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一家环保公司把整个工程做到“零”排放?真够扯淡!

化工小哥 化工707 2018-06-16


【本期内容,由上海神农冠名播出】


小7:化工界“环保”热度一时半会降不下来,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巨额的环保投资难以承受,只好能省就省。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想让一家环保公司把整个工程做到“零”排放,那简直是扯淡



以煤化工这个细分领域举例,业内人士分析得非常透彻!


煤化工产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频频爆出,这些项目也因此被环保部门给予了各种通报。“违法排污、高浓度含盐废水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空气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等等等等,可谓层出不穷。而针对这些污染问题,很多业内人士和企业都将矛头指向了低价中标。


小7也是刚刚知道,过去的低价中标说的是“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现在只要一提低价中标,肯定是说这工程当中藏了什么不可见人的猫腻……


生产企业有什么苦?

什么苦?

什么苦?



据称,“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当时没有成熟的除废技术(包括:废水、废气、废渣),而国家又要求工程达到零排放,而且工程当中的环保投资占比不小,占到项目总投资的5%~8%,其中水处理的投资又大约占到整个环保投资的三分之一,这让不少企业感到压力很大,难以承受,所以只好从环保技术装备上压价。


这样一来,项目成本就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报价自然也少了许多。“环保高压政策”和“低价中标”原则,让不少企业宁愿割舍好的除废技术,也不愿花这个钱。在神华宁煤煤化工零排放项目EPC总承包招标中,国内企业的标底都在3亿元左右,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法国威立雅公司的报价是8亿元的水平,最终第一次招标被宣布流标。


在这样一种市场背景下,虽然国外企业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信心,但走高价路线还是让他们败下阵来。


也是因为如此,煤化工环保陷入了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有的生产企业更是不愿意出资,而是逼着环保垫资。这意味着中标的环保企业需要承担所有风险,投入巨资才能得到项目。但实际情况是,有的项目后期追加的除废费用几乎接近中标价格。


环保企业好做吗?

好做吗?

好做吗?



大多数环保企业都急于拿到业绩,要在一个新兴市场打开局面,低价竞争则是最快的通道。


煤化工水处理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多,比如渗透膜、电渗析等,现在每个技术都不是很成熟。而零排放是整个体系的零排放,也就是说从气化炉开始算,一直到最后的固废处理,这个体系牵扯了6到7个专业。当下,还没有哪个环保公司能把整个体系做出来,需要很多公司一起做。


在各方面除废技术不成熟的前提下,许多环保公司都是把各种技术组合起来,根本做不到各单元技术之间的匹配度吻合、有效衔接的程度。还有的环保公司把工程建设完之后,调试3年都没调好,干脆不要尾款,直接跑路。


另外,由于低价中标的环保企业必须靠有限的资金完成项目建设,所以出现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工程质量问题就不足为奇了。据了解,有的环保企业使用了不合格的水下设备,每次出故障,都要把水全部排空,这给生产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小7:有网友说,应该定期公布黑名单,低价中标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在推行低价中标的过程缺乏配套措施。有业主单位说,国内的低价中标原则本身就会误导一些投标企业,国外做环保,绝没有一个低价的,国外企业认为环保就应该高价。


【来源:《中国煤化工》(杂志)

化工707评论编辑整理】


7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参与讨论?

下载化工707APP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