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五分钟 欧明俊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 第八季第6期




第八季第六期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欧明俊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他从孔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讲到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以及“七步诗”和“玄武门之变”,正面反面都有,堪称“极简中国文学兄弟史”。尤其在今天,更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向上滑动阅览

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欧明俊


《论语·颜渊》中,司马牛忧虑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无)。”同学子夏安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意思是:只要能够做到敬谨而没有过失,对人谦恭而有礼仪,那么作为君子,还担忧自己没有兄弟吗?司马牛是孔子弟子,其兄桓魋(tuí)为宋国大夫,参与宋国叛乱,失败后逃跑,司马牛也被迫离开宋国,逃亡到鲁国。因此司马牛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兄长,感叹有兄弟犹如无兄弟。子夏则认为,“敬”和“恭”是成为“兄弟”的前提条件,恭而有礼,社会上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兄弟。如何才叫有“礼”呢?关键是孔子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如果人们本着爱心,尊重他人,那么无血缘关系的也可以相处得如亲兄弟。


汉代苏武赠别李陵诗曰:“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意思为:四海之内,大家皆为兄弟,没有人是陌生人,况且我与你为同一个树上相连的枝干,感情更为深厚。陶渊明《杂诗》其一:“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意谓:我们都生在这片大地上,就是兄弟,又何必在意是不是亲兄弟呢?朋友只要感情深厚,不是兄弟,却亲如兄弟。《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他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水浒传》有多种外文译本,其中书名翻译得最为精彩准确也是最有影响的当数赛珍珠的第一个英译本All Men Are Brothers,回译过来,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身逢乱世,为求生存,逼上梁山的好汉们不得不报团取暖,平等相待,以兄弟相称,增强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这种“泛血缘”观念,确实让许多本不相识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理想团结起来。


如果过度追求权力和利益,骨肉兄弟也会反目成仇,甚至除之而后快。相传曹丕逼迫弟弟曹植七步作成一诗,曹植《七步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lù shū)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母的兄弟,用萁煎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兄长曹丕残害自己。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不久李世民即帝位,他为了抢夺皇位,竟然残杀了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若地下有知,也会如司马牛一样感叹有兄弟不如无兄弟!


现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如同一个大家庭,各国之间如都以仁爱之心,求同存异,彼此亲如兄弟,和平相处,永远告别侵略和战争,那么儒家“天下大同”的太平理想就实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