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化视野| 甘熙宅第:了解金陵民间文化的不二之选

2018-03-10 王广禄 吴楠 中国社会科学网
甘熙宅第是当前了解金陵民间文化的不二之选。这里有南京地区目前保存较好的“九十九间半”民居建筑群、复建后的藏书楼——津逮楼,还设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家家尽枕河”的风景

甘熙宅第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甘家大院”,地处南京市中山南路南捕厅,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约200年历史,占地面积近10000平方米。作为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甘熙宅第和明 43 30909 43 13355 0 0 5844 0 0:00:05 0:00:02 0:00:03 5844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建筑“三大景观”,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建筑等方面的价值。

甘熙宅第为南京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代表,既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有着自己的建筑风格,与周边高淳、六合等地的民居风格一致,属于江南多进穿堂式住宅。其与北方合院建筑显著的不同在于很少有厢房,强调以中轴建筑为中心,大门开在建筑中间,后进所有建筑的通道也设在明间,与大门贯通,在建筑的开间和结构形式上符合明清官方制定的住宅等级制度。

相比于有固定建筑法式的王侯官员官邸,民居建筑在遵循一定营造法式的同时有较大的空间。老百姓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地理环境,对庭院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多有创造,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居建筑样式。南京地处江南,明清以来长期是江南的文化中心,文化风俗兼容并蓄,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精巧细腻。南京的民居建筑形式及建筑装饰受金陵文化深刻浸润,处处体现着清净淡泊、内敛含蓄的自然人文思想。

靠河而建、沿河而居是江南传统民居的重要特征。南京城内水系众多,明清以来河岸两旁民居建筑比邻而建,蜿蜒连绵、高低参差,不少民居前门临街、后门沿河,其中还有将外廊挑出悬于河上的建筑,形成了“家家尽枕河”的风景。

在装饰上,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总体风格不同于北方的豪放与南方的繁复,装饰材料和图案主要运用在大门、隔扇门、梁枋构件、门罩砖雕等处,装饰题材多以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为主。

津逮楼与《金石录》

在甘熙宅第的花园之中原建有一座藏书楼——津逮楼。与天一阁、文澜阁、过云楼等名声在外的江南藏书楼相比,津逮楼的历史和声名似乎并不显赫,重要原因在于它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成后,在咸丰三年(1853)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损失了大部分藏书。2007年,甘熙宅第第二期保护工程启动,东南大学的建筑专家根据历史资料,在甘熙宅第花园东面复建了津逮楼。

据记载,津逮楼中除藏有宋、元、明、清历朝古籍善本十余万卷外,还藏有三代彝鼎、金石书画等众多文物。甘氏父子尤其重视乡邦文献的搜集整理,津逮楼中收藏的南京地方文献总计40多种。在收藏的同时,津逮楼还对藏书进行刊刻出版,至清末,陆续整理出版了孤本《栖霞小志》、宋版《建康实录》等文献典籍。在津逮楼藏书中极具价值的一部,是初刻足本《金石录》。

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撰写的《金石录》,著录了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金石录》原书30卷,相传在南宋时曾刻过两次,但这两个版本后来皆不显于世,在元、明两代400多年间没有新的雕版出现,只有抄本流传。

1951年,甘氏旧宅出售,甘氏族人决定处理津逮楼所存下来的两屋书籍。藏书家马兴安与当时在水利部供职的赵世暹及商人朱某三人选走了一批古籍和印章,其中就有30卷的宋刻本《金石录》,上有“金陵甘福梦六氏藏”、“津逮楼”等藏印。后经出版家、藏书家张元济鉴定考证,认为甘氏津逮楼本《金石录》是宋代龙舒郡斋初刻足本。张元济题记:“孰知三十藏本尚存天壤,忍于千方百年沈薶之下,灿然呈现,夫岂非希世之珍乎!是本旧藏金陵甘氏津逮楼,世无知者。”此刻本由郑振铎带往北京,存于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甘氏的其余藏书以及书柜、刻版等均捐赠给了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古籍部)。

鲜活的民俗文化

甘熙宅第的一部分被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用来展示南京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和传统习俗等。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及周边地区流传下来的众多民俗,如秦淮灯会、赏梅、鉴石、牛首踏春、栖霞赏枫以及多样的庙会等,今天仍然鲜活。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南京灯会”,是南京地区特殊的民间文化背景和特定自然环境下的历史沉淀,是在与外来文化的长期渗透交流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文化现象。2006年,秦淮灯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淮灯会所在的南京市秦淮区,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江苏省民间(灯彩)艺术之乡”,2007年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灯彩之乡”。据统计,近几年来,每年元宵夜,都有超过50万人涌入秦淮灯会,感受“上元灯市如昼”的传统节日氛围。

南京植梅盛于南朝,赏梅之风历代相沿。历史上,钟山脚下的梅花坞、城南梅岭岗均为植梅、赏梅佳地,王安石、徐渭、顾炎武等历代名人在南京赏梅后多有诗、画、文留存。20世纪30年代中山陵建于钟山,开始在明孝陵南“孙陵岗”植梅。1949年以后,中山陵园管理局开始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82年南京市确定梅花为市花,1995年设立梅花节,每年2—3月份举行,植梅、赏梅的习惯延续成了南京的重要习俗。2007年,南京赏梅习俗被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周边现在流行的庙会有妈祖庙会、蒲塘桥庙会、祠山庙会、薛城花台庙会、泰山庙会、狮子岭庙会、蒋王庙庙会等,这些庙会均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既为重要民俗又为南京市“非遗”民俗的还有茶山会、龙舞、狮舞、马灯、江浦手狮、麻雀蹦、跳当当、柘塘打社火、高淳跳五猖、阳江打水浒等。

原标题:甘熙宅第与金陵民间文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