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2017-05-24 明仁城规设计院


科技部 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关于印发《“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社〔2017〕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各有关单位:
    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等总体部署,为明确“十三五”期间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技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定《“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科 技 部    国土资源部    水 利 部
    2017年5月8日

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方向迈进,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长期以来,矿产、能源、水和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减排压力巨大、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等严峻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是我国资源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与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资源领域产业创新发展,抓住科技革命契机推动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行业向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绿色发展,保障资源供给安全,更加高效、安全、清洁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为更好地引领资源领域十三五科技发展方向,培育和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相关国家、行业层面的规划内容,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结合资源领域十三五技术预测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按照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设计思路,全面统筹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培育科技领军人才,解决制约保障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加强科技任务超前部署,制订本规划。本规划涵盖的资源类型包括水资源、能源资源(煤炭、油气)、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盐湖等)和土地资源等。

一、形势与需求

(一)国际资源领域科技发展形势

世界资源领域科技发展正在从单纯地注重资源的勘查开发逐步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正在不断开拓新的资源领域, 逐步从地球表层走向深部, 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开发成熟区域走向难进入区域;同时信息、材料、生物等新技术正在不断与资源领域融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1. 水资源综合利用

国际上在需水管理与分行业深度节水技术、循环用水与近零排放技术、非常规水源安全经济开发与利用技术、生态用水配置与环境友好水工程技术、水资源智能化调度与管理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在综合节水方面,发达国家实现了单项节水技术向行业多环节和区域多行业综合节水发展、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先进国家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在生态用水配置与环境友好水工程方面,发达国家尤其重视水资源生态功能保护与修复的研究,强调水环境治理的源头调控措施。在保障重大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方面,国外创新了重大水工程调度理论与模式,建立了较系统的工程安全评估、风险分析、除险加固、应急管理技术体系。

2. 资源勘查

国际上航重物探已广泛用于深部资源勘查,大陆成矿的深部过程和规律逐渐深化,深部地球勘探已达5000—6000米。

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成矿环境、地球过程对成矿系统形成与演化的制约成为研究热点;发达国家在航空地球物理传感器技术、航空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大深度时间域航空电测测量技术、快速移动和超低干扰平台技术、综合数据处理与三维解释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油气资源勘查方面,以直接烃类指示与低频伴影研究为主的低频勘探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集建模、数值显示与虚拟现实于一体的油藏软件广泛应用。

3. 能源资源开发

世界主要国家均把能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

在油气资源方面,先进国家推动采油工程向智能化、低能耗、实时监测、安全环保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以无水压裂、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智能井、带压作业和高压气藏安全生产控制等为代表的采油工程新技术与新装备,深探测随钻成像测井技术实现了水平井钻进精确定轨和精细油藏描述。在煤炭资源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先进采矿国家强调资源可持续开发及生态保护,一是注重采前的环境评估与监测,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完善,矿山三废排放少,环境和生态损伤小,生态修复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成熟;二是大型矿山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设备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三是煤炭产品质量高,主要产煤国入选率达到90%以上,洗选装备领先,褐煤开发和发电一体化等低热值、低阶煤利用规范成熟。

4. 矿产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发达国家影响着世界矿产资源科技的走向。

在金属、非金属、盐湖资源方面,矿业发达国家开展2000m深竖井开采已为常态,南非金矿已建成4000m深竖井。芬兰、加拿大、瑞典等先后实施了智能化矿山无人化矿山的建设。先进国家注重绿色选冶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矿冶装备的大型化与智能化,开发的绿色浮选药剂种类和牌号远多于我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成熟度高,非金属资源加工装备已实现专属化。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0%,部分金属循环利用比例超过90%;通过综合治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矿冶废弃物源头控制,废水回用率在90%以上,冶炼渣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城镇矿山开发技术、装备及标准研发的引领者。

5. 综合资源区划

发达国家自然资源评价与动态监管、国土空间规划与综合整治的理论与实践均处于领先地位,在资源评价方法、回归自然整治模式、全球视野的国土开发格局一体化构建等方面均有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实践。欧盟的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技术趋向多元化、综合化和生态化,日本通过六次国土综合规划不断创新规划理念、方法,美国、德国等在矿区复垦水系整体治理、水土协调利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北美和欧盟先后建成支撑资源分析与监管的基础数据框架。

