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千载忆伟人——1958年春毛主席视察都江堰

2018-02-21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所发文章不代表本号的意见,仅作陈列,便于大家批判阅读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稿!

投稿邮箱 :dongbowhyjy@126.com

东博书院网站网址:www.dongboshuyuan.com

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阅读原文”,访问东博书院网络书店,本店利润全部捐献本公益账号

免责声明: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博文化研究院——————


毛主席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曾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他在百忙中也挤出时间视察了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城郊。建于秦昭王后期,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古堰不断得到改造和扩建,灌区逐步建成了一个引蓄结合,排灌渠道纵横,大小塘库棋布,渡槽凌空飞架,隧洞穿山引流的自流灌溉体系。都江堰展示了时代的风貌。


古堰获新生


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率领劳动人民凿离堆建成古堰后,川西平原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古堰逐年老化,未得到很好的治理和改造。光绪五年,《都江堰稳固安澜,各州县涸复田亩片》一文记载:“都江堰多年不修,江身淤塞过甚,水不顺流,故有被淹之处,即有缺水之处。”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四川,四川军阀割地称雄,连年混战不已,都江堰的整治更是每况愈下,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逐渐减少到200多万亩。特别是1949年底,国民党反动政府垂死挣扎,忙于阻止解放军入川,都江堰岁修逾期无人过问。川西平原面临着水旱灾害的严重威胁。


贺龙率军南下川途中,得知古堰岁修逾期消息,在戎马倥偬的情况下,一再开会研究岁修之事。他强调进城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抢修都江堰,把岁修延误的时间抢回来,这是毛主席党中央对人民的关怀。1950年1月1日成都军管会成立后,即下令抢修都江堰。1月3日,军管会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决定紧缩一切开支,先垫付3亿人民币(旧币,折合现在人民币3万元)作为抢修都江堰岁修工程费用。在战火纷飞的艰苦条件下,指战员们一手持枪一手拿镐,一面剿匪一面修堰。军民合力,同心奋战,按时完成了岁修任务。当年清明节前,都江堰举行了盛大的开水典礼。江水欢快地涌进内江,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向各支渠奔腾而去。都江古堰获得了新生。


话旧忆伟人


1958年的春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春天。


元旦刚过,白皑皑的瑞雪还没有化尽,灌县县委就先后接到四川省委和温江地委的通知:伟大领袖毛主席要到灌县视察都江堰。时任县委书记的陈彬和常委们被这振奋人心的喜讯激动得跳起来,都说这是灌县人民的幸福。为了毛泽东主席的绝对安全,县委开始了紧张的接待准备工作。


3月8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毛主席找人借来了《华阳国志》、《四川省志》、《灌县志》、《都江堰水利述要》等书认真阅读,还在书上批画了各种符号。为了让大家了解一点“天府之国”的历史,他还将《华阳国志》等书摘要,要会议印发供与会同志阅读。


3月21日,是灌县人民难忘的日子。这天春光融融。一大早,温江地委第一书记宋文彬、专员曹少克和灌县县委第一书记陈彬、县长王宝玉,以及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忠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离堆公园,迎候毛主席的到来。往日像流水一样的时间,今天仿佛凝固了。一颗颗激动的心在久久地等待着。


上午10时左右,几辆小轿车从成都金牛坝招待所驶出,沿成灌公路飞速地向西行驶。车窗外,一望无边的川西平原处处是跃进的序曲,整个农村更是生机勃勃。毛主席看着从车窗外掠过的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和金黄色的油菜花,眼神里流露出喜悦的目光。


约一个小时以后,轿车驶进了灌县离堆公园。毛主席乘坐的是一辆黑色轿车,地、县委等领导同志激动而热情地迎接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穿一套灰色中山服,严肃中带着慈祥。毛主席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坐进汽车,在大家的陪同下,向都江堰驶去。几分钟后,车到玉垒山山腰。玉垒山不高,叠翠如屏。山中,二王庙翘角飞檐,藏幽含绿。山下滚滚岷江奔腾向前。溯流而上,那就是当年红军走过的雪山草地了。


毛主席下车朝公路旁边走去。这里,可以尽览都江堰的雄姿。


毛主席环顾一下四周后,赞美地对大家说:“灌县是个好地方嘛,山青水秀哟!”说完,举起望远镜朝西北眺望,久久地一动也没动。隐隐约约的大雪山勾起了毛主席的回忆。大家默默地站在毛主席身旁,一声不响,唯恐惊扰了这伟大的历史回顾。


1935年,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咽草根吃树皮,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挽救 45 34811 45 15899 0 0 4826 0 0:00:07 0:00:03 0:00:04 4825了革命,挽救了红军。那是一段多么壮伟的历史呵!


