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家长的信

高湔梅 风铃童书 2022-12-23

    9年前刚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的几天,我们就收到了来自慕尼黑某个政府机关寄来的“致家长信”。一直到今天,这份来自权威机构的家长指南,仍定期地飞进我们的信箱。当时的德语不怎么样,这两天整理书架时,重新翻开厚厚的文件夹,重新打开第一封信,才发现是市长大人签名的。今天在这里重温一下。

 

(致家长信)


“亲爱的母亲们、亲爱的父亲们:

      您们的小宝宝出生了!请允许我,送去我的问候。做为慕尼黑市的市长,我尤其高兴,能向我们的“小慕尼黑市民”问好。

      孩子是一个城市的未来。当然,在慕尼黑这座城市里,供孩子成长的环境,已经从我的童年时代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有些变得简单了,有些则变得复杂了。因此,我的职责就是为年轻的家庭和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和生活的条件。有几个要点我想强调一下: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设立更多的保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这样您就知道,您的孩子一定能得到托管的服务。



(第一封致家长信的封面)


——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中,一定会确保孩子游玩的空间。

——我们会竭尽全力,将城市所属的600多个露天游乐场变得更吸引人。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学习。

——我们会尊重每一个孩子,给他们在多方面发表意见的可能。

——我们支持和赞助各种文化活动、课外以及假期活动,这一点我向您保证,没有哪一个城市能比得过慕尼黑。

       我们的小市民以及他们的父母们,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请求,都可以到市青少年保护局的儿童专员办公室,以及全市25个区的儿童专员处申诉。请和我们联系!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马上得到解决,但是我们一定会尽力支持您!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慕尼黑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请帮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让慕尼黑成为“孩子的城市”!

     “致家长信”就是我们的城市为您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提供的一个陪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祝愿您和您的孩子有美好的亲子经历,兴奋的或者安静的时光,更祝愿您们拥有幸福,健康。这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所必需的。

您的克里斯蒂安.乌德

慕尼黑市市长


(当时的慕尼黑市长) 

       然后是慕尼黑市青少年保护局局长介绍“致家长信”的内容和意义:

 

          您一定会很惊讶,收到来自城市某个部门的官方信件。我们知道,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责任重大,而有时又是那么的不容易。所以我们决定,抓住这个孩子出生的最好时机,向您提供重要的信息。这就是我们的“致家长信”。

          我们的“致家长信”已经发出了有三十年了。就像我们的社会不停变化,对孩子的教育也在接受新的挑战。新的教育理念和医学方面的发展也需要被更新。这些也是我们的“致家长信”不断更新内容和面孔的原因。

          我们的“致家长信”不是“处方单”,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希望它能鼓励和引导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我们免费发送“致家长信”给每一个慕尼黑的家庭:有信仰或无信仰的,单身的爸爸或妈妈们,直到您的孩子满十四周岁。在这个过程中,您收到信的间隔会有所不同。您还会收到一些特殊话题的额外信息。

          愿您的父母之旅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时的慕尼黑市青少年保护局局长)


     现在回头看这些被我认真保存的“致家长信”,第一封最厚,针对孩子的年龄是一个月。涉及的话题有:宝宝来了,当爸爸妈妈的感觉,一起找到新的生活节奏,母乳还是奶粉,换尿布和洗澡,宝宝在哭,睡觉,健康体检,母亲的健康,寻求帮助,父母金,父母假。真的全都是新手爸爸妈妈最关心的话题和最急需的信息。这样的信在孩子一岁以内每个月一封。从1岁到2岁9个月间,每三个月一封。这个阶段被称为婴儿及幼儿阶段,孩子的变化太快了,真的是每个月就是一个新阶段。这期间涉及到的话题如:安抚奶嘴还是大拇指,睡通宵觉,适合幼儿的玩具,睡前故事,预防针,第一次感冒,第一勺米糊,你的居室对宝宝来说安全吗?第一颗牙,对学步辅助工具的警告,站起来了,第二个孩子的计划以及夫妻性生活,学说话,要开始刷牙了,第一个叛逆期,准备上幼儿园,等等等等。

 

    从3岁到6岁,被称为幼儿园阶段,或者学龄前阶段。致家长信仍然为每3个月一封。所涉及的主题,如:自己选衣服穿,说脏话,能惩罚孩子吗?我的孩子结巴,独生子女,兄弟姐妹的争吵,尿床,健康的食物,学前班,买书包咯!等等等等。

 

    到孩子6岁入学后到9岁,半年一封,被称为小学阶段。从9岁到14岁的致家长信是一年一封,这个阶段被称为青春期发展阶段。所涉及的话题如:换牙了,当爸爸妈妈吵架时,零花钱,看电视,触碰禁区,总是乱糟糟的,我能晚一点睡觉吗?友谊,你读什么书,喝酒,网上的广告和消费,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等等等等。

 

     如此看来,当父母的道路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德国有一句话,叫做“小孩子有小问题,大孩子有大问题。”我的感觉每次都是刚刚进入一个新阶段,正开始研究一个话题,“致家长信”就来了。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每次读完信后,我都会感到格外的欣慰,就像刚刚和一个知心大姐倾诉过似的。知道我们家的问题,自己孩子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的情况。甚至看到还有那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自己都没有遇到,心里就会放松很多。就不会一味地想,是不是自己又做错了什么。

 

     致家长信是在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医生、社会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结合众多与家庭,孩子相处的实践经验撰写的。在这九年来,是我一直坚持认真研读的育儿宝典。以后,我会陆续将致父母信的一些内容翻译给大家,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各个阶段的父母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