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美冰岛·北欧历史笔记·航行在维京海盗出没的地方之三

2018-03-01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所发文章不代表本号的意见,仅作陈列,便于大家批判阅读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稿!

投稿邮箱 :dongbowhyjy@126.com

东博书院网站网址:www.dongboshuyuan.com

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阅读原文”,访问东博书院网络书店,本店利润全部捐献本公益账号

免责声明: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博文化研究院——————

第三章:大美冰岛
说明:冰岛是维京海盗移民之后的第二故乡,了解这里的环境有助于我们了解欧洲海盗文化产生的人类生存背景。这不是一组旅游性质的普通游记,而是笔者于2017年7月亲历挪威、冰岛、苏格兰等多个维京海盗时期留下重要足迹海岛的北欧历史文化调查笔记。

X


7月22日早晨,翡翠号邮轮经过苏格兰设得兰群岛,到达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这里非常接近北极圈。
冰岛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北极圈边缘。过去一直搞不清楚北极的概念,因为冰岛人和挪威北方人,都认为自己居住在北极。

查阅得知,北极地区有多种定义,通常指北纬66.34度以北的区域,即北极圈。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那么冰岛只有两只尖角踩住了地图上的北极圈虚线,无论是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还是冰岛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阿库雷里,都不在北极圈内。
 
北极地区也指七月份时的10℃等温线以北地区。从这个角度出发,整个冰岛皆在北极地区之内。

文化意义上的北极地区则更为广阔,包括了北极原住民的活动范围。北极地区现在生活着二十个民族,总人口约为两百万,围绕着北冰洋海岸四周的陆地、岛屿,足迹散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分属于五个国家:俄罗斯、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挪威和丹麦(格陵兰岛),范围大约在北纬60度至80度之间,主要集中于北纬60度至75度。如此一来,我们才去过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奥勒松、卑尔根), 设得兰群岛(柯克沃尔),都在此范围之内了。
公元9世纪之前冰岛一直都是无人居住的大岛,之后因为出现了第一位统治整个挪威的国王哈拉尔一世(约850-933年),实行重税制度,使得一部分维京人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逼到这里来长期居住,冰岛从此成为维京海盗的第二故乡。从海面向冰岛陆地望去,海岸线上除了现代化建筑,其余都是一马平川的不毛之地,真不知当地人如何生存!

去冰岛,是参加这次“特别航次”邮轮旅行的主要原因。我们对极地风景充满期待,心情兴奋。和在邮轮的其他停靠地点一样,我大姐早在北京时就准备好了上岸自由行活动计划,下船后立即联系冰岛当地兼职向导。向导是在当地生活工作的中国华侨,不仅嫁给当地人,而且把父母都接过来永久居住,对冰岛的了解和热爱远超一般中国人。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我们在各地欣赏到一般中国游客看不见的独特风景。
驱车直往北去,一路欣赏原野风光。虽是7月极昼之时,雷克雅未克的天空却时亮时暗,阴晴不定。

秀美,是对冰岛之美的亵渎。因为在大自然最大摧残重压之下所迸发出来的力量,原本就不是秀美一词可以包容得下的。冰岛是一个到处可以看见地平线的地方。多数地方有山峦而不见树木,有平原而不见泥土,灌木稀疏、苔草铺地,就连夏七月最温暖的时光,平均气温也只有摄氏10度。
冰岛的多数土地属于永久冻土带,七月夏季的平均气温和北极圈内差不多,所以只有接近地表一米左右的土壤可以解冻,一米之下就是季节性或永久性冻土。虽然有绿草在顽强生长,有野花在倔强怒放,却还是难以掩盖遍野的黑岩裸露,砂砾铺地。

行车途中,见到有些古朴的民宅偶然点缀在山腰之间,野性中蕴藏着人类的生机。这里有一种荒蛮绝地的生命之美,咄咄逼人。因为冰岛的地底下是常年冻土,地面又有常年强风,树根无法伸展,树枝难以成长,只有苔藓和地衣成为大地的植被薄裳,这就是所谓的“北极苔原”,在冰岛比比皆是,到处可以看见。