岁月流逝,巍巍大雪山又仿佛聆听到了那气壮山河的吟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人民终于胜利了,雪山含笑,毛主席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毛主席把视线转向都江堰,一边观看一边询问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分水鱼嘴、人字堤、内江、外江和使用木杩槎截流等详细情况。听了大家的介绍和汇报后,毛主席关心地问道:“每年岁修给不给民工的钱?”说完,把一双洞察民情的眼睛转向李井泉。


“给的。”李井泉回答说。


毛主席想,这就好,共产党是要给工钱的,做了工不给钱还叫什么共产党?然后,继续问道:“修一次要多少工。”


“大概要100万民工。”


毛主席若有所思,这么巨大的工程,每年挖泥掏沙,全靠人挖运,劳动强度太大,用土办法怎么行,要搞机械化,减少人力,降低劳动强度。他对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忠说:“今后要想办法,用现代化的工程把泥沙控制起来。"


看完都江堰渠首工程后,毛主席没有去看二王庙,乘车回到离堆公园。公园西头是伏龙观,晋时为“范贤馆”,北宋初年,因传说李冰在此降龙治水,改为“伏龙观”。毛主席登上几十级石梯,步入伏龙观大门,沿回廊而进。行至宝瓶口,停住了脚步。



宝瓶口是凿开玉垒山伸出的延伸部分形成的口子,宽20米,是都江堰主要水利工程之一,内江的咽喉。它控制着内江的流量,是内江的天然闸门。内江经过这里流向川西平原,滋润着黑色的土地和生灵。四川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全靠了这股银水的灌溉。这里,水流湍急,涛声震耳,站在岸边,令人悚然。毛主席手扶木栏杆入神地俯视着。只见江水奔腾,浪花飞溅,像一条巨大的龙直扑离堆。之后,发出几声怒吼,折转头,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咆哮东去。


看着逝去的漩涡,毛主席抬起头,问道:“这里有多深?”


“有8公尺深。”


“有没有人下去游过?”


“没有。”


听了张建忠的回答,毛主席爽朗地笑了,他说:“我想下去。”


这真叫大家为难了。当然,比起畅游长江,小小宝瓶口在毛主席眼里又算得了什么。但因事前没有准备,为了毛主席的安全,大家只好缄口不语。毛主席看着大家为难的样子,转过话题,用手指看脚下的离堆问道:“这岩石会不会被水冲毁?”


“不会的,这是粒岩,很坚硬。”


“100万年以后会不会?”


虽然大家知道毛主席考虑问题从来是高瞻远瞩,但确实没有料到他会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过去大家确实没有想到过,也确实是个关系到川西平原的安全、关系到子孙万代幸福的问题。后来,党和政府把这个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组织灌区民工在这里施工,用钢筋混凝土把它加固了。


在伏龙观,毛主席还观看了沙盘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和都江堰灌溉区域图。毛主席弯着腰,看得很仔细,边看边听解说,不时还用手指着一个个水利工程询问。当张建忠介绍到飞沙堰溢洪排沙时,毛主席说:“这里修个闸不更好吗?”


大家很赞成毛主席的构想,异口同声地说:“主席考虑得很好。”说完,张建忠又指着内江向毛主席介绍说:“每年岁修,就在这里挖泥掏沙。”


“那100万年以后,成都平原的泥沙就没处堆了。”毛主席说得很风趣,说得大家都笑了。毛主席也爽朗地笑了起来。笑语声中,毛主席在大家的陪同下步出伏龙观大门。


中午稍过,毛主席在井福街一家饭馆用餐(今已建成幸福餐厅)。入座后,毛主席掏出一包香烟,给陪同的同志一人散了一支,气氛轻松自然。毛主席吸了一口烟后,稍稍停顿一下,问道:“你们四川啥子叫龙门阵?”


程斗南引经据典地回答,虽然有些拘谨,毛主席听后却很满意,点了点头,和大家拉起了家常。


同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起用餐,对县委领导来说还是第一次,总觉得有些紧张和不自然。毛主席却很随和,看看大家,诙谐地笑着说:“今天谁请客?”


