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五体投地顶礼磕头

2016-09-19 索达吉堪布传讲 桂林菩提


◎ 无量法门包括于七支供    


积累资粮有无量法门,而无量法门又全部包括在七支供中。尤其是,以上师为对境来修持的话,刚才说了,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为什么每一个修法中都有七支供呢?就是因为它很关键、很重要。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密宗是具有大精进、大智慧、大善巧者的行境。因此,这种修法是真正的善巧方便,懂的人一定要修持。    

在世间你们也知道,有智慧、精进又有善巧方便的人,做任何事都能快速圆满。而同样的事情,让一个愚蠢、懈怠又不会做事的人去做,事情做不好不说,还处处得罪人。    


因此,要修持密宗,一定要具有智慧,同时还要具有善巧方便。    


己一、顶礼支:   


◎ 化身无数与众生共同顶礼    


顶礼时,观想自身化现为成百上千无数无量刹土的微尘数,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也与自己一同顶礼。    

这是最起码的观想。能这样观想,功德是非常大的。作为大乘行人,如果只观想自己一个人顶礼,其他众生一概不理,这样不对。当然,实在不能观想的话,一个人顶礼,也有一个人顶礼的功德。但万法唯心造,既有智慧又有善巧的人,自然能积累起不共的资粮。    


一边顶礼,一边念诵下文:    


舍 大利扬各德逆德    

舍 我身化为尽刹尘    


那巴这为夏擦漏    

无边无数而顶礼    


念此偈颂的同时,也随文入观。所顶礼的对境,就是上师本体的莲花生大士以及三世诸佛菩萨等,在他们面前,我与一切众生三门恭敬而顶礼。

   


◎ 顶礼与上师瑜伽合修    


一般来说,修行引导没有完成五十万遍的人,顶礼与皈依偈合修,口念皈依偈,身体作顶礼,这样也可以,以前很多大德是有这种传统。但尽管如此,在这里,作为真实顶礼的引导,与上师瑜伽合在一起来修,是最为适宜的。    

法王如意宝也认同后一种做法,他老人家说:“修皈依时就一心一意皈依,专注持续地念诵,着力引发这颗皈依的心;而修顶礼时,则以上师及诸佛菩萨为对境,调整好身口意,一心顶礼。”    


因此,皈依与顶礼,虽然同是以莲师为对境,合修未尝不可,但最好是分开。这样分开修,皈依就让皈依到量,修的时候,尽量让相续中生起“我从今日起,乃至生生世世皈依上师三宝”的决定意念;而在顶礼时,也是身口意集中精力来行持,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有一些不同的。    


按照世间的规矩,在国王面前行礼、赞叹、供养,是合乎礼法的。同样,

修行人在最殊胜的福田——上师面前,顶礼、供养、随喜、赞叹,作七支供修法,不仅合乎规矩,而且功德也是最大的。

这样顶礼时,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过:“如果有单独的顶礼句,可以边念诵边顶礼;如果没有,也可以念《普贤行愿品》的偈颂:‘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 身口意三门顶礼    


顶礼的时候,身顶礼,就是指身体作礼拜;语顶礼,是指口中念诵顶礼句或祈祷文;意顶礼,是指满怀诚挚恭敬的心意念:“上师您无所不知,在这个世间,除您以外,我不寻找任何指望处,我全心全意依赖您、依止您。”    

这里至关重要的是:观想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顶礼,而且身语意三门都要如理行持、集中精力。    


《法苑珠林》云:“为对佛眼故须身礼,为对天耳故须口唱,为对他心故须意念……”讲了许多三门顶礼的功德。《大智度论》亦云:

“礼有三种:一者口礼;二者屈膝头不至地;三者头至地,是为上礼。人之一身,头为最上,足为最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

所以,应该常以三门恭敬而顶礼,不仅在修加行时,在有生之年乃至成佛之前,都是应该修的。    


这样顶礼,从修行的角度,能摧毁相续中的傲慢;从世间的角度,也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尤其是磕长头,这种全身性的运动,常常行持的话,对我们这个“臭皮囊”的健康,是最好的维护。当然,我们是修行人,以求解脱为主,所以,顶礼时应当专心致力于此。    


◎ 专心致志顶礼    


专心致志是很重要的。否则,一边顶礼一边东张西望,甚至胡言乱语、心不在焉,这样就不合理了。

    

但有些人散乱惯了,当右方有人来来往往、说话交谈时,他的眼睛与心思便转向右方,结果双手也就合十到左脸颊上了;当左方出现类似的情况,眼睛心思又转到左方,这样一来,双手又合十到右脸颊上了。这是很不如法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像这样思想涣散、随境所转,只是身体在那里东倒西歪地顶礼,除了白白受累以外,没有任何实义。    


所谓“没有任何实义”,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这是严格的讲法,说明功德不大。如果按照《妙法莲华经》[ 《大乘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等经典的教义,一个人以“散乱心”乃至“举一手”、“小低头”,也必将渐次见到无量诸佛,终成佛果。所以,只要顶礼,肯定有功德。但是与如法行持相比,不如法顶礼的功德很小,因为太小,所以说没有实义。就像有人去做生意,赚钱不多,回来时就说:“这次白去了,没赚到钱。”其实他的意思,是说没赚到大钱,不过小钱还是有一点的。    


