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业务井喷时,订单系统架构这样演进
石佳宁,饿了么后台支撑研发部负责人,目前任职于饿了么,现任平台研发中心-后台支撑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饿了么外卖订单、统一客服系统、BD销售以及管理工 具、代理商管理平台等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于2014年加入饿了么,那时正是饿了么飞速发展的起始点。我一直从事后台领域的研发,比如BD系统、客服系统和订单系统,现在专注交易架构相关的工作。
今天要讲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高速增长和愈加复杂的交易场景下,饿了么订单的服务架构是如何演进的,究竟是什么支撑我们的发展。
快速增长下的业务场景
具体讲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场景,因为脱离具体的场景所有架构演进没有任何意义。上面这两个图表不是饿了么的数据,是第三方分析整个外卖市场的数据图。左边的图表是从2011年开始,整个O2O市场以及外卖的份额逐年增加。2013年和2014年的时候发生了比较大的飞跃,饿了么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订单量开始猛增。右边的图表是用户注重外卖平台的因素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到,用户很在意配送速度,在意交易的时效性。对于O2O或者饿了么订单,交易的要求比传统电商的高,因为交易一般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在2014年初,饿了么订单量只有日均10万单,到2014年底超过百万,这是一个质的飞跃,10万订单的量级和百万订单的量级的要求非常不一样。在2015年突破了日均300万,到今年5月单日峰值突破500万。
快速发展涉及很多问题。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业务发展非常快,可能准备不是很充分,比如说监控、日志、告警、框架、消息、数据库,很多基础设施还在建设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对系统的要求不是不能挂、不能出问题,而是出了问题要第一时间能恢复。这是整个系统架构的前提。
服务架构的演进
图中所示是订单的早期架构图,比较简单。这个架构在2014年的时候支撑了日均10万的订单,是一套很不错的架构,依然在很多系统中完美运行。但是对于后来发展的场景,它已经曝露问题了,比如业务逻辑严重耦合、代码管理很困难,因为数据库都在一起,操作变更很难追溯。
更进一步的是,性能的瓶颈只能是靠服务器去硬抗,从物理架构到逻辑架构,都已经成为业务发展的掣肘了。于是,为了业务的发展,我们做了一些演进的工作。
演进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字“拆”,跟“拆”对等的就是分治的思想。怎么拆分呢?面向服务有很多拆分原则。我将拆分过程中最具帮助和指导性的点罗列了以下几条。
第一是明确的定义。之前也确实犯了一些错误,为了拆而拆。其实我们需要更明确,什么才算是一个服务?服务一定具有非常独立的技术能力或者业务能力,而且一定意义上能够很抽象。
第二是松耦合。最基本的松耦合就是Customer的消费不依赖于Provider的某一个特定实现,这样服务器的内部变更不会影响外部消费,消费者可以切换到其他服务能力的提供方,这是最基本的松耦合。还有时间上的松耦合或者位置上的松耦合,我们希望的松耦合是消费方和服务方是可以分离的。
第三是基于领域的认知,这对于整个产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当时整个饿了么所有系统是在一起的,基于领域的认知,在面向用户的维度和面向商户的维度做了切分,还有基于交易链路做了切分。
第四是单一职责和关注分离。简单说,我们希望一个服务或者一个模块拥有单一的能力,而不是承担过多的职责,否则责任不清晰,导致能力也不清晰。
最后一点是可被验证的结果。在订单拆分的过程中我们犯了一些错误,当时认为这样拆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过一、两个月,并没有带来效率和能力的提升,反而是跨团队的要求越来越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多。这时候可能是拆错了。如果是一个好的拆分一定有利于发展,拆分之后的发展是更迅速的。
基于这几条原则,我们对饿了么的整体服务做拆分之后,如上图所示,架构就有了一些变化,看起来跟刚才架构区别不大。把Order Service做了分离。当时拆分虽然比较垂直,但是用户、商户、金融、订单等还是有一些横向交互。
一个接口有一个非常明确的Owner,一个表、一个库也能保证仅有单一的操作方,让我感受比较直接的是,为服务的治理奠定了基础,以后可以针对某项特定业务做一些降级、熔断,以及单独的监控。拆分实际上是让各自模块的掌控力变得更强了,对业务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这时每个部门或者每个团队都负责自己独立的领域,代码和数据都拆分完毕是不是就可以了?但是后来发现好像还不对。因为虽然大的领域上确实已经干净了,但是在小的领域上依然问题很多,订单并不仅仅只有一张表,一个单一的模块,其实还有很多复杂的内容。
