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刘俊男教授考证:尧禹二帝葬在攸县高枧

2018-04-11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所发文章不代表本号的意见,仅作陈列,便于大家批判阅读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稿!

投稿邮箱 :dongbowhyjy@126.com

东博书院网站网址:www.dongboshuyuan.com

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阅读原文”,访问东博书院网络书店,本店利润全部捐献本公益账号

免责声明: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博文化研究院——————


尧禹二帝葬攸县考

  作者:湖南工业大学史学教授 刘俊男

 

提 要:研究尧陵者都以《汉书·地理志》之说为失、禹陵之在浙江亦与《山海经》、南岳之《禹王碑》不合,因此尧陵禹陵之确切地点大有重新研究之必要。大量记载表明此二帝的政治中心在南方。造成二帝陵之误传的主要原因是司马迁未认真研究《山海经》《禹王本纪》,这直接影响到《汉书·地理志》之记载。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并按《帝王世纪》《山海经》所指引的方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二帝均葬攸县高枧镇。

 

关键词:尧陵 禹陵 攸县高枧 《山海经》

 

关于尧山(陵)的地点,《汉书·地理志》云在中山唐县南,《水经注》曾提出过质疑,并否定了此说。《路史·尧冢考》作了些考证,但也未考出确切地点。“是故先后论者,咸以《地理志》之说为失”[1]。禹陵之在浙江似乎已成定论,然与《山海经》、南岳之《禹王碑》绝不符。也有重新研究之必要。本人潜心研究先夏帝王史,并于今年署假按《帝王世纪》《山海经》所指引的方向,终于在攸县高枧镇找到二帝陵墓之地点,谨告学界同仁,并望有关单位组织文物考古专家去认定。


(一)、尧陵在湖南攸县高枧镇高垅村尧山组

 

关于尧帝陵在攸县,除《华夏上古史研究·尧迹考》中已讲的理由外,再强调归纳为如下几点:


1、古天文可考。《南岳志》引《春秋感精符》云:“尧为翼之精星,在南方”,古天文与地理对应,按古星野说,翼、轸二宿对应楚国,而尧星是翼宿中的一星,在南方,明其在南楚也。


尧与翼宿关系甚密。《竹书纪年》云:“母曰庆都……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因此,“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冀之为都是从尧开始的,许慎“冀为北方州也”的解释早已被人否定。按冀字即翼。郭沫若释金文:“冀,如小心翼翼之翼,敬也”。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也沿引此说,并曰:“冀古通畿”。畿、翼均有辅佐王都之意,指王都附近的地方。上古的这个“冀”在楚国,因为翼宿对应楚国,亦即苗民之地。《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欢头,欢头生苗民”。《大荒南经》曰:“欢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有欢头之国”。《海外南经》曰:“欢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大概是南蛮之人捕鱼时头上戴了个用羽毛做的救生圈之类的东西。甲文金文“冀”字极象一个头戴羽具的人。而当尧禅位于舜时则记天象云“景星出于翼”。尧之于翼宿,于楚国的关系甚明。这颗景星盖即后世所说的尧星。


2、《山海经》作证。《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木……名曰建木……大爰过,黄帝所为”。《史记》:“帝尧为陶唐”。说明陶唐氏在南海之内,即南方。


《中山经·中次十二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从此可知,尧山在洞庭湖边二妃墓所在的黄陵东南419里[2]。《帝王世纪》:“长沙下隽罗有黄陵亭”(钱宝塘《考异》:“下隽”二字衍),“罗”即今之汩罗。按上古书《礼经·王制》所载恒山与衡山相距近三千里来推算,距汩罗东南419里的尧山当在今攸县北境。

 

3、地名说话。今攸县北部皇图岭镇附近有平(或作坪)阳、丹陵等地名,攸县之北江为渌水支流,这些正与《帝王世纪》合。该书曰:“帝尧……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都平阳”。钱宝塘《帝王世纪考异》引《五行大义》曰:“帝尧陶唐氏,祁姓。母庆都,出洛渚(洛者渌也,古音通——引者注)遇赤龙感孕,十四月生帝于丹陵,名放勋。以火承木。其兄弟挚封之于唐,故号陶唐氏”,按五行学术,“以火承木”,明其在南方也。


丹陵盖即丹朱之陵。《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明丹朱葬于苍梧之北。在湖南无疑。

 

