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妹子穿小一号的牛仔裤,老司机看完也收不住
商场里,卖不掉的“衣服”都去哪了?导购员不会说,内行人却都懂.
从齐白石到黄永玉,集齐33位巨匠,中国邮政的瓜大了……
骗P天花板?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私募老总开滴滴,银行高管家里蹲,谁说金融民工没有“35岁危机”?
Original
你的毯叔
毯叔盘钱
2022-01-17
收录于话题
#金融民工
21 个
#中年危机
3 个
#金融故事
129 个
#35岁危机
2 个
点击
卡片,关注毯叔走起
金融圈到底有没有所谓的“35岁危机”?
作为一个身在金融圈的中年人,我最近常常被这个问题拷问。
一方面,每每提到互联网行业令人闻风色变的35岁危机时,总会有人说,还是做金融好——
资源型行业,越老越值钱。
可另一方面,频频被推送
“35后我从金融行业无奈离开”、
”曾是风光不二私募老总,今是滴滴司机,尝尽人间烟火,不得不佛系的老王道出金融人的中年危机”
之类热门文章时,我也着实感到唏嘘。
因为,最近这些年,我身边这样真实的案例就有不少,而且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在非银金融行业,有条非正式的职场鄙视链:
私募>公募>投行>销售>量化>研究>中台>风控/审计>后台。
(当然,监管机构不在此链条能hold住的范围之内)。
从这个链条可以明显看出来,私募是位于整个链条最顶端的。
原因无他,钱多啊。
而前文中提到的最近很热的
"不得不佛系的老王”
就曾经是这样一位行业顶端大佬。
图源:
不得不佛系的老王
2015年4月,这个北京高校金融专业出身,在中行干了15年,又在上海银行升到部门副总的金融才俊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私募公司——北京华瑞星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
公司注册资本
3000万人民币
,发行过四只产品,
管理资金8000万元
,
在私募的蓝海里,财富的几何倍增长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一切终止在2017年。
那年,A股波动率创历史新低,149只股票被腰斩,乐视陨落。
老王的私募公司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进行了股东变更,他被扫地出门了。
我查了下,中基协上老王的公司确实显示状态异常,原因是未按要求进行产品更新或重大事项更新累计2次及以上。
图源:网络
总而言之一句话,
人过中年,48岁的老王失业了。
金融大佬怎么可能失业,再找一家不就好了么?
你这个想法老王开始当然也有,所以他拿着堪称完美的简历到处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面试对答如流。
但诡异的是,一家公司都没录用他。
“后来我分析,可能到了我这个年纪,聘用我当普通员工吧,人家也觉得我不愿意,聘用我当高管吧,人家又不缺,所以我始终没找到工作。”老王这么总结自己。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他之前借给朋友的一大笔钱要不回来了,因为朋友出事进了监狱,深陷债务危机,又要养家糊口的他不得不想办法马上赚钱,拼命赚钱,这才开始做滴滴司机。
图源:不得不佛系的老王
做滴滴司机辛苦么?和曾经把酒言欢畅谈局势的私募生涯相比,确实挺辛苦。
老王就曾在自己的自媒体视频中提到,为了完成早高峰的目标:赚够200元,他早上6点就出车,但1个小时过去了都没接到单,只赚了6块的调度费。
那为什么还要选这个蓝领职业呢?除了无奈,更多还源于金融人的精打细算。
“其实对于我们中年来讲,最最要命的用句金融的话说,就是现金流。无论你这个行业的好坏你职务的升降,最终决定的事情,就是你得有进项。”
图源:不得不佛系的老王
滴滴到达一定级别后每天都能提现
“我今天跑一天挣了400块钱,明天一早我就能把这400块钱取回来,这种踏实感是中年人最需要的。”
图源:不得不佛系的老王
看到这,你肯定正沉浸在故事的前半段哀叹,但我建议你也关注下主人公的真正结局。
比如,曾经被迫当了网约车司机的老王,就踩上了19年视频自媒体的风口,
如今已经成功转型为自媒体大V,头条和抖音的粉丝总数接近30万。
网约车的每月一万多收入,再加上自媒体的变现收入,虽然和做老总时年薪百万还有差距,但也帮他解决了经济危机,并找到了社会价值。
曾经的私募王总,现在变成了王师傅,这样的“中年危机”,是危险,但我觉得也是机遇。
当然,不是谁都能像老王一样破局。
我的老同学老马运气就没那么好。
前阵子聚会,一见面他就大吐苦水。
老马和我一样大,36了,毕业后就到商业银行干了近10年,2017年,看不到晋升希望的他,跳槽到了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职位为总经理助理。
负责公司制度的完善,创建公司风控体系,建立销售团队,培养各部门管理人员,制定公司全年销售计划等等。
图源:《华尔街之狼》
职位挺高,公司听起来也处在风口,可其实摘掉金融科技的帽子,内核就是P2P。
一帮野路子的人聚到一起,哪里有人管什么制度,什么风控,干了2年,老马成绩没出多少,身体却被996给拖垮了,最后生病住院,只能辞工休养。
养了半年,疫情又半年,去年下半年老马身体康复想出来上班,可投了不下100份简历,银行、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却没收到一个面试邀请,搭理他的只有保险公司,小贷公司和三方财富公司。
这也不能怪公司,他最想回去的银行里,风控体系和P2P是两个极端,企业文化和内控要求严格拒绝P2P经验的人,我们谁给他内推都没用。
而其它的券商,资产管理公司,但凡带点国有属性的,也对这个行业的人避之不及。
老马是人才,业务一把好手,人也努力拼命,甚至当年他的选择也是顺应时代趋势的优势转型。
可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我奋斗,还要考虑时代的进程。
图源:《半泽直树》
35岁以上的金融中年人,10年前入行,赶上了中国4万亿,美国10年大牛市,房地产谷底,金融行业大发展,全民创新创业这些历史性机遇。
可如今也不得不面对监管趋紧,国家去杠杆,2008-2017金融黄金10年的结束,和P2P业务全面清零互金时代的落幕。
只是不巧,这个时间对应的正好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阶段。
这算中年危机么?