在一些技术工作上,这些问题曝露得并不是那么明显,那时候大家对于一些领域认知或者业务边界的认识还是模糊的,没有人界定这些。但是当更进一步地去发展一个领域的时候,还是会有职责不清晰或者能力模糊的地方。我们思考,还要基于业务进行更细腻的规划。
于是我们把订单本身做了一些业务层次的拆分,拆分之前首先要确认订单到底在整个系统中,尤其是交易系统、O2O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担负什么职责。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们的认知大概是以下四点。
第一,订单是整个交易链路的核心,围绕了一些相关服务,比如金额计算服务、催单服务、售中异常服务等,我们希望这些服务之间有明确的区别。
第二,订单实时处理是整个链路的中心,我们将这个过程定义得尽量简洁。一笔交易中,订单被推进得越复杂,说明系统设计得越复杂,出问题的概率也会越高。所以我们希望订单核心流程非常简单、轻薄,把复杂的东西剥离出来,把简单和复杂明确成两个部分。
第三,考虑到交易的时效性和异常场景越来越复杂,将交易分成正向交易流程和逆向交易流程两个部分。正向交易流程,99%的订单会根据这个流程走完生命周期;逆向交易流程,比如说退单要求时效性比较低,处理会牵扯多方业务可能很复杂,所以通过一个逆向的交易流程来解决。
第四,能够在功能和业务上独立的部分,尽可能抽象为单独的模块或服务。简单来说,比如催单的服务,它其实对交易链路无法起到推进作用,它只是一个动作或者附带服务,我们把它单独抽象出来,为后面的发展做出铺垫。
基于这些之后,我们对订单进行完整的认知,对订单的服务架构和业务架构做成图中的样子,大概是三层。下面一层是基本数据;中间层是正向逆向的流程、最核心的状态和最关联的交易链上耦合的服务;上层是用户服务、商户服务,包括跟交易链相关的,比如饿了么最近推出的“准时达”的服务。
我们同时对其他服务模块也做了演进。一些是之前设计的不合理,如图所示是当时缓存服务的逻辑架构,节点比较多。简单解释一下最初的做法: 提交订单的时候清除缓存,获取订单的时候如果没有缓存的话,会通过消息机制来更新缓存。中间还有一个Replicator,起到重复合并的作用。
后来我们发现,本来可以轻量级实现的内容,但是用了相对复杂的实现,链路长,组件多,受网络影响非常大。一旦一个节点缓存数据不一致,感知会比较困难,尤其是业务体量大的时候。
业务体量小的时候同时处理的量并不多,问题曝露并不明显,但是体量变大的时候,这个设计立刻带来很多困扰。所以我们对缓存做了简化,就是把不必要的内容砍掉,做一个最基本的缓存服务。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缓存的套路,在数据库更精准的情况下更新缓存,如果从DB获取不到就从缓存获取。这个架构虽然简单了,但是效率比之前高很多,之前数据库和缓存之间延迟在200毫秒左右,而这个简单实现延迟控制在10毫秒以内。
之前订单最大的瓶颈是在数据库,我们主要做了DAL中间层组件。图中这个中间件对我们影响非常大,日均300万单的时候数据库量比较大,引入DAL中间件做什么呢?有几个作用:数据库管理和负载均衡以及读写分离,水平分表对用户和商户两个维度做评估,为用户存储至少半年以上的数据。解决了数据库的瓶颈,系统整体负载能力提升了很多。
这张图说明了订单具体改造的时候DAL中间件起的作用,有读写分离端口、绑定主库端口、水平分表、限流削峰以及负载均衡等功能。
监控和告警的峰值非常明显,午间和晚间两个高峰,其他时间流量相对平缓。下面主要讲三个部分。
第一,对于订单而言,吞吐量是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一开始对业务指标的感知并不是特别清晰,就在某一个接口耗费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一些很小BD的问题不太容易从小接口感知到,但是从业务方面感知就比较明显,所以就更多关注业务指标的控制。
第二,通常我们重视系统指标,而容易忽视业务指标,其实业务指标更能反映出隐晦的问题。
第三,目前我们致力于基于监控和数据学习的过载保护和业务自动降级。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好,但是已经能感觉到一些效果。如果商户长时间不接单,用户会自动取消订单,自动取消功能的开关目前是人工控制的,我们更希望是系统来控制。
比如说有大量订单取消了,有可能是接单功能出了问题,就需要临时关闭这个功能,如果还是依靠人来做,往往已经来不及,这时候就应该基于数据的学习,让系统自动降级这个功能。
当做完这一切,订单的架构就变成了上面这个样子。我们把整个Service集群做了分组,有面向用户的、面向商户的,还有物流和其他方面的。
Design for failure
就订单系统而言主要有以下四个内容。第一是消息广播补偿,第二是主流程补偿,第三是灾备,第四是随机故障测试系统。
首先是消息广播补偿。对于订单来说,MQ是非常核心的基础组件,如果它出现问题,一些订单处理就会受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做了一个补偿的内容,这个补偿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订单状态发生消息变化的时候,我们会同时落一份消息数据,目前会存储最近一小时的消息。
如果MQ系统或者集群当前有问题或者抖动,消息广播补偿可以起到一个备线的作用。消息广播补偿不能应付所有问题,但是对于订单系统的稳定和健壮而言还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是主流程的补偿。什么是主流程?就是交易的正向流程。99%的交易都会是正向的,就是下单、付款,顺利吃饭。在这个过程中,只要用户有通过饿了么吃饭的意向,就尽全力一定让他完成最终的交易,不要因为系统的原因影响到他。