4、凤凰传信。攸县西有凤凰山,东有鸾山、凤岭。凤凰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有“南岳庙”位于坪阳乡极冲处。《南岳志》《南岳仙道记》《拾遗记》等载神农氏受口含九穗禾的朱鸟的启示从而发明了农业,后人将神农追赶朱鸟所到达的这座山起名为凤凰山。《一统志》载:“宋,攸人彭天益入朝,徽宗问攸邑风土。对曰:‘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中国人崇拜凤凰,攸县正是凤凰之乡。而在古人的观念中凤凰就是飞得很高的那种雉,又称翟、天翟,如元·伊世珍《琅环记·贾子说林》云墨子的母亲梦见朱鸟凤凰飞进室内,因而怀孕生下墨子,便将其起名翟鸟,其出生地也名为落凤山[3]。而“翟”又常作“狄”,如《史记·匈奴列传》狄、翟相通,《淮南子》商祖简狄又作简翟,因此“狄山”即翟山即凤凰山。《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南方祝融……”,这话出现在“海外南经”里,明其葬于南方,在攸县凤凰山之东南无疑。

 

基于此,本人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于今年署假专程赴攸县考察。先查阅《香山刘氏家谱》,因为刘氏家族以尧为其远祖,该家谱以地名为房名,分十五房,其中一房为尧山房,但尧山地处何地尚不清楚,于是又在刘韬文同志的陪同下去酒埠江镇找到了修谱之人刘冬林,他说尧山房的人主要分布在攸县的坪阳庙、皇图岭、高枧、黄丰桥及醴陵一些乡镇,并说高枧乡有一个尧山。于是次日在该乡副乡长石建良同志的带领下,终于在该乡高垅村尧山组找到尧葬之处。该地男女老少都知道这里葬了天子,并说天子葬在天井龙。

 

天井龙是尧山顶上九成高处的一口口径面积达十多平米的垂直洞穴,内有半山腰深的水,且起漩涡,深不可测,据当地人讲,曾用四十付箩绳(长达120丈)吊秤砣也未测到底,七十年代,当地人想引此水灌溉农田,又在山腰开一遂道,但只有一些细水流出来。后来经铁路勘测人员在此地实测,才知此处有一地下河。据传“地仙”找了三年才找中此龙脉来葬天子。墓穴原本无水,也未下沉。

 

关于墓地下陷成井,有二种说法:其一,说“地仙”告诉天子之后代三年内不要上山祭祖,不要鸣鼓烧香,但其后代不听,于是墓地开始下陷。其二,说天子只出了一代,以后要等到出齐十八代臣子才会再出天子,这期间不得大张旗鼓去上山祭祖,但其后代当天子心切,只有三四代就上山祭祠,结果墓地下陷……据传墓地下陷后还打发闭师(会潜水者)去捞摸,用长绳捆身下水,绳上系两只草鞋,闭师说当草鞋打架时便应马上将他提起,但岸上的人没有留神,于是闭师自己挣断绳子再也没上来,后来闭师化变为一只“鸭子”从渌水入湘处出来了,河边洗菜者将这只“鸭子”往岸上一甩,原来是一个人。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

 

尧山足下有两组成对的大石露出来,每石重达数吨,是山的组成部份,但与山体分裂开来,并凌空欲飞,因时间紧张未曾弄清该山是否全由此类石头堆成?当地人称此为“挂榜石”,并传诗云:“皇帝挂金榜,尧山挂石榜,欲要出天子,葬在此山上”。尧山附近不足一里的地方,有一大石洞,有洞门可入,洞内面积达一亩地大小,抗日战争时期曾住人,当地人称之为“穿眼”,现因荆棘丛生难进入,不知是否与上古史有关。

 

从攸县“高枧”之地名便可知其为古帝所好葬之原因,此地为一狭长走廊,中间平整可种稻,两边为相对高度在150—200米的连绵不断的山丘,只有两端口可进,走向曲折,每到一处,都象四面环山。如一条长达15公里宽仅一里,极狭处仅50米(达3公里长)的水枧,因海拔较高是为“高枧”。尧山位于极狭处的西端入口处。附近地名全与尧、天、龙有关,如尧前组,尧山组,龙潭前村,龙潭江,龙家陂,天井龙,天台山,天子坪——皇图岭镇与高枧之间有面积达200亩的大坪,名天子坪。

 

这里已发现较多古文化遗迹,该乡界头村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一把,石镞若干,新乐村挖掘战国墓葬群一处,得铜釜一尊,现均藏攸县博物馆。附近之贾山乡、菜花坪乡亦发掘新石器遗址各一处,县城附近之莲塘坳乡新石器时代大型灰坑一处。1975年,离天井龙约200米的地方因大水崩裂,当地人拾得魏正元,唐开元年间铜钱数十斤,又发现瓦片,便名之为屋场坪。