冰岛是北大西洋中脊裂谷所漫溢出来的岩溶,经过亿万年的堆积而形成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直接建立在裂谷火山岩之上,所以近处的草绿色丘坡和远处天蓝色的山脉互为映衬,大气磅礴,风景独特。我们在冰岛旷野见到最多的是玄武岩和安山岩,尽管有苔藓的覆盖,还是难掩重重的一片,令人恐怖地平铺远方。有些是黄色流纹岩,纹路如被水流冲刷而雕刻一般,层层叠叠,仿佛是以广袤大地为底座的盆景美石,很有气势。

冰岛所有的山峦顶部都是平的,因为地广,即便是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即便山上有令人仰止的千年冰雪,看起来也像是低矮的山坡。因为知道低处不低,而更加显得气势博大。

冰岛山峦荒凉,给人一种无比厚重的感觉。这些山峦都是迸发过巨大威力的火山,光秃秃的。感觉许多火山可能只是暂时蛰伏,不定何时再次发飙,到那时火焰万丈,毁灭一切!
离开之后,当地的向导朋友发来了十三天之后(8月3日)的当地早晨katla火山喷发的两张照片。一张照片:雪山之顶迸发出巨大的火山灰,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球,形同原子弹爆炸的样子,令人十分震撼。另一张照片:黑色岩溶遮盖不住火红的岩浆,令人十分恐怖,真不知是怎么拍摄到的。


不久,向导又发来一张距离冰原很近的死火山照片,充满夏日寒光:近处是冰原暂且融化的沼泽,冰水熠熠发亮;远处是位于群山正中的死火山,火山口堆满永不消融的白雪;群山之上,沉甸甸地压着厚重重的乌云。

冰岛多给人以冷的感觉,其实这里很“热”。冰岛是地球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人们无需烧煤即可取暖,全岛没有煤烟污染,空气极为新鲜。我们在盖锡尔山看到了一幅“热景图”。原生状态的山坡上到处冒着热气,热泉弥漫,如烟如雾,地下温泉像小火山那样四处喷发,水温高达100度。因为有地热的缘故,盖锡尔山稀稀拉拉地出现了一些比较高的树木,但喷发温泉的地方,还是几乎寸草不生。

空地上最大的间歇喷泉很有意思,大约每隔十分钟就会连续喷射一两次,沸腾的泉水刚喷出时形成一个半球,然后沸水冲出洞口,中间的水柱变成一股气柱,像突如其来的旋风,直冲上空几十米,然后化作琼珠碎玉落下,很是壮观。零零散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全都聚集在那里等待温泉的突然喷射,悬念诱人,十分有趣。
非冰即火、冰火同在,冰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冰火之国、极端之地!
冰岛的山川河流,有些平静如镜,有些激越万丈,侠骨柔肠。还见到了不足半人高的珍贵的维京矮马,像玩具一样矮小,体毛细腻,鬃毛飘逸,体态圆润,大有仙风道骨之姿,漂亮得令人觉得不是人间动物。

一路观景,只见草场不见农田,被极地边缘恶劣气候所造就的原野绚丽、博大气派而震动。一路遥想,千年之前那些来自挪威的维京移民在这里生活,该有多么艰难?

我想,就算当时属于“中世纪暖期”,这里又能暖到什么程度呢?也许维京人只是选择一个战争危险比较少的安身立命之处罢了。相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的自然环境,人类在冰岛生存显然更加艰难,这里平原只占全岛7%,可耕种面积少之又少,以农耕为主活命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在五千年前就拥有了相对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自古视强盗为不义,无疑是站在了人类道德文明的制高点。可是在这里,在一千多年前的原始冰岛生活,茹毛饮血的维京人如果要生存下去,捕鱼和当海盗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冰岛。北大西洋与北冰洋交界的冰岛。北极地区的冰岛。极致的冰岛。欣赏这里的景色,就是欣赏古代维京遗民的粗犷、沧桑和广阔。这样的大美原野实在太过沉重,以至于内心超载……
(文:平子;摄影:平子 林风)2017.8.21.


感谢您的赞赏!


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 “阅读原文” ,访问东博书院网店。

本网店为公益性质,谢绝商业合作,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维护本公众号运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