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项目成果】颜文华:强化地方高校乡村情怀教育

2017-08-04 颜文华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乡村情怀既包含对广大乡村有眷恋之情,也包含振兴乡村之伟大胸怀。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本的社会,乡村的繁荣或衰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全局。中国高等院校在强调国际视野的同时,更要倡导地方精神和乡村情怀,真正立足于中国独特历史文化、国情乡情和百姓情,“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强化乡村情怀教育,提升服务地方尤其是服务乡村能力,是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切入点,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



强化乡村情怀教育是地方高校的应然之举


提到乡村情怀教育,就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乡土教育和留住乡愁。乡村情怀教育虽与此相关,但也有明显差异。从空间范畴来看,乡村情怀教育特指围绕乡村空间而进行的乡村文化、乡村情感、乡村责任教育。而乡土教育或乡愁中的“乡”更多指向家乡,空间范围更广。从教育对象来看,乡村情怀教育对象不仅包含农村学生,也包含城市学生,同时还包括教学与科研等教育工作者,即高校全体师生员工都是教育对象,而乡土教育对象主要针对学生群体。从教育目的来看,乡村情怀教育重在传承乡村文化、彰显乡村价值、塑造乡村精神,让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改善乡村环境、助力乡村复兴。这一目标指向既包含对广大乡村有眷恋之情,也包含拥有振兴乡村之伟大胸怀,因而比乡土教育和留住乡愁的目标更为明确,更富有现实意义。从内容体系来看,乡村情怀教育包含“四感”教育:一是农耕文明自豪感教育,要让受教育者在农业现代化大背景下认同并尊崇中国优秀农耕文明,坚定农耕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二是乡村衰败危机感教育,要让受教育者在全球化背景下认清中国乡村发展状况和潜在的危机,理解乡村文化没落和乡村传统沦陷的代价;三是乡村价值钦佩感教育,让受教育者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熟悉并眷恋乡村风貌,深入体会乡村之于百姓、之于城市、之于国家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与社会价值”,对广大乡村产生强烈亲近与钦佩感;四是乡村复兴使命感教育,让受教育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自觉自愿为复兴乡村文化、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舒适感和幸福感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为什么要关注并强化乡村情怀教育?笔者认为,第一,城乡统筹转向是地方高校教育价值取向新选择。在高等教育城市中心导向影响下,城市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流场所,跳出“农门”也成为了农村孩子读书或上大学的核心动力。但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每年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均不容乐观。为此,国家通过设立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多途径的就业方式缓解大学生城市就业压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社会“稳定器”的乡村逐渐成为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新选择和新出路。特别是,伴随着中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向”和城市中心向城乡统筹的转向,乡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要主动适应和服务于国家这一重大战略转向,强化乡村情怀教育,在推进高校教育价值取向向城乡统筹转变过程中培育高校新的发展动力。

第二,服务乡村是新时期地方高校的新使命。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及绿色化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过程中,地方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地方高校要强化乡村情怀,把服务乡村作为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总体来说,乡村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乡村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急需掌握现代知识与技能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输入新鲜血液。除了人才培养,也需要高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为乡村献计献策,助推知识、技术、资金等流向乡村,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激活乡村发展要素。因此,高等院校尤其是与乡村有着地缘优势的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乡村情怀教育,将乡村情怀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让更多的高素质毕业生愿意把青春汗水洒到乡村,让更多的教职员工主动关注乡村、支援乡村、服务乡村。毋庸置疑,乡村情怀教育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必由之路和应然之举。

全面提升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乡村情怀


地方高校要更好履行服务乡村使命,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对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强化乡村情怀教育,全面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乡村情怀。具体实施策略建议如下。

在办学理念方面,地方高校领导层要转变观念,将服务地方和乡村纳入学校重大战略部署。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地方高校只有与地方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培育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需要将地方精神和乡村情怀融入到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之中,对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做出新的战略调整。

在人才培养方面,把想服务于乡村、能服务好乡村的人才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地方高校要科学设计包含乡村相关专业教育、乡村情怀相关课程教育、暑期乡村体验等乡村实践教育在内的乡村情怀教育体系,打造高校乡村情怀教育的长效机制;要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相关特色专业,优化学习专业结构,增强专业设置与新时期乡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要精心开发乡村情怀相关课程,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或通识教育体系,提高学生服务乡村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高校与周边乡村的地缘优势,以广大乡村为学习舞台,积极开展以乡村为题材的社会调研、研学旅行、校园文化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下乡、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服务乡村的能力。另外,地方高校还要与地方政府联合挖掘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典型,让在乡村干好事、干成事的大学毕业生有地位、有荣誉、有更好的发展动力。

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增强乡村研究的责任感,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培育科研发展新动力。“三农”问题是中国特殊国情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地方高校要在科研团队建设、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打造支持乡村研究的科研机制。要主动研究乡村问题,谋划建设一批以乡村研究为核心的特色科研院所、实验室和科研团队;要主动将“双一流”建设和乡村发展结合起来,重点支持面向乡村和地方的学科建设;要在重大项目立项和科研奖励等方面鼓励科研人员致力于解决乡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在社会服务方面,要积极开辟乡村服务新渠道,在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水平中进一步拓宽学校办学资源。地方高校要建立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并利用校友等各类资源设立相应基金会或专项资金,为推动大学生和教职员工走进乡村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和资金保障;要强化乡村服务意识,建立特色乡村智库,培育形式多样的乡村服务团队;要强化高校与乡村社区、企业等组织互动联系,搭建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等新型乡村服务平台,在互惠互利中不断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另外,要树立品牌运作理念,在服务乡村百姓教育、人才培训、科技帮扶、政策咨询等方面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彰显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尤其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价值。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地方高校要把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相结合,重塑大学精神、重定大学使命、重构大学价值。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地方高校要将优秀乡村文明融入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在高校广泛倡导乡村精神、弘扬乡村价值,在多元文化交锋中,拓宽师生员工心系祖国、放眼国际的全球视野,夯实爱祖国、爱家乡的中国立场和乡土情结。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智慧化设计研究”(17A63004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域旅游视角下河南省旅游驱动式乡村复兴研究”(2017-ZZJH-366)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洛阳师范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