李井泉说:“我请客。”


宋文彬接着说:“我请客。”


毛主席哈哈地笑着说;“还是我请客吧。”


遵照毛主席的意见,这顿午餐非常简单,主菜是豆花和回锅肉。


饭后,毛主席接见服务员和厨师张金良,和他们一一握手,表示谢意,亲切地对大家说:“你们辛苦了。”


毛主席到灌县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县城沸腾起来,人们像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井福街,把井福街堵得水泄不通。“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千万颗心激动地喊着,千万双眼睛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毛主席走到窗前,微笑着向群众频频招手致意。人们更加激动,伸长着脖子,争相望着毛主席,发自肺腑的声音,一阵高过一阵。


下午,毛主席离开灌县回成都。车刚驶出县城,毛主席看见公路旁的麦田里有几个社员在劳动,就叫车停下,走过公路边的小石桥,朝麦田走去。


这是灌县新城乡莲花社(今都江堰市幸福镇)。社员冉贵全第一个看见毛主席,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主席跨进麦田,绿葱葱的麦苗簇拥着毛主席。毛主席用手拨开麦苗,看见麦田里还有杂草,就和蔼地对冉贵全说:“要把草除干净。”冉贵全不好意思地点着头。


毛主席又问:“这么好的庄稼,一亩能收多少斤?”由于紧张,冉贵全一时回答不上来,毛主席伸出四个指头,说:“400斤吧?”


“差不多,每亩四百二三十斤。”这时,社员们都围拢来,凝望善毛主席。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和大家摆谈起来。社员们虽然有点听不懂,但感到格外亲切。


毛主席问:“割了麦子种什么?”


“种水稻。”社员回答说。


“水稻一亩能打多少斤?”


“600多斤。”


毛主席听了很高兴,对大家说:“400多加600多就是1000多,那可了不起哟!”领袖的赞扬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给了大家无限的鼓舞。


接着,毛主席又高兴地问大家:“粮食多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卖给国家。”


“卖给国家,你们赞成吗?”


“当然赞成!”社员们异口同声地说。


毛主席指着冉贵全,风趣地说:“我看你就有些不大赞成吧。”


冉贵全笑了,社员们也都笑了。


晚风轻拂,田埂上的蚕豆花儿散发出阵阵馨香。毛主席踏着田坎小路,快步地向一块嫩绿绿的的苕菜田走去。苕菜田里有几个女社员在摘苕菜。毛主席边走边问:“你们在摘什么哟?”


“摘苕菜。”几个女社员一边回答,一边奔向毛主席。


毛主席说:“我帮你们摘好不好?”说着,就跨下田,弯腰和社员们一起摘苕菜。社员们一个个都好像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要向毛主席说。毛主席一边摘苕菜,一边询问起了社员的生活情况。


天快黑了,社员们簇拥着毛主席朝公路走去。几个小学生无拘无束地紧跟着毛主席身边,毛主席看着这些天真烂漫的祖国的未来,微笑着从小溪边摘下一朵打破碗花花交给一位小学生,笑着说:“要打破碗哟。”小学生被逗乐了。


毛主席和社员们握手告别。社员们流着热泪,情不自禁地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坐进汽车,一只手从窗口伸出,频频地挥动着。汽车远去了,社员们望着远去的汽车久久地站着,爱戴伟大领袖的肺腑之声久久地在天空回荡。


当天晚上,莲花社召开社员群众大会,社员们一致要求将“莲花社”更名为“幸福社”,要永远不忘毛主席带来的幸福。如今,幸福社已发展成了幸福镇,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超过3亿元,群众生活水平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心愿化宏图


30多年过去了,毛主席的心愿变成了现实。


站在分水鱼嘴的嘴尖上,一座八孔大型节制闸矗立在眼前,这就是修建在外江口的外江节制闸。它调节着外江、内江和沙黑总河的排洪和用水。只需轻轻地按一下电钮,宽12米、高4米、重几十吨的铁向门便启闭自如,要灌能灌,要排能排。现代化替代了古老的木杩槎。现在的都江堰,真是“水旱从人”。近年来兴建了大小水库300余座,配套工程的中小型电站近千座,兴建的人民渠、三合渠、东风渠等渠道纵横交织。灌溉区域北达绵阳、射洪,南抵仁寿、青神,东至简阳、资阳,灌溉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由解放前的14个县市扩大到40个县市,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3倍。灌溉面积由解放前的280多万亩扩大到945万多亩,是新中国成立前的3倍多。1992年6月,又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都江堰第二期扩改建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飞沙堰液压启闭节制闸工程”,保证了成都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内江进水量的调节跨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毛主席当年视察都江堰站立的玉垒山腰,已不再是荒草和荆棘,一座古色古香的观景楼在万绿丛中昂首蓝天。游人熙熙攘攘,登楼远望,凭栏追昔,江流如潮,思念如潮。

感谢您的赞赏!


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 “阅读原文” ,访问东博书院网店。

本网店为公益性质,谢绝商业合作,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维护本公众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