(二)我国资源领域科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资源领域技术水平已经形成了领跑并跑跟跑并存,比例相当的基本格局,具体来说一是资源禀赋特性决定了我国整体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仍面临低品质资源开发的挑战;二是大型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关键和成套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开发的关键核心部件的国外依赖度较高;三是与环境协调的资源绿色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技术水平等亟待提升。

1. 水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水循环认知模式与水资源配置方法、泥沙基础理论、筑坝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诸多关键技术与设备依赖于进口、水资源智能测报与控制技术滞后于管理需求、生态友好型水工程技术与材料落后。

综合节水方面,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开发了成套节水技术及产品设备,初步实现了由单项节水向综合节水的转化。然而,我国高用水行业节水工艺、城市输水管网漏损控制尚不成熟,重点节水产品和设备多以模仿或引进生产为主,高效节水等关键设备和材料、多项节水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水资源综合调控方面,我国形成了以水量水质联合调控、水资源配置与实时调度相耦合的技术系统,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合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探索并建立了长短嵌套、滚动修正的水资源多目标调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然而,我国在水循环多过程耦合、尺度匹配等基础研究方面比较薄弱,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配置、水库群联合调度等方面明显不足,水资源监控技术、智能水网等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河湖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形成了基于水体生态修复、河网面源污染控制、底泥治理的湖泊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基于人工湿地、面源污染控制、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体系,以非平衡输沙、高含沙水流运动和水库泥沙控制理论等为代表的泥沙学科理论体系,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以及生物—物化联用技术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体系。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及安全运行方面,坝工结构设计、基础和高边坡处理、大江大河导截流、高水头大泄量泄洪消能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较系统的200m级以上高坝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世界最高拱坝、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高碾压混凝土坝的建设,特别是三峡、小浪底、二滩等一批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先后建成并正常运行,标志着我国筑坝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国水工程除险加固技术、环境友好建设技术、生态水工技术、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2. 资源勘查

具备从跟跑并跑的技术研发潜力,碰撞造山成矿理论研究领跑国际。但资源勘查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仪器装备在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方面差距较大。

金属矿成矿地质理论和成矿规律方面,建立了大陆增生—碰撞造山、陆内造山等区域成矿理论框架;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完善了大陆成矿体系的理论框架;证实陆内俯冲是控制大型矿集区形成和分布的重要深部因素;胶西北金矿集区超深部综合地质研究为我国深部矿床成因学研究及勘查找矿提供了极好的基地和范例。

矿产勘查技术方面,自主研发了捷联式航空重力仪、三轴航磁梯度仪和航空伽马能谱仪;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了宽频带高精度电磁传感器、地面大功率多功能电磁系统、地面高精度重力测量系统等。然而,我国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在成岩、成矿实验、成矿过程的数值模拟、成矿环境、成矿过程研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油气资源勘查与勘探方面,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油气藏分布预测、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以百万道地震仪为代表的陆上物探装备技术迅猛发展,自主研制了G3i地震仪、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同时,我国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国外,高精度油气勘查与勘探关键技术装备与国外差距较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与勘探起步晚。

3. 能源资源开发

近年来,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仍面临核心技术及装备对外依赖度高、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开发技术有待进步等问题。

油气资源开发方面,钻井、测井技术与世界水平相当,采油技术及装备可以跟跑国际,地面管道工程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煤层气与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突破。例如,研制成功12000m顶驱式石油钻机等重大装备;形成了随钻声波测井、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等核心技术,二维成像测井装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精细分层注水、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地面管道工程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构建了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成功研发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抽采技术、井下煤层气抽采技术与装备,形成了晋城、两淮、松藻3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技术体系和模式。然而,我国钻机及采油配套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低,大型管网调控与仿真技术受制于人,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建库技术、低产低效油田集输处理技术尚不成熟。

