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孩子谈谈“钱”

老马 风铃童书 2022-12-2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拥有更多元的养育理念


我们每天送孩子去上学,都会叮嘱她注意安全。每次放学回家,都会聊一聊在学校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顺便延伸到怎么与人沟通、解决纷争、诚实、勇敢、正直等有关价值观的话题。


而关于我们每一天都会打交道的“钱”则很少提及,也可能是因为觉得谈钱粗俗,毕竟我们都学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也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讨论这一话题。我也很少与孩子讨论这个话题,原因当然是后者,而且我一度不太肯定自己的金钱观是否正确。毕竟关于金钱的认识不像诚实、正直、勇敢等更具有普世而坚定的认同。



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把我们自己认可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吧!谈“钱”,当然就是把我们认可的金钱观传递给孩子。那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影响的中国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关于金钱的观念正确吗?


 

(推荐经济学的著作:薛兆丰《经济学通识》、王福重《金融的解释》、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学通识》绝对会让你对很多社会问题的认识豁然开朗。)

 

中国文化是耻于谈钱的,说一个人道德高尚,后面大多会跟着一句“视金钱如粪土”,当然非常可笑的是还有一句“信义值千金”。这两句话我觉得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纠结,骨子里很看重钱,嘴上又表示对钱不在乎,真是虚伪纠结啊!当然,之所以嘴上不谈钱,还是觉得谈钱太俗,虽然实际上谁都无法免俗。


如果“诚实”是一个大家普遍认同的好品质,那么在金钱的问题上,也应该诚实对待。我会告诉孩子说,我觉得钱很重要。如果有点心虚,也可以加上一句“这是我的看法,也许不一定完全对”。而在与孩子沟通很多问题时,当我有所犹疑时,都会加上这句话。金钱当然是个好东西,可以买来一切你想象得到的东西。金钱买不来生命吗?不,金钱买来的健康和医疗服务难道不是延续了生命吗?!虽说钱是不是万能还有争论,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则是大家的共识吧!


如果金钱是个好东西,那么当然是多多益善。如果你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不是依靠欺骗来赚钱,赚的越多,意味着人们通过用钞票投票对你的能力或价值的认可。当然,这里的金钱实际是财富。有一次我们一家在饭桌上,不知因为什么谈起了金钱的话题,似乎是宽宽说:“一个有钱人不帮助穷人,即使有多少钱也不快乐;而一个人即使没有多少钱,也可以通过帮助别人获得内心的快乐和满足”。应该是在学校讨论帮助别人的话题吧!大家都就此聊起了有关金钱的话题。我讲了一个人自己的温饱都有问题,不知道他怎样帮助别人(当然也可以出一点力气),而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财富后,他才有更大的能力帮助别人,如果他富可敌国,比如比尔盖茨就可以资助科学家研究对抗疾病的药物,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毫无疑问,如果你想帮助更多的人,就应该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让自己成为被帮助的那一个,其次要获取更多的财富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如果一个富人不愿意帮助别人,不是因为他有钱,他如果是穷人一样吝啬自私,与金钱无关啊!

 

(宽宽第一次拿到压岁钱,主动请爸爸吃Cold Stone冰淇淋,显然她当时还没有贵还是便宜的概念。)

 

穷人也会有快乐,富人也会有烦恼,就此说穷人比富人更快乐,无疑智商负数(居然还真的有人这样认为)。这里的穷与富是相对的,穷人与富人的烦恼也是不同的。穷人事事为金钱发愁,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穷人为温饱发愁,就是为解决生存问题的金钱发愁。富裕一些的人则不会有这个烦恼,就像中产阶层,烦恼不是饿肚子,而是怎么吃更健康,当然在更大的开销比如购房时也需要反复权衡,而王思聪就没有这个烦恼。财富可以让你解决了温饱和安全的烦恼之后,追求更高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很多时候富人(比如欧洲的贵族)更具有道德感、更加自律是有理论依据的,那就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退一万步说,你难道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固守清贫吗?如果你不是后娘的话。

 

狭义的金钱,专业的名称应该是货币,Money is Debt,货币就是债,通俗说就是欠条。属于你的商品(也包括服务)还在这个社会的某个地方,你可以通过这张欠条收回这些属于你的商品或服务。那么,的确是“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自己的”。守财奴之所以可笑,是因为他打算永远也不收回自己借给别人的东西,只要守着别人开具的大把欠条就很开心。

 

(宽宽和好朋友佳月一起在大望京公园玩,两个人拿着200元钱满场转着挑选游乐项目并认真计算价钱。锻炼宽宽自己花钱的能力,也是自信自立能力的培养。因为是她们两个人一起的经费,所以花这个钱还需要两个人的沟通协调。)

 

我希望孩子能够理解金钱的价值,自己体会到花钱的感觉,用钱来购买商品或服务。孩子小时候,在博物馆里买纪念品或在书店买书时,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让她自己去结账。大一些之后,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她自己支配。有集体活动需要带钱时,可以给她多带一点,剩余的钱应该交还回来。


压岁钱是中国家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很欣赏连岳的做法(连岳:  每天有钱的感觉),帮助孩子理财并且签署合同。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金钱,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是“延时满足”能力的提高。其实培育孩子节俭是同样的目的,节省本身不是目的,节省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为节省而节省是守财奴的做法。理财和节俭,都是需要放弃眼前的诱惑,追求远期的目标,这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未来十分重要。根据“迟延满足”实验,具有耐心的孩子学习成绩要更好一些,长大后在事业上的表现也更为出色,更容易取得成功。

 
宽宽压岁钱的交给爸爸帮助做理财,已经签署了第二份理财合同。)


当然,也必然会涉及到“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会和孩子聊自己的工作,聊自己怎样努力赚钱,也会让她去我的办公室知道爸爸是如何工作的。让她知道爸爸妈妈在努力赚钱,这样才能够去游玩、购物、买书和玩具。而我时时注意不让她觉得赚钱是很辛苦的事情,一方面我的承受力比较强的确不觉得特别辛苦;另一方面,我很不喜欢孩子有爸爸妈妈为了家庭很辛苦的感觉

 

关于金钱,孩子迟早要面对,我们以为还早,其实很快就会面对。不要避讳和孩子谈钱,谈花钱,谈赚钱。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有掌控金钱的能力,而不是为金钱所奴役。那么首先需要我们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建议国内的爸爸妈妈,都应该系统学习一下关于经济学的正确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