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小朋友是如何使用零花钱的

高湔梅 风铃童书 2022-12-2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拥有更多元的养育理念


这几天看到群里老马爸爸一篇好文章“和孩子谈钱”(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链接),以及许多妈妈们关心地询问这个问题。于是想做为一个“大孩子”的妈妈,来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回想起几年前,当朋友间互相询问什么时候该给孩子零花钱,该给多少的时候,那封“致家长的信”如约而至。就在牛牛六岁生日前几天,我们不仅收到了对他生日的祝福,更收到了及时雨一般的“零花钱”专家点评。

 

致家长的信——第31封信,孩子年龄:六岁

 

祝您的孩子六岁生日快乐!


六岁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生日,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要开始一个生活的新阶段——上学了!学校生活虽然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唯一的。如果从现在开始,只是单纯地用学习成绩和学校里的表现来衡量孩子的发展,就错了。

您的孩子一如既往地需要您的支持和鼓励,以激发出他隐藏的个性潜质。为此他更需要一些“实验空间”。这个过程,可能会给他带来一些伤疤(身体上的、心灵上的)。这时,家就成为避风的港湾,因为那里有爸爸妈妈绝对的信任和爱。

 


零花钱——自己的钱


六岁的生日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固定地给孩子零花钱的机会。如果能送他一个漂亮的,就更好不过了。


父母们一定要记住,零花钱是孩子自己的钱。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固定的数额,定期地给到孩子手里,和孩子的表现以及是否“乖”无关。和钱打交道是孩子必须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比实践更好的方法呢?所以如果把钱花光了,钱就没有了,也是一个重要的经验。


您当然不愿意看到,第一次的零花钱转眼就在街角的小卖铺被买了零食。您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钱的使用,但是禁止或者控制,甚至把钱没收都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如果一个孩子不能自己支配零花钱的使用,他就永远学不会如何使用钱和对此负责任。如果每一次零花钱“找不到了”,父母都马上又给补上,也是不提倡的。有的孩子根本不用碰自己的零花钱,倒不是因为他有多“节省”,而是因为无论买什么,都还是爸爸妈妈在掏腰包。那么零花钱的意义也就丧失了。


六岁的孩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地学习,如何为未来做计划。所以如果现在就要求他为一段很长的时间计划钱的使用,还为时过早最好是每个星期给孩子零花钱。那么,给多少才合适呢?我们没有一个对所有人都适用的答案。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零花钱的数额应该综合孩子的年龄、家庭收入、家里有几个孩子,以及孩子零花钱的主要用途等因素来考虑。但是这个数额也不应该和他的好朋友们,以及学校班级里其他孩子的零花钱数额有太大的出入。零花钱应该是父母给的。如果孩子从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那里,不定期地得到一些其他的钱,不应该和零花钱混为一谈。这些钱的保管和使用,家长应该和孩子商量好。


孩子应该用他的零花钱做什么呢?在这个年龄,用他这笔小小的财富,其实还是主要用来买零食或者小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应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并慢慢学会对自己的钱负责。我们这里的建议只是“和钱打交道”这个话题的开始。在许多家庭里,钱以及孩子的消费愿望甚至成为家庭矛盾。在后面的“致家长信”中,我们还会重提这个话题。

 

专家建议:

零花钱是孩子自己的钱!

——零花钱的数额要固定,而且定期地给孩子

——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他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

——不要把没收零花钱做为一种惩罚

——不要经常地“预支”零花钱,也不要经常给他“额外奖励”

 

上网查了查当时零花钱的标准,我们从牛牛上学的第一周起,开始发放“零花钱”。一年级是每周0.5欧元,二年级每周一欧元,三年级每周2欧元,目前的四年级是每周3欧元。后来,听说他班里的小朋友有的比这个多一点点,有的少一点点,我们也就没有再调整数额。买新书包的时候,里面有一个配套的挂在脖子上的钱包,现在这个包包里,有112.70欧元。有时我手头没有零钱的时候还会管他借钱,当然要及时归还。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还真不习惯,老忘。牛牛有时提醒我,就得赶快把上周的给补上。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开始的几个月里,这5角的零花钱在他口袋里呆不过一天,一定是放学的时候,瞬间就被换成了各种奇异的零食和廉价的小玩意。他们学校门口地铁站的小卖铺就是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显示自己经济实力的聚点。那段时间,学校里流行什么,后来又被老师禁止了什么,我全都了如指掌。