煤炭资源开发方面,建井技术、高效开采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整体处于工艺领先、装备跟进的水平。一是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展了煤矿重大地质灾害与动力灾害防治、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煤与瓦斯共采、无人化开采、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煤田地质勘探与矿井地质保障技术体系逐渐成熟。目前可查明1000m深度以内落差3~5m以上的断层和直径20m以上的陷落柱。三是冻结、钻井、注浆等特殊凿井技术进入国际领先水平。冻结法凿井技术最大穿过冲积层厚度达726.42m,钻井法最大钻凿成井深度达660m,最大立井深度1300m。四是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取得新突破。14~20m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600万吨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千万吨级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示范取得成功。五是东部地区三下压煤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以及西部矿区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六是煤炭分选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煤炭入洗率达到62%,开发了直径达6m的柱式煤泥高效分选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洗选装备。但是,我国煤矿大型装备整装制造水平不高,绿色开发矿区的比重较低,煤炭洁净化度低(洁配度25%)。

4. 矿产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

近年来,大直径深孔采矿、大型露天矿用开采装备等共性关键技术/装备显著提高了采矿的强度与安全性,复杂低品位多金属资源选冶技术取得了进步。但是,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装备智能化研发刚刚起步,资源综合利用率比国际水平低20%左右。

矿产资源开采方面,我国深部、复杂矿体采矿及无废开采技术进展显著,大直径深孔采矿等共性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采矿的强度与安全性,并建成了不建尾矿库、不建废石场的近零排放示范矿山。我国自主研发了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自卸汽车等开采装备。

金属资源清洁开发方面,低品位铁矿选矿新技术降低了入选边界品位,使铁矿经济资源量扩大近百亿吨;铝土矿选矿拜耳法技术,使入选铝硅比从7下降到4左右,扩大了铝土矿资源的可利用范围和技术经济性;金川铜镍钴资源三炉共用冶炼工艺技术增加资源量24.9%;我国自主研发的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提金技术、原矿焙烧预处理提金工艺解决了占我国黄金资源四分之一左右的难处理金矿石开发问题。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我国建成了充填开采、无尾矿库、无废石场的无排放示范矿山,有效保护了矿区原生态。选矿回水的适度处理—分质回用技术和尾矿水深度处理—全部回用技术大幅提高了回水的利用率,实现了节能减排。

5. 综合资源区划

我国提出了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理论,形成了空间分析、智能分区、动态模拟技术,在国家多规合一和区域规划试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研发的矿区土地复垦技术、退化土地整治技术、盐碱地整治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但我国在相关研究方面缺乏研究深度和原创性成果。

(三)我国资源领域科技发展需求

十三五时期,我国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进能源革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关于保障水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等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行业层面战略规划均资源领域十三五科技发展提出了需求,为资源科技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方向,将推动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蓬勃发展。

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主要矿产品仍有强大而稳定的需求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处于工业化后期及城镇化加速期,对矿产和能源仍有强大而稳定的需求空间,需求尚未饱和,且将长期存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速在7%左右,距离3%-4%左右的稳定增长区间还有较长时间。未来,既要注重大宗资源量需求的安全,又要注重优势资源质供给的提升。目前,我国大部分基本金属、石油等资源,由于国内储量有限,将长期依赖进口,涉及到国家战略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而在我国具有优势储量的稀有、稀土和非金属等资源,因产业链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高附加值产品被国外巨头长期垄断,有效供给短缺。

2. 保障资源供给安全,必须调整资源供给结构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资源领域供给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煤炭资源面临着产能过剩,油气、矿产等资源面临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

从能源资源来看,我国已进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十三五期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继续下降,应合理调整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基础地位,并通过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革命,促进煤炭资源由相对粗放开发向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开发转变;目前我国油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石油年产量仅能维持在2亿吨左右,常规天然气新增产量仅能满足新增需求的30%左右,应加强常规油气、煤层气、页岩气、铀等新型能源资源的勘查;从矿产资源来看,据预测,2020年铁矿石需求量为9.2亿吨,铜需求量为1300万吨,铝的需求量为3500万吨,铅需求量为630万吨,锌需求量为780万吨,稀土、铀矿等战略性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国内供给尚存在巨大缺口,应加强稀土、锗、铟、镓、石墨等新材料矿产勘查,稳定支持铜、镍等短缺矿产和锡、锑等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完善国家铁矿石战略保障体系。

