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言稚语】蛋宝宝跳舞(已发表在上海市《中文自修》)

2018-02-11 方煜 小学语文知识

此篇作文发表在上海市《中文自修》2017总第512期


蛋宝宝跳舞

上海市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  四(5)班  方煜

 

    周六的微课中,我们做了一次实验。这次实验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老师让我们准备好以下物品:水、玻璃杯、一根筷子、两枚鸡蛋和一袋盐。我们知道要做实验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请大家把水倒入玻璃杯中,然后把一枚鸡蛋放进水里,看看蛋宝宝是沉下去了,还是浮起来了呢?”老师笑着说道。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轻轻地拿起鸡蛋,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装了水的杯中,发现蛋宝宝沉了下去。

    老师说:“谁知道怎么让蛋宝宝跳起舞来呢?”聪明的依伊胸有成竹地说:“要往水里加盐。”大家都向她投以赞许的目光。“对。”老师说,“但是盐要多放一点。”我把鸡蛋拿出来,又往水里加入了一些盐,用筷子快速的转圈搅拌,杯子里的水像一个漩涡,盐慢慢融化了,我又把蛋放进水里,发现蛋还是浮不起来,看见同学们的蛋宝宝都浮起来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后来,我平静了一下,又放入许多盐,再次搅拌后把蛋放进去,这时,我发现蛋宝宝真的浮起来啦!我欣喜若狂地叫道“太好了!太好了!我的蛋宝宝真的浮起来了!”

   “大家看见蛋宝宝在跳单人舞了吧!接下来,我们一起看蛋宝宝跳双人舞。”老师笑眯眯地说。话音刚落,我拿起另一枚鸡蛋轻轻放入水中,用筷子在两枚鸡蛋上戳,只见蛋宝宝按下去又弹了起来,像可爱的小姑娘在跳双人舞,我们兴致勃勃地和蛋宝宝“玩”了起来。看着两枚蛋宝宝一上一下地轻盈地舞蹈着,我们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浮上来。这就是“死海不死”的原理。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去多尝试,不要轻易放弃。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实验!

 

~~~~~~~~~~~~~~~~~~~~~~~~~~~~~~~~~~~~~~~~~~~~~~~~~~~~~~~


蛋宝宝跳舞

             上海市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

                               四(5)班  方煜

 

    周六的微课中,我们做了一次实验。这次实验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老师说请同学们(让我们)准备好以下物品:水、玻璃杯、一根筷子、两枚鸡蛋和一袋盐。我们知道要做实验了,笑的(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可以看出你很期待试验),赶紧准备好材料。实验马上开始了

   “请大家把水倒入玻璃杯中,然后把一枚鸡蛋放进水里,看看蛋宝宝是沉下去了,还是浮起来了呢?”老师(笑着)说道。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轻轻(地)拿起鸡蛋,小心翼翼(把)它放入装了水的杯中,发现蛋宝宝是沉下去的(沉了下去)

    老师说(:)“谁知道怎么样能让蛋宝宝跳起舞来呢?”聪明的依伊胸有成竹地说(:)“要往水里加盐。”大家都向她投以赞许的目光。“对(。)”老师说,“但是盐要多放一点。”我把鸡蛋拿出来,又往水里加入了一些盐,用筷子快速的转圈搅拌,杯子里的水像一个漩涡,盐慢慢融化了,我又把蛋放进水里,发现蛋还是浮不起来,看见同学们的蛋宝宝都浮起来了,我急的(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把你做实验的过程描写的很详细。小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恰当,也把你的心理状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后来,我平静了一下,又放入许多盐,再次搅拌后把蛋放进去,(这时,我)发现蛋宝宝真的浮起来啦!我欣喜若狂(地)叫道“真的!真的!(太好了!太好了!我的蛋宝宝)真的浮起来了!”

   “大家看见蛋宝宝在跳单人舞了吧!接下来,我们一起看蛋宝宝跳双人舞。”老师(笑眯眯地)说。(话音刚落,)我拿起另一枚鸡蛋轻轻放入水中,用筷子在两枚鸡蛋上戳,只见蛋宝宝按下去又弹了起来,像可爱的小姑娘在跳双人舞,我们兴致勃勃(地)和蛋宝宝“玩”了起来。看着两枚蛋宝宝一上一下(地)轻盈(地)舞蹈着,我们开心地笑了。(你做实验的动作描写很生动准确,也能看出你做实验很认真,很享受这个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浮上来(。)老师告诉我们一直听到的(这就是)“死海不死”就是这个(的)原理。

(与上一自然段合并一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多)尝试,不要轻易放弃。(实验结论的总结很全面)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实验!(结尾点题)

  

 

总评:

优点:

1.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全面,细节写得很详细。

2.小作者能运用很多好词,例如:“小心翼翼”,“欣喜若狂”等词语,运用得都十分恰当。

3.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热锅上的蚂蚁,把自己急切的心情描写得栩栩如生,等等。

4.文章语句优美。对于实验过程的描写也很全面。对于实验的总结很有逻辑,并且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学习中解释死海不死的原因,很棒。

不足:

1.注意“的”“地”“得”的区别。

2.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特别是引用语的使用。老师说:“xxxxx。”   “xxxx。”老师说:“xxxxx。”

3.注意语句的通顺。养成写完作文读一读,改一改的习惯。

4.注意段落的衔接。

修改建议:

平时加强标点符号的学习和使用,注意区分“的”“地”“得”的用法。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近期热点分享:

这4个方面,妈妈越懒,孩子以后会越有出息!晚了就真来不及了!

小学必须知道的中国诗词名句100题,快来让孩子答!(附答案)

孩子性教育时间表(很详细,看了你就不难以启齿了)

小学1-6年级家长这样“陪读”,孩子成绩肯定好!

看看这12图,怎样别对孩子说错话!

教育孩子,这几个方面必须亲自动手!看高情商家长怎么做!

孩子总写错别字影响居然这么大?别再让孩子一错再错!家长必看!

告诉孩子什么才重要(建议永久保存)

这30个汉字的笔顺太容易写错了!你能够写得对吗?

假期,孩子可以这样学语文!(阅读、背诵、日记、生活、作文都不能少)

人民日报整理的160个成语之“最”,寒假让孩子学起来!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100题,必背!(附答案)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百宝箱”,留给孩子寒假涨知识

32个形态各异的“福”到了,快来看看家乡的福长啥样


下载方法

将微信分享到QQ电脑端或者微信电脑端,然后再电脑上打开页面。选择打印即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梅子老师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