因此,在不同语境中,对某些字句,也应该有相应的解释或理解。    


◎ 合掌的方式    


不仅如此,顶礼时双手必须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不可以掌心毫无空隙地并拢,或者仅以指尖接触等。图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莲花苞形象,一种是嘎乌盒形象。应该采用这两种合掌方式。    


如《大解脱经》云:

“如莲花待放,合掌于顶上,无量身云聚,敬礼十方佛。”

应如莲花待放一样,双手合掌于头顶、喉间、心间,并观想自身幻化出无量无边的身体,与一切众生一起,敬礼十方诸佛如来。(这个教证,在藏文中有,但汉文中我没找到,也许是不同译本吧。)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并非随意身顶礼,心间合十恭敬相,合掌当如莲花苞,或如嘎乌盒之形。”这里也提到了如嘎乌盒的形状。    

不过,汉地某些大德要求,合掌时掌心要并拢,其实也有出处。在唐代善无畏讲说、一行禅师笔录的《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中,就讲了十二种合掌方法,其中第一个叫“坚实心合掌”。这种合掌方式要求:两个手掌心要坚实并拢,而十指微微分开。其实,这就是掌心并拢的合掌,也有很多寺院的修行人采用。 


   

《疏》中还提到“虚心合掌”,要求十指齐而指尖相合,掌心微微分开;“未敷莲合掌”,也是十指齐而指尖相合,但掌心要空,使掌背稍隆起,就像刚才说的“莲花待放”或“莲花苞”;还有“初割莲合掌”、“归命合掌”等,总共十二种合掌方式。 

   

当然,在修上师瑜伽七支供的顶礼支时,我们就用“莲花苞”或“嘎乌盒”的合掌方式,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如果是按汉传佛教的某些仪轨念修,采用“坚实心合掌”,也是符合传统的。因此,两者都合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认识一点:了解各个宗派的传统是有必要的。否则,只了解一方面,只认一位上师的教言,其他的全部否认,这样就难免有些偏执了。 

   

◎ 五体投地顶礼    


接着依次下来,合掌在头顶,清净杀生、邪淫、偷盗等身障;合掌在喉间,清净妄语、离间语、粗语、绮语等语障;合掌在心间,清净贪心、嗔心、邪见等意障,然后五体投地。

所谓的五体,是指前额、两手掌与双膝,这些部位一定要接触到地。

● 自己顶礼 也弘扬顶礼    


这些道理,我想大家也都懂,但为了形成习惯,还是要再三串习,要实地行持。否则,光是明白,却做不到、做不好的话,这对长期学佛的人而言,是说不过去的。    


更何况,我们还有弘扬的责任。你们也看得到,现在有很多佛教徒是不会顶礼的。不光是顶礼,很多行为、语言也不如法。我没有他心通,不知道别人想什么,但从形象上还是能推出来,可能心里也不见得如法。当然,如果是非佛教徒,我们也理解,但作为学佛多年的佛教徒,处处不如法的话,那就太遗憾了。  

  

因此,对于佛教的行为,我们自己应该身体力行。与此同时,也应该在利他心的推动下,将这些看似简单的行持,以及浅的教言、深的道理,一一传授给别人。    


● 要如法顶礼    

那么,五体投地而顶礼有什么功德呢?简单地讲,以此可清净五毒烦恼的障碍,获得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加持等。

因为有这些必要,所以要这样做。    

顶礼以后,站起身时腰应该挺直,身体站立双手合掌。之后再像前面一样,重新匍匐顶礼。    


但有些人不是这样,还没站起来就甩手,一看就不恭敬。因为双手没有按照要求认真合掌,只是甩动一下,膝盖及额头不接触地面,仅仅弯一下身,站起来时腰也不是端端正正地挺直,这样弯弯曲曲地作顶礼,是大不恭敬的表现,所以绝对不允许。    


严格来讲,每次顶礼都要如法。即使接近结束时磕最后几个头,或者平时只磕三个头的时候,也一定要先站直,然后再接着磕。每次都很认真、正式、如法,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有不好的果报,如佛经中说:以弯曲顶礼的异熟果,将来转生为驼背者,也就是背上长大瘤的侏儒佝偻之人。我们顶礼,是希望获得功德的,如果转成这样奇形怪状的丑陋身体,顶礼也就大可不必了。    


所以,顶礼的数目不在多,最重要的是,每做一次礼拜,都要尽力做到正规、如法、准确。如果为了轻松省力,在陡峭的山坡或者某种依靠物的上面顶礼,没有少许实义。    


以前我见到一个出家人在护法神山那边顶礼,山坡很陡,所以基本不用弯腰,头磕得很轻松。但这样不合理。当时我还想:肯定是刚来的,如果听过《大圆满前行》,法师是不会允许的。还有的人,也是为了不弯腰,就在前面堆些被子、枕头,高高的,磕多少都不费力。但这也不对。最好在地板上磕,什么都不放,这样才如法。    