 


有意思的是,学校每年11月份,会举行一个叫做“SUFITAKA”的活动。这是德语单词搜寻suchen,找到finden,交换tauschen,购买kaufen四个词的词头拼写在一起组成的。内容就是,小朋友们把自己不再使用的玩具、用品找出来,或者和别人交换,或者摆摊卖,然后用卖来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到这个时候,教学楼六层的中厅里就摆上一圈一圈的课桌,每个人可以最多卖7件物品。可以是书、玩具,甚至是自己在海边找到的海螺、收集的卡片等等等等。你可以自己标价,当然也可以讨价还价。而在教室里,则是家长们准备的食品、饮料,或者游戏。由此带来的收入,做为班费使用。哪些东西受欢迎能卖出好价钱,我们这些家长们是完全外行的。有些看似教育意义很高的游戏或者书,来来往往的小朋友一点儿都看不上眼。记得上一次,牛牛卖一个类似YOYO球,用两根绳一拉一拉,会转会亮的小玩意儿。是我们度假时在迈阿密海边从一个小贩手里花5美元买来的。一开始没人注意,后来他一边玩一边给别人展示。本来他只想卖两块钱,没想到好多人想要,最后居然竞价到8欧元。这恐怕是这几年做得最赚的生意了。

 

渐渐地,牛牛对“花钱”的热情没有那么高涨了。一个一个的硬币也被慢慢地换成了纸币,留在了钱包里。我谨记专家们的建议,无论牛牛的表现如何,零花钱就跟工资似地,定期给到他的手上。如果出去逛街或者去嘉年华,我们会事先说好,爸爸妈妈给买什么,而除此之外的东西,他可以用自己的钱去买。比如SUFITAKA,我会给两个人各5块钱的启动资金,可以买些饮料啊爆米花之类,想买别的,就得从自己的钱包里掏钱了。

 

牛牛第一次自己“下馆子”是三年级的某一天。放学后,他说要和邻居朋友一起去附近的面包店碰头,于是拿着钱包滑着滑板车就走了。一小时后,我带着老二开车去接他,准备一起去理发。看见三个男孩子正坐在面包店里的餐桌前,一人面前一杯热巧克力、一块蛋糕。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某人手中的iPad,据说是目前学校里很流行的一首歌。我在窗外愣了一下。似乎恍惚看到了不久的未来,牛牛和伙伴们一起逛街、蹦迪、泡酒吧的场景。

 

羊羊虽然满六岁了,还没有零花钱。我们打算也从今年九月上小学开始。他目前的收入就只是逢年过节的压岁钱或者偶尔替我擦个车什么挣的工钱。所以羊羊的钱包里是瘪瘪的。前两周我们回北京,姥姥给俩人一人2000元人民币的见面礼,折算成欧元有260欧,可把羊羊兴奋坏了。昨天讨论这笔钱是否存进银行的时候,羊羊坚决要求给他现钱。欧洲杯马上要开始了,目前小朋友们流行收集足球Panini卡片。羊羊的所有资产都被他买成卡片了。我们商量之后,决定每人得到60欧的现金,其余的200欧存入个人的银行账户。

 

不知怎么又说到账户手续费的问题,牛牛担忧不止,“要是每年都从账户上扣手续费,会不会到了我十六岁,我存的钱就都没了?”爸爸于是开始给他讲,银行是怎么运作的,银行是怎么挣钱的,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抵押,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基金等等。将近一个小时之后,牛牛做出一个决定,200欧不存了,他要选三支股票,每支买一股,做股东,去开股东大会。我这个完全没有经济头脑的妈妈,是不是很快就能跟在儿子后头去蹭吃蹭喝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