 

皇图岭西面的坪阳庙乡三面环山,入口极小,山上无一通道,易守难攻,双松村南岳组有南岳庙,从南岳庙越三里山道至双雅村方田组有一冲名天子冲。坪阳乡处凤凰山之东南,为阳,是为坪阳,又有南岳庙在,习惯上又称坪阳庙。凤凰山西临湘江,与南岳主峰祝融峰相隔不远。尧帝在此建都极为理想。至今,当地人还说他们那里是出天子的地方,是此处也。

 

(二)、禹陵在高枧镇新乐村茅山(会稽山)上

 

禹陵在攸县除《九江涂山会稽考》中有论述外,这里又罗列如下几点:

 

1、禹之父子均是今湖南人。鲧曾被分封在崇山,称崇伯鲧,张传玺等曰:崇山古代在“湖南大庸县境”[4]。《尚书·舜典》:“放欢兜于崇山”,《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可见崇山在南蛮(湖南),或曰崇山就是中岳嵩山,大谬。中岳古称太室山,嵩山之名是汉武帝时才定的,《汉书·地理志》:“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亦可为证。若说嵩山就是崇山,处南蛮,那么三代时的中国在哪里?所以鲧之生活在湖南无疑。

 

禹本人当然也是湖南人。《新语》:“大禹出于西羌”,《吴越春秋》:禹“家于西羌”。西羌在何处?《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战国策·魏策》中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表明三苗人居于洞庭、鄱阳两湖为中心的地区,而古人地理观念不强,常以大家熟悉的高山地区作为统治中心(如五岳),因此大禹会计万国诸侯的茅山很可能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地方,今攸县东部与江西交界的天子山很可能与大禹有关。

 

尧舜禹时代是洪水泛滥的时代,《尚书》描绘云“浩浩怀山襄陵”,这种景象不象在华北平原,因为那里很少有山。史书又载鲧窃息壤堵洪水,据考证这种息壤就在荆州或零陵。[5]《竹书纪年》:“夏道将兴,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南岳最高峰上的祝融庙至今还在,香火不断。《南岳志》引《符子》云:“舜禅夏禹于洞庭之野”,表明舜和禹的政治中心都在湖南天疑。

 

2、会稽山在南楚。禹葬之会稽山在何处,现在仍有不同意见[6]。按《南山经·南次二经》可知其山应在南方。南次二经西从柜山开始,三千四百里至会稽山,会稽山以东又三千八百里至东端处海上之漆吴山,可见,其山该在南次二经之中部。若会稽山在浙江,则漆吴之山当在太平洋3000多里处,这可能吗?其实《海内东经》说得非常明确:“会稽山在大楚南”。

 

3、“霍山”“大越”一处,“苍梧”“茅山”一地。《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大禹在南岳委宛山得“金简之书”后开始全国范围的治水工作,“以行川始于霍山(南岳衡山又名霍山)……禹济江南……计于苍梧……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史记》注禹到大越上苗山,《十道志》会稽山本名茅山又名苗山)以朝四方群臣……乃大会计治国之道……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国号夏”,此段记载大有文章:其一,“始于霍山”,“归还大越”,明“霍山”“大越”一地也。《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南夷之地,蛮亦称越”,南岳处南蛮,当然可称大越。其二,“计于苍梧”与“计于苗山”,明苍梧与苗山实为一地也,苗山者,禹之祖籍三苗之山也,苍梧者舜葬苍梧之野之苍梧也,茅山是小地名,苍梧是大地名。实指茅山。再联系上文“舜禅夏禹于洞庭之野”,可知会稽山在湖南无疑。《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死前嘱葬会稽,是因为他不忘在会稽(南岳)取“金简玉字”之书以平水土,详该文。

 

4、《禹王碑》之物证胜于后人之误传。著名的《禹王碑》初刻石于衡山岣嵝山,公认为大禹治水时的手书,六行七十七字,奇古难认,现有复制品藏浙江会稽“禹墓”之岣嵝碑亭内。尽管各家对其解释不一,但对最后一段话的解释无疑反映了历史实际,其文云:“平定华岳(或作恒)泰衡……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首宁,窜舞永奔”[7],这里生动地描绘了禹治水后返回南岳而安居乐业的热烈场面,故刻下此碑永作纪念。这也可证上文“归还大越”是指归还南岳一带。至于今天浙江禹迹之来历纯系禹之后代少康、无余等人所为,当专文论之。三皇五帝的后代千百万,在古代各有封地以祀其祖,他们带去古地名并留下众多纪念性建筑,我们决不能以后代的封地代替其先帝的居地。关于大禹的史迹,《山海经》最为可信,因为据传此书是禹时应治水之需而作。