此处已经讲得够细了。对末法时代的人来说,不讲清楚,只是大概说一下可能也不懂。所以,重要的地方,要细致地讲一下。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以前的藏地,有人前去拜见上师等时,首先做一稍微如理的顶礼后,再屈身问讯两次,据说这是对重要人物的恭敬礼节,没有智慧的大多数人居然也跟着学,这是很荒唐的行为。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路上见到上师时,不必弯腰,内心存有恭敬就可以了,其他形象上的不重要。但是顶礼一定要如法,而且要常常行持。作为求法者,尤其是刚入门的,对顶礼的方式不懂,就一定要到上师面前听闻了知,懂了以后,要做到念念不忘而实地行持。    


● 要实地行持    


顶礼虽然简单,但如果只是口头上“万法空性”、“万法唯心造”,而不去修持,那么求得佛法也没有任何实义。下面讲一则唐宣宗作沙弥时的故事。    

唐光王李忱(即后来之唐宣宗)本是太子,武宗为争夺王位,想杀死他,但他被一宦官搭救,逃出了皇宫。    


光王到寺院作了沙弥。有一次,黄檗禅师到浙江盐官参加法会,在大殿中礼佛。这位沙弥见禅师礼佛,因早已见识过他的开示法语,也知道“万法空性”、“无所求”的道理,便上前刁难道:“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请问长老您这样礼拜,到底求什么呢?”    


禅师答道:“我不求佛、法、僧,只是常常礼拜如是事。”    

沙弥说:“既然您什么都不求,为何还要礼拜呢?”   

黄檗禅师打了他一巴掌。他马上说:“太粗鲁了!”   

禅师说:“这里是什么地方?说粗说细的!”然后又打他。    


禅师的意思,就是天天口头上“空”、“不求”地说些口头禅,实际行为中却不肯顶礼,只是傲慢而已,打他也是为了摧毁他的傲慢。    


当时唐武宗灭佛,有历史说就是为了寻找他,所以一座寺院一座寺院地摧毁。但三年以后,武宗就死了,宣宗即位。他即位以后,便重兴佛教,因为毕竟在寺院作过沙弥。    

(堪布问下面:“他受过戒吧?”“受过。”    

“嗯,那是沙弥啊!但后来还俗了,是吧?”下面无人应答。    

“有什么不敢说的?说嘛,反正皇上现在也不在。”众笑。)    


这里的意思,是说佛法一定要行持。    


◎ 求法者要随学上师行仪    


身为求法学法者,包括做一次顶礼在内的一切行为,都要远远超过那些不懂正法的人。    


不懂正法的人,因为没有受过正法的教育,就像世间的文盲不懂知识一样,很多语言和行为都不如法。有人说:“到上师面前,来的时候顶礼,去的时候不能顶礼,这是佛经里说的。”其实佛经里倒没这么说,是他们自己不懂,还把某些说法用佛经作依据了。 

   

● 米拉日巴的如法顶礼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来到鄂巴上师面前求法,当时鄂巴上师正在为众多僧人传讲《二观察续》(喜金刚法)。正讲到“说法是我法亦我,听法诸众亦是我……我即俱生欢喜大自在”时,米拉日巴尊者从远处参拜。鄂巴上师也满面笑容脱帽还礼,并且说:“传法间歇的缘起也很不错,看样子,那边的人作礼的风格,是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传承的顶礼方式,去问一下他是谁?”    

像这样,如法的佛教行为,谁都会承许的。我们也不是夸自己,学院的出家人一出去,人们看到了都说:“应该是佛学院的僧人吧,你看,披单、僧装样样如法……”当然,也不敢说“所有的人”,但说“大多数”是可以的。学院大多数的人,和没受过正规寺院教育的僧人相比,的确是不同:学过戒律,学过正法,威仪也清净如法,所以到哪里都受欢迎。

    

受欢迎的原因,首先就是威仪,好的威仪的确让人生信心。当然,对个人而言,行为如不如法,可能也无利无害,但从代表佛教的层面来看,一个出家人的行为如果不如法,确实会让人有看法,甚至生邪见。 

   

前段时间,我提到过北京那边的两个和尚,当时影响很坏。后来发现,他们全是假冒的。原因是他们被一个所谓的佛教徒骗了钱,所以就以这种方式败坏佛教。听说在那段时间,好多和尚都不敢出门上街了 

 

按理说,一两个人的行为,也代表不了所有的人,但人往往就是这样:以少论多、以偏概全。所以,不管你们以后是出门,还是去哪里弘法利生,随时随地要注意威仪和行为。尤其是刚出家的人,不要认为管家看不到,上师看不到,就放松了,这样很容易败坏佛教的名声。所以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如法!    


如法的行为,像米拉日巴尊者的顶礼,一看就是玛尔巴罗扎的传承,所以令鄂巴上师很欢喜。    

              摘自《前行广释》第129课


长按即可关注

官方公众号:zhibeifw 账号:智悲佛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