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京清:让党的学术理论接地气、进人心

2018-03-12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谈简介

与时代同发展:让党的学术理论接地气、进人心

时间:2018-03-09 09:30:00

地点:人民网

简介: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做客人民网两会访谈栏目《高谈客论》,以“与时代同发展:让党的学术理论接地气、进人心”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

访谈背景

努力建设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是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如何建设?党的学术理论工作如何更接地气、进人心?新时代中国社会面临哪些新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与网友共同交流。


访谈回放

主持人

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王院长,您好。

嘉宾王京清

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王院长,我们知道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的第41个年头,社科院与时代同发展,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不断出成果、出人才,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社科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主要作了哪些重大的贡献?

嘉宾王京清

去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我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共奋进,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不断出成果、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中国社科院建院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中国社科院的地位作用,为办好中国社科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嘉宾王京清

成立于1977年5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国务院直属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经过40多年发展,中国社科院现有文哲、史学、经济、社会政法、国际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6大学部,40个研究所;有22个一级学科、274个二级学科;有各类非实体研究中心170余家,主管全国性研究学会110余个;有公开出版刊物100余种,其中学术期刊90余种,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群。目前中国社科院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是我国学科门类最全、整体研究实力最强的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

嘉宾王京清

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院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始终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战略任务,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打造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信息情报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等马克思主义研究平台,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智库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贡献。建院以来,刊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专著1100多部,专题报告2100余篇,研究论文1.4万余篇。推出一大批重要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出了《关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和哲学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按照中央要求,认真做好十九大思想理论方面的准备工作,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丰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突出成绩。

嘉宾王京清

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院各学科都相继推出了代表国家水准的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共完成专著13293部,学术论文150276篇,研究报告27246篇,译著3950部,译文23993篇,教材1178部。厚植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根基,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主持人

据我了解,“为人民做学问”一直是中国社科院的理念。那么,您认为如何让学术走出殿堂,使党的学术理论工作接地气、进人心?

嘉宾王京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世界上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都有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要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嘉宾王京清

要做到让学术走出殿堂,使党的学术理论工作接地气、进人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科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鲜活、最接地气的理论,它产生于实践,来自于人民。让党的学术理论接地气、进人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要求。

嘉宾王京清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科研,最重要的是以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哲学社会科学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板,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 43 35951 43 15624 0 0 10682 0 0:00:03 0:00:01 0:00:02 10679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只有这样,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才能真正接地气、进人心、有作为。

嘉宾王京清

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推出高质量研究宣传阐释的理论文章。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报告》等重大研究项目,确定一批重点研究选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纳入研究生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的能力,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代表国家水准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主持人

努力建设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是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明确要求。据了解,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快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步伐,现在进展如何?

嘉宾王京清

围绕把中国社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目标,我院智库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亮点纷呈。一是智库的政策体制不断完善。我院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狠抓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智库研究和发展的体制机制,思想库智囊团作用进一步凸现。二是智库建设与运行工作有效进行,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为主要内容,以三个首批国家级高端试点智库为重点,坚持高起点推进、高质量研究、高水平建设,着力打造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高端智库,目前已构建起院级、所级、专业化智库三个层次的智库建设工作格局,正式挂牌成立了21个专业化智库。三是智库成果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推出了一批质量高、影响大的智库成果,保质保量完成多项中央交办的任务。许多智库的成果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央级有关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报送《要报》系列内刊14277期,年度报送信息量从1571期增加到4502期,每年中央领导批示和有关部门采用量从351篇增加到近400篇,信息报送数量增长了260%,批示和采用量增长了110%。

主持人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开启新时代的号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新发展,社科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阵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了2018年智库发展规划,您认为新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有什么样的贡献和意义?

嘉宾王京清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当人类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就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可以产生巨人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主要的出场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证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每当时代需要巨人的时候,巨人就产生了。习近平同志是新时代产生的巨人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无论从中国的历史看,还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看以及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嘉宾王京清

从中国的历史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重要、最关键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嘉宾王京清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世界社会主义新境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嘉宾王京清

从人类社会历史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解决当代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中国社科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一直致力于意识形态工作,但是学者也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如果不打牢思想根基、不扎紧制度藩篱,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也会吹进象牙塔。您作为社科院党组副书记,能否介绍一下社科院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嘉宾王京清

中国社科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院治院,坚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全院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嘉宾王京清

我院定期分析、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嘉宾王京清

我院坚持和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强调为人民做学问,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的要求,加强各研究所党委班子和基层的支部建设,全面加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和党的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党委工作条例》和《所长工作条例》。切实加强我院以“关键少数”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

嘉宾王京清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实施《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制定并执行《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实施意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制度执行力,进一步形成和完善用制度管党、管人、管事、抓科研、干事业的长效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科研学术环境。

主持人

社科院的学者一直致力于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您认为接下来在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方面要如何发力?

嘉宾王京清

我院将在努力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方面实现新作为,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嘉宾王京清

一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推进与周边国家、主要大国以及重要国际组织的合作,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大开展中外合作研究力度。打造高端国际论坛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引导国际学术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支持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文章,传播“中国声音”,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

嘉宾王京清

二是开展学术外交和学术外宣。发挥中国社科院独特优势,打造国家学术外宣基地。在周边国家以及欧洲、美洲、非洲举办中外高端智库和学术交流活动。配合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在国内举办和派出代表团出席高端双边、多边论坛研讨活动。配合G20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APEC领导人峰会等,举办高端智库学术交流,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嘉宾王京清

三是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水平。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和中印、中非智库论坛、中国社科院高端智库论坛。多渠道派遣科研人员出访研修。实施周边与发展中国家青年学者奖学金项目。依托“丝绸之路研究院”开展沿线国家专题培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嘉宾王京清

四是推动海外境外中国学术研究组织建设。办好中国—中东欧研究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院、聘任通讯院士、特聘研究员。制定院境外学术组织管理办法,建立督办例会制度,加强指导与管理。设立和运行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在已有10个中国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未来2-3年,再设立10-15个海外中国研究中心,积极构建海外中国研究中心网络,筹建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社科院成立41周年,可以说是与改革开放大潮齐头并进。讲好改革开放40年的故事,把中国故事提升为中国智慧,进而总结为中国方案,是社科院建设的方向之一。丰富的研究课题,提供着理论支撑,您怎么看待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呢?

嘉宾王京清

历史一再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时代的变革和实践的发展,孕育着思想和理论的伟大创造,为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为改革开放注入思想动力。在新的改革开放实践中,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提出一些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提出具有中国特质的新命题、新范畴。坚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改革开放新实践,用中国的新实践构建和检验中国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都将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成熟。

嘉宾王京清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要看到,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和挑战,也有内部风险和挑战,有一般风险和挑战,也有重大风险和挑战。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新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既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又要抓住机遇,朝乾夕惕,不懈奋斗。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气象,要面向改革开放主战场,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和意识形态重镇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持管理强院、科研强院、人才强院、教学强院战略,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改革创新,谱写新时代中国社科院发展新篇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持人

确实,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更高的思想、更高的理论来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感谢王院长作客演播室,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原标题:

与时代同发展:让党的学术理论接地气、进人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