 

5、人物俱往,山河仍旧。攸县之凤凰山(又可称狄山,翟山)是“大越”之发源地。在古代,“翟”(凤凰)与“越”同音,如《说文》:“”“”二字念“翟”音,而今皆念“越”音,可见翟、越、粤同音也。所以说大禹“归还大越”,言归还“大翟”,归还攸县凤凰山一带也。后来,大禹的后代被分封在东南沿海一带,因此东南沿海一带便被称为越。


不光越族之名源于翟鸟,夏朝之名也源于翟鸟(五彩凤凰)。《尚书·禹贡》:“羽畎夏翟”注:“夏翟,翟,雉名,具五色中旌旄之饰。”《周礼·天宫》:“秋染夏”,贾公彦疏:“秋染夏者,夏谓五色,至秋气凉,可以染五色也。”《梁传·隐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范宁注:“夏谓大也,大谓大雉,翟雉”。

 

攸县之得名与大禹之妻攸女有关。《水经注》卷三十九:“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径其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则为攸舆侯,即《地理志》所谓攸县者也。”攸县以攸水得名,那么攸水又以什么得名呢?无记载。我以为盖以禹之妻攸女得名也。《帝王世纪》引《连山易》曰:“禹娶涂山氏之子,名曰攸,生余”又曰:“禹娶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启”,“帝启,一名建,一名余”。涂山之涂古音余,,即攸县方言中的“攸”音,故涂山氏之女又称攸女。

 

基于以上,我在考察尧山的同时又特别考察了古会稽山之所在。一般的攸县人均知道攸县有茅坪、茅田、天子山,但是否有茅山(古会稽山),知道者便不多了。此次考察我有幸认识了攸县博物馆资料员刘巧燕同志,她在高枧工作了两年,她说茅山仍在,在新乐村丁策龙房子附近,该地地名为茅坪,茅山所在之大山现名天子山,天子山主峰在柏市乡,亦即攸县天子山林场所在地。该山四季出水,宜种各种庄稼,无水旱之患,又处江西湖南之要冲,是难得的好地方。禹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8]。不正是葬此处吗?至今当地人还有当年天子找墓地的传闻。附近之漕泊乡有一洞名为禹门洞也可凭证。

 

直至今天,鸾山歌谣仍云:“(男):鸾山苞谷何人栽?酒江大河(攸水上游)何人开?你姐唱歌好风采,借问师傅何处来?(女)鸾山苞谷神农栽,酒江大河禹王开,我唱山歌名气大,师傅就是刘三妹……”[9]位于攸县县城西门处的禹王宫,不知几经修复,至今焕然一新。

 

凡此种种,足见尧陵、禹陵均在攸县高枧。

 

笔者以为,尧陵禹陵之误传,最早要归错于司马子长,他于史学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他未认真研究《山海经》所造成之后果亦很大,正如郭璞注《山海经》序云:“司马迁叙《大宛传》‘……恶睹所谓昆仑者乎?至《禹王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不亦悲乎?若《竹书》不潜出于千载,以作征于今日者,则《山经》之言,其几乎废矣。”我谨按《山海经》找到了尧山、会稽山之所在,又一次证明《山海经》之为宝书矣。

 

(说明:正式发表时有改动,此为原稿。此文原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2)。有关尧禹二帝的葬地,还请参见《九江涂山会稽考》《尧舜禹史迹丛考》等篇。)

 

参考文献:

[1]帝王世纪[M]; 水经注(水)[M].


[2] 湖南通志(地理)[M].


[3] 龙凤文化源于南方的雉崇拜[J],人文杂志,2000(3);中国历史之谜(凤凰的原形),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4] 张传玺、杨济安.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附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 倪民. 三皇五帝追踪[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6] 杨东晨. 论会稽山禹王陵及相关问题[M],求索,1997(4).


[7] 南岳志(卷二十三:金石)[M].


[8]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M].


[9] 攸县香山刘氏家谱(八修版)[M],攸县文化局准印,1996.

 

(稿源:中国攸州)

(作者:湖南工业大学史学教授  刘俊男)

(转自 大同思想网 微信公众号)


感谢您的赞赏!


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 “阅读原文” ,访问东博书院网店。

本网店为公益性质,谢绝商业合作,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维护本公众号运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