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社科访谈| 王勇超: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2018-03-12 陆航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参加代表团小组讨论  本网记者 陆航/摄

3月10日,在陕西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博物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已达4826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807家,非国有博物馆1266家。快速发展起来的众多非国有博物馆已成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建议尽快落实《博物馆条例》,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盛世兴收藏。近年来,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尤其是民间收藏的热情日渐高涨,公众对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家,通过举办非国有博物馆,将个人收藏转变为博物馆法人财产。从中医药、木石金雕、织锦刺绣、皮影、印染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钟表眼镜、锁具剪刀、农机农具、老相机、茶叶茶具、徽章证件、邮品货币等具有时代印记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成为这些非国有博物馆的收藏主题,形成了自己的内容特色。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是这样一个由全国人大代表王勇超历经30余年创办的,以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民俗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大型非国有博物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抢救保护珍藏了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民俗遗物4万余件(套),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40座迁移复建的明清代关中地区古民居,8600多根历代石雕拴马桩,这些珍贵藏品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王勇超代表告诉记者,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颁布了《博物馆条例》,非国有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条例》中明确要求在设立条件、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2017年7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从加快现代博物馆制度建设、提高办馆质量、完善扶持政策等三个方面,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推动解决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问题,已经显现出积极效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勇超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落实<博物馆条例>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建议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尽快出台相应税费纲领性政策。非国有博物馆的公益性特性,应与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享受国家文化、税务、土地、金融等政策带来的实惠,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建设配套费等税费优惠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条例》有关配套性文件,发挥国家层面的统筹指导作用,加强在一些地方的执行力度,解决好“政策不落地”问题。

二、实行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措施。从2008年起,国家开始对部分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尚没有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建议国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将具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的、公益性突出的非国有博物馆,尝试实行免费开放政策,逐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名单。

三、加强公益项目资金的投入。目前在全国有一部分体现国家水准和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非国有博物馆,在服务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有的馆舍建设资金不足。希望国家相关部门顶层规划、合力扶持,从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文物保护经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从金融与文化融合政策方面帮助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四、支持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国家一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大都布局在国有博物馆和国有文化单位。建议国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有针对性地把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其中,在规划制定、项目布局、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统筹考虑,提供发展机会,确保博物馆公益性作用更好地发挥。


原标题:王勇超:落实《博物馆条例》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张卓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