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由心生,心里真的尊重别人才会有善言,这和虚伪是不一样的。 中学时候班里有个南方来的女同学,皮肤白净,娇小甜美,跟我们这群北方土妞相比,气质明显胜出。我们曾一度交好,一起读琼瑶三毛,谈诗词歌赋。
后来我把她当作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和她分享少年时代所有的秘密和烦恼。她家庭亲情淡漠,我陪她彻夜长谈。她与男生几度纠葛,我帮她出谋划策。
而当我向她伤心倾诉时,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好烦的?”“这点事有什么可难过?”几次之后,我的心就凉了半截。后来有同学说她直肠子,不虚伪,有什么就说什么。
那年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蠢蠢欲动又还未成形,我们特别鄙视“虚伪”,特别怕被人骂作“虚伪”。于是她这种有话直说的“不虚伪”,反倒成了不少同学追捧的楷模。
2002年我大学毕业,在威海与一个陌生女人合租了一套房子。那女人公司是同行企业,比我年长几岁,我天真地以为遇上一个知心大姐可以指点迷津。
那年秋天公司组织运动会,每人发一套李宁运动服。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套名牌。迫不及待地回家试穿。
她流露着无法掩饰的不屑:“你还真是小姑娘没见过世面,这都是李宁去年的老款了,至于那么高兴吗?!”
两天之后她找我帮忙,一改傲慢,嬉笑着说:“小李我这人说话直,你别介意啊。”我耳边瞬间响过那英的歌: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这根本不是直不直的问题。我又不是圣人,凭什么不介意?
做HR的十年,我见过太多打着“直率”的旗号对自己的言语不负责任的人。
因为“直”,就可以为所欲为口无遮拦。
因为“直”,就可以信口开河发泄积怨。
因为“直”,所有人都该为他的“不虚伪”让路。
因为“直”,所有唐突冒失措辞不当都应该被原谅。
这才不是什么真性情,才不是什么单纯率真。更不是什么坦诚直率。
这只是一个自私的人,说话不经大脑,无视他人感受,不克制情绪,不顾忌影响,肆无忌惮地只图自己痛快。
谈话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的高度
职场上,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有人生怕别人舒服,尽量让别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还有一类人生怕别人不舒服,尽量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为我做猎头职业的原因,我们接触的老总有几十万年薪的,也有几百万的,甚至有过千万级年薪的老总。
要问我对这些老总有什么本质感觉上的不同,我的回答是,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 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我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就像打太极,无论什么招式,全部是以柔克刚。这就是高手过招,化解问题于无形之处,于无声之中。
他们之所以挣千万年薪,自有千万年薪的价值,让人舒服程度也许就是一个衡量指标。常常发现越是与年薪水平低的人交流越容易让人不舒服。
回想平时大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磕磕绊绊,到处充满着不舒服的感觉。
你不让别人舒服,别人就会让你不舒服。 想提高年薪吗?就从如何让别人舒服着手,提升这方面的品质和修养。我们平常说话两个人都容易伤害到对方,引起争执。
我曾与一位级别很高的70多岁的老人交谈,他的每一句话都不会伤及到任何一个人,不会让周围的任何一个人感觉不舒服。
在一起聚餐十多人,每一句话都能照顾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感觉舒服,这是何等的修养。
战争年代就是千方百计把敌人消灭掉,想法让敌人不舒服。在和平建设年代,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成功的程度。 你是否让别人舒服,直接影响着你的成功。
所谓的沟通技巧,所谓的交际艺术,在人与人的交往里,最基本的根本不是这些,而是起码的善意。 世间从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自由都是以约束这前提。 只有童言可以无忌。年岁渐长就该有彬彬有礼的少年、顾全大局的青年,推己及人的中年。 否则,不懂礼数的熊孩子就被纵容成为动辙甩同学耳光的少年犯,直到成为假摔讹人的坏老人。
成人就该遵循这世界的秩序与规则。以尊重和善意为前提,才有资格谈直爽和率性。 那些自诩为直性子,打着“心直口快”的幌子去无所顾忌地伤害别人的,只不过是自私。 一念起,一念灭。善意就在这明灭间,已是天壤之分,云泥之别。
友情提醒
【历史信息查询】
点击文章上方蓝色文字“桂林菩提”可查看历史信息。欢迎您的关注。
【快捷查询】
回复“1”: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2”:索达吉堪布简介
回复“3”:《放生仪轨》
回复“4”:《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5”:《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6”:喇荣五明佛学院视频
回复“8”:金刚萨埵修法视频仪轨问答
回复“9”:《心经回遮仪轨》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