得以重见天日。为让400多件/套漆木器得到有效保护,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李澜和考古队一起,及时做好预案,紧急开展脱水、清洗、补配、打磨、上漆等系列工作。由于这批漆木器数量大,价值重要,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梦工作站已在当地揭牌。中国丝绸博物馆周旸研究员检测发现,该墓葬出土丝绸种类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检测发现,棺椁中的编织物包含有竹席、苇席、草席等多种;西北大学唐丽雅教授团队鉴定发现,不同等级的墓葬,棺椁选材不一。据介绍,出土“中华第一长文觚”的M274墓,棺椁选材为较名贵的梓木,从侧面表明墓主身份较特殊。与木觚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石砚,推测墓主可能是有一定文化的下层小吏,觚文内容可能映射其思想倾向。图/长文觚
扩展讲座:文博名师杜对对《活起来的书法史》“暴富就靠一只觚”
“考古工作就是要梳理文物和遗址背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多学科合作,让我们可以更多元、更细致、更鲜活地了解中华大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罗运兵说。
编辑/楚小游
来源/湖北日报
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发/湖北文旅之声
本名杜浩远,堂号三鑑堂,字子博,号妙耳、妙耳山人
90年生于天津
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物鉴定专业
师从文物收藏家、鉴定家杨休先生学习书画鉴定
师从著名画家贾宝珉先生学习京津画派花鸟画
师从金陵派古琴家桂世民先生学习古琴
师从著名评书家袁田先生学习评书
16年起从事文物鉴定拍卖、书画教学、博物馆策展及课程培训等工作
受聘为学府考研文博专业讲师
受邀在多个网络平台举办文博讲座及课程
现在北京开办为净斋艺术工作室
教授书法、国画、篆刻、古琴等传统艺术
为净斋课程体系
国画:开设“写意花鸟基础”(一学期)、“写意花鸟进阶”(若干学期)、“工笔花鸟基础”(一学期)、“山水基础”(一学期)、“山水进阶”(若干学期)
书法:开设“书法基础”(一学期)和“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进阶课程(若干学期)
古琴:开设“初级曲目”(一学期)和“中高级曲目”(若干学期)
篆刻:开设“篆刻基础”(一学期)和“汉印”“古玺印”“流派印”等进阶课程(若干学期)
游学:不定期举办美术馆、博物馆重要展览游学课程
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公众号
·END·
妙耳鉴珍文博·文物·文化
书法·国画·古琴·篆刻·考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