3. 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应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我国生态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资源行业向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绿色发展方向转型迫在眉睫。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日趋恶化,水资源利用低效,废水循环利用率低(65%-70%);40%的煤炭由于高水、高硫、高灰等原因得不到合理利用,商品煤洁配度为25%(美国达到60%);每年尾矿或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超过300亿吨,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在4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国土空间开发失衡,区域和城乡差距继续扩大,部分地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匹配。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期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如何促进这项工作是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发展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 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将推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技术的广泛渗透,将带动资源领域发生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为拓展新兴矿产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例如,美国页岩气革命引领了全球石油技术革命,推动了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能源的自给,改变了全球能源格局;德国工业4.0计划以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产品将面临挑战;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大力推进了两深一非(深地、深水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勘查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促进了冶金技术的发展;煤的清洁化技术推动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低碳排放。

资源产业是基础产业,处于产业链前端,发展方式和技术装备相对传统和粗放,亟待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在保障供给安全的同时由相对粗放开发向集约绿色转变,助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5. 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贫化,难采选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国内主力资源在使用,资源对外依赖依然严重,安全保障压力巨大。据统计,铁、铝、铜、镍、钾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均已超过70%,石油对外依存度也超过50%,我国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当前,全球矿产品生产和消费重点不断进行区域转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的主要成矿带,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相关产业增长空间和需求空间巨大。我国在立足国内保障供给的基础上,应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产能转移与技术输出,由单一资源开发、产能合作向技术转移、产业合作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规划。面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超前布局科技发展规划,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统筹配置创新资源。按照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设计思路,在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进行任务部署,坚持自下而上的自主选题和自上而下的战略引导相结合,加强问题导向的综合交叉研究,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学、技术、装备与产业间的深度融合。

创新规划方法,强化战略规划基础研究,注重与战略新兴高技术的融合。规划过程中注重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在技术预测基础上,牢牢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竞争格局变化,开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强化与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融合,充分体现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二)总体思路

创新驱动——树立科技决定资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资源的理念,全面深化资源领域科技改革,强化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绿色发展——加强绿色矿业技术创新,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资源产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重视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集约利用——坚持节约优先,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开展矿产资源高效转化与清洁分离,持续提升资源产品品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合理控制资源消费总量。

安全保障——着力提升资源勘查能力,扩大资源储备,提供资源自主保障水平及其开发利用的本质安全;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海外的能源资源与产业合作,保障供给安全。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针对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和海外资源开发现实要求,注重加强资源、能源与环境等多领域、多产业的高度融合,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深地勘探、绿色开发、智能装备、综合协调等为重点,在水土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勘查、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煤炭资源绿色开发、矿产资源清洁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综合资源区划等方面,集中突破一批基础性理论与核心关键技术,重点研发一批重大关键装备,构建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建立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平台、工程转化与技术转移平台、工程示范与产业化基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逐步形成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源科技创新体系,为新常态下国家战略的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示范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形成50亿m3的水资源当量效益,国家和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点示范区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支撑国家水资源管理红线控制目标实现;

——土地资源安全利用方面,通过土壤的保育与安全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技术与标准体系,明确我国所需要维持的耕地资源红线,创建土地资源安全工程;

——资源勘查方面,研发一批深部矿产勘探急需的装备,主要装备取代国外产品,市场占有率大于80%;实现深部3000米勘探、5000米勘查和资源评价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体系;

——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研发一批高效自动化钻测录井与采油技术和装备,主要装备取代国外产品60%以上,形成油气高效安全集输储运体系,建成示范区。攻克一批深部复杂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在油气增加储量和提高产量方面的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方面,基本解决大型煤炭基地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开发的科技瓶颈,煤炭开发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面提升煤炭洁配度水平,商品煤洁配度超过50%,80%以上的低品质煤退出市场或实现洁净利用;

——金属资源清洁开发方面,突破1500m深井开采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建立矿产资源绿色、智能、高效开发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一体化绿色选冶、矿业生态修复和保护体系,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发展;

——重要非金属资源开发方面,实现大宗和共伴生非金属矿产资源、盐湖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与高值化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攻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建立矿冶固体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形成建筑垃圾和道路废弃物资源化高价值回收再利用技术及资源化产业链

——综合资源区划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国土优化开发、国土综合整治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资源大数据平台;

——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方面,凝聚海内外人才的带动示范作用,汇集创新力量,培养10个左右国际一流的资源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学科交叉。建设50个左右国家级资源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领域、行业或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国际合作方面,构建人才、技术、资源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统筹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推进实质性合作研究,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更好参与国际(地区)科学合作的开放创新环境。立足国内、拓展海外,建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互补体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