主流程主要是针对链路本身出问题的情况,以最大程度保证交易的进行,也是对主要链路的保护。
比如有一次出现这个问题:用户已经支付过了,但订单没有感受到这个结果,订单显示还在待支付,当时支付服务本应该把结果推送过来,订单就可以继续往前走,但是系统在那里卡住了,这对用户就是比较差的体验。
所以后来我们做了主流程的补偿,以确保交易的信息链路一直完整。我们的原则是,对订单的各个状态变更进行推送或拉取,保证最终的一致性,链路和介质要独立于原流程。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部署方面,把提供补偿功能的服务和主服务分开部署,依赖的服务也需要使用独立实例,以保证高可用性。在效果方面,用户支付成功前的所有信息都应该尽量入库,可以对支付、待接单、接单等一系列环节都可以做补偿。
这是主流程补偿的图,最大的关联方就是支付和商户,支付就是代表用户。商户有推送订单信息,支付也有推送订单信息,如果出现问题,补偿服务可以拉取结果,订单甚至可以自动接单。这个补偿经过多次的演变,目前依然在运作,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还是很有用的,可以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保证交易的完成。
第三是灾备。目前订单系统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灾备,就是两个机房的切换。切换的时候是全流量切换的,我们会把流量从A机房切到B机房。订单的主要操作是在切换的过程中要进行修复数据。
比如,一些订单开始是在A机房,被切换到B机房去操作,这就可能会造成两个机群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所以会专门对信息做补全,当一笔交易切换到另一个机房后,我们要确保短时间内将数据对比并修复完成,当然主要还是确保数据最终一致。
第四是随机故障测试系统。左图是Netflix的猴子家族,右图是我们做的Kennel系统,一个是猴子窝,一个是狗窝。大家对猴子家族了解吗?Netflix现在几乎把所有内容都部署在云上,对系统和架构的要求很高,他们可以随时破坏一些节点,以测试是否能依然为用户提供服务。
我们也参考他们的做法,有很大的启发,避免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失败。饿了么的发展速度比非常快,技术还不完善,设计也会有缺口。我个人觉得,一个好的系统或者好的设计不是一开始被大牛设计出来的,一定是随着发展和演进逐渐被迭代出来的。
参考了Netflix的猴子家族,我们研发了自己的Kennel系统。猴子家族主要是针对节点的攻击,我们的Kennel主要是对网络、内存等做了调整,还结合自己的服务,对应用和接口也做了一些攻击。攻击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物理层面的,我们可以对指定节点IO做攻击,或者把CPU打到很高;对于服务和接口而言,可以把某个接口固定增加500毫秒或者更要的响应延迟,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整个链路中,我们希望架构设计或者节点都是高可用的,高可用就需要被测试,通过大量的测试人为攻击节点或者服务,来看预先设计好的那些措施或者补偿的能力是不是真的有用。
整个Kennel的设计是,首先会有一个控制中心来做总的调度,配置模块可以配置各种计划,可以控制CPU或者网络丢包等,可以设置在每周六8-10am的某个时间点攻击系统十五分钟。它还有一些操作模块,比如执行计划模块、任务执行模块、节点管理模块、执行记录模块等。
Kennel有四个主要的作用。
首先,帮助我们发现链路中隐蔽的缺陷,将小概率事件放大。比如说缓存不一致的问题,之前极少出现,一旦出现之后,处理手段比较缺乏,那就可以通过Kennel来模拟。网络的抖动是很随机的,那么Kennel可以在某个时间段专门进行模拟,把小概率事件放大。如果怀疑某个地方出了问题,可以通过它来测试是不是真的能查出问题。
第二,重大功能可以在发布之前通过其进行测试,迫使你更深入地设计和编码。通过模拟流量或者线上流量回放,来检验系统运行是否如你设计那样工作,比如监控的曲线或者告警以及相关服务之间的依赖等。
第三,我们做了很多失败的准备和设计,要看到底会不会起作用、起多大作用。可以通过Kennel进行校验,在某个时间通过随机手段攻击相关服务,服务方不知道具体的攻击内容,这时原本设定的监控告警,降级熔断等措施有没有及时起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校验。同时还可以检验之前准备的容错或者补偿措施是否能按照预期工作。
第四,需要验证FailOver的设计,只有验证通过才可以依靠。所有的设计都是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失败,一些设计原以为有用,但是真实问题发生时并没有起到作用。真正有意义的FailOver设计一定是经过验证的。
【百川解码】8月27日20:00-21:00,百川解码带你一起和技术大咖直接交流,一起聊聊那些年热修复带来的坑,解析最IN的阿里多平台热修复方案!
扫码加入直播交流群,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
延展阅读(点击标题):
程序员简易成长指南:从菜鸟码农到架构师
拍摄纸牌屋的Netflix为何要迁移数据库入云?
过去十年,编程语言领域有什么重要进展?
喜欢我们的会点赞,爱我们的会分享!