在老李看来,简直太算了,他已经在家里蹲不下去,开始接受三方财富公司的Offer,先干上再说。
可如果说这就是中年危机,那我只能说还是从前的日子过得太轻松,easy money赚的太容易了,毕竟坐在高速前进的列车上一路狂飙,谁也舍不得到点下车。
而如今红利不再,机会缩紧,一切打回原形,如果没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恐怕中年危机才真的要来了。
如果你认为,“一睁眼周围都是依靠你的人,一回头背后却空无一人”这是中年危机。
那你真的too young too naive了。
在我看来,随时被清退的不安全感、拖家带口的疲惫不堪……不过是一种表象,
中年危机在很多时候,反而来自于你的“确定感”。
对,就是那种在职场上混了很多年,已经明确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哪些事干了就会有风险的确定感。
这种时候,面对任何变化的风吹草动,你都会草木皆兵,内心打鼓:
一方面:“我到底要不要尝试?这事对我利大弊大?我走了万一后悔了是不是就回不来了?”
另一方面:“如果现在不改变,我是不是就要忍了,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
这就是中年的可怕:你早已看透了变化,却不敢拥抱它。
图源:《宽松世代又如何》
我的另一个朋友“胡局”就是这种典型。
身在某央企财务部门,一直在体制内安稳体面做甲方的他,是我们所有人羡慕的人。
什么江湖险恶,什么颠沛流离,我们金融民工的苦,他全都没吃过。
没想到,最近也遭遇了中年危机。
这种危机是什么? 就是和公务员面对的难堪一样——
如果你40岁还混不到一个处级编制,未来的职业生涯不容乐观。
图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胡局”就是这样(当然这只是我们给他起的外号),今年38了,还没提副处。
前几年年轻提不上,后来岁数上来了,上面又下来个领导强调干部要年轻化,提拔要划年龄线。
时运不济,每次临门一脚都没踢上,一来二去他就被剩下了,而且在未来可预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被剩下。
我知道你会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混不上领导岗位,走就好了啊。去体制外的金融市场重新证明价值去。
但其实,最真实的选择是,大多数中年人都不会走。
是他们能力不够还是身体素质不行?
都不是。
只是在体制内呆了太久,跳槽或换行业的成本都太高了,家庭和人生的羁绊也太多了,不确定的未来不敢碰了。
图源:《武林外传》
不是没有民营机构找过“胡局”,开出的薪水看着也很诱人,可面对不确定的空头支票,他想来想去,内心几经煎熬,还是放弃了。
对拥有的东西不敢放手,对新给的机会诸多计较,整个人纠结来纠结去就活拧巴了。
只会一边混着一边抱怨,变成了得过且过的油腻中年男。
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机。
所以,金融圈到底有没有所谓的“35岁危机”?
有,并且比很多行业更加明显。
原因是什么?
1,机构之间的竞赛排名制度愈演愈烈,让更多人面临淘汰危机。
2,知识结构、业务模式和行业发展太快,造成跟不上节奏的人加速淘汰。
3,领导日趋年轻化,让年长的员工失去了升迁机会。
当然,这都是客观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
还是来自于社会财富剧烈增长带来的强自我期待与越来越内卷的金融行业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在做加法的金融民工和一直在减少的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
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高学历,能力强,入行就被行业赋予了无限光环。
可这样的人到了中年,当遭到外部冲击时,内心撞击的剧烈程度,也要远高于他人。
他们依然有明确而清晰的野心,对失败的恐惧却与日俱增。早已经习惯了旁人的喝彩,对人生的确定性开始万分痴迷。
图源:《半泽直树》
患得患失是错,谨小慎微也是错。
后方追兵无数,前方却无人引路。
35岁危机就是这么真实且微妙存在的。
但是,如果你一直想着这些危机,纠结这些危机,想着怎样才能躲开这些危机,你的人生基本也就挂了。
要我说,只有把这些社会强加给你的概念和定义从脑子里彻底移除出去,继续做你该做的事,过你该过的生活,你才能不被危机打扰和纠缠。
现在社会上不是流行“普通学”吗?
金融人也一样,把金融看作一份普通工作,把危机当做一场心理建设,放低自己,一切归零,方能迎着风浪蹒跚前行。
毕竟在刀光剑影的金融圈,弱小和时运都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碍,傲慢才是。
全文完,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看到我的文章,请一定给本文
“点赞”、“在看”、“分享”
三连,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微信里。认识这么久,我可不想丢掉你。
#今日互动礼物#
↓↓↓
《预见未来:双循环与新动能》
实体书
当下贸易摩擦黑天鹅乱飞,金融经济体系债务灰犀牛迫近,如何化险为夷,擒获新时代新经济之独角兽,本书带你指点未来投资迷津,破解巨大货币幻觉,值得一读。
老规矩,我会在本文
三连(留言+在看+分享)
的童鞋中抽出
5位
,包邮送出本书,欢迎大家留言。(获奖名单将于后天12点,在此文章留言区公布)
你也许还想看:
那些年拼命离开金融圈的年轻人,现在又拼命回来了……
人口红利or人口诅咒?刚刚公布的中国人口数据,正在影响年轻人的未来
一张图揭秘在券商、银行、保险工作的区别(终极真实版)
向毯叔咨询
金融求职
相关问题
添加毯叔微信
uncletan2019
